第一百七十四章 旧缘

回握住夫人的手,孔知府看向自家娘子的神色也是情意绵绵,款款深情。

我都有些没脸看,羞得慌。

怎么这几位长辈都喜欢在人面前你侬我侬啊,还有小孩子在呢。

好歹是士人秀才,卜盼也是金钗之年,应该能想到我们看得懂男女之情的吧!

两人互看了好几息时间,也不知为何就看上了,我旁边的张长乐也忍不住眼角抽动,赶紧侧头看向我。

随后孔知府终于将目光移向在座的我们几个小孩子,自侃道:“我没有念书的天分,不像你们几个小家伙,都是秀才士人。当时若在家自学,恐怕是没有今天的成就了。”

“就在我无奈准备退学之际,卫阁老竟然到了我们书院里来视察,随后山长下令降低了学费,我才得以继续苦读。”

“我不知道卫阁老说了什么,但如若不是他老人家,便没有今日的孔达,也不会让我遇见夫人。”

说完孔达再次柔情地看向他夫人,这次我能感受到他们夫妻的感情之深厚了。

随后他看向张黎他们四人,真挚地感激道:“或许卫阁老并不知道我和我家里的情况,当时降减学费也是举手之劳,对我来说却是再造之恩。”

“所以我一直不敢忘记,始终挂在心中。只不过看到卫阁老的后人这般优秀安康,无需我的帮助,又感到非常高兴。”

“好人,还是有好报的。”

听完孔知府的讲述,我暗叹不已,缘分命运当真是神奇。

恰好,是林青雨的曾外祖帮了孔知府,二十年后恰巧他又成了庆州知府,恰巧庆云学馆在庆州,恰巧林青雨到了那里学习。

而正是她独占科试鳌头的这个契机,才让孔知府终于将这些说了出来。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孔达夫妇在面对林青雨一家时,态度会那般热切亲和。

其他人也是露出恍然的神情。

卫青莲说道:“想不到孔知府与家祖还有这段因缘,青莲想若是祖父知道您如今已是一州知府,且仁厚乐施,清正无私,一定会很高兴的。”

“是啊,卫阁老大公无私,正直廉洁,京畿乃至全国各地都有百姓在歌颂他的事迹。”

感叹中带有浓浓的敬佩,孔达继续道:“故孔达一直以卫阁老为典范表率,出任知府十年不敢有丝毫懈怠散漫,不求有功,只求无愧国家,无愧百姓。”

这番话他说得干净利落,掷地有声,让我心中凛然。

不由想到古月县中的张捕快,管知县,一人为了我的案子付出生命,一人对此绝不姑息,表示要彻查到底。

如今面前的这位孔知府,尽管是我第一次接触,可能从他身上看到和他们相同的品德。

感叹之余,脑子里突然蹦出太后在庆云学馆表露出的雄心壮志,若是整个国家的官员都是如管知县,孔知府这般为国为民,那何愁抱负不能实现呐。

“明念兄志存高远,深明大义,林跃佩服,敬您一杯。”说完,林跃便双手举起瓷杯,看向孔达。

其他人自然也是照做,我神色敬重,面朝孔知府。

见状他也是赶紧拿起杯,众人一饮而尽。

喝完,坐在孔达身边的夫人呵呵一笑,道:“夫君你光顾着说事,这菜都快凉,大家也还没吃一口呢。”

“哦!怪我怪我。”孔达面露愧色,随即伸出双手招待我们,“大家赶紧吃,做了一上午的车,想必也饿了。”

……

这顿饭吃了半个时辰还没结束,单论吃饭,其实很快。

不过孔知府很健谈,不时便拉出话题与大家聊天,就连王教谕也多说了几句话,实在难得。

到了后面,孔夫人干脆还拉着卫青莲,卫清漪,还有林青雨和卜盼到旁边临时加的圆桌上说趣谈笑,时不时传出或清脆,或柔和,或害羞,或畅怀的笑声。

剩下的嘛,都是男子,孔知府就拉着伯父,教谕他们了解了解生意情况,学生近样。

徒留下我和张长乐在最外围啥话也插不上。

待着也是没事干,于是我小声地问张长乐:“长乐,孔叔免去三日人们的开销,府衙负担得起吗?”

这事从我在城门口听见后就有些担心,毕竟知府他们没有限制花费的额度,也没有规定开销一次的最多。

如果人们这三日疯狂买东西,那所累计的银两恐怕不计其数了。

张长乐淡然一笑,看了眼围在一起的两拨人,先是撇撇嘴,不满道:“母亲不带我玩就算了,父亲也丢下我,真是狠心。”

说完,才小声回答我的问题:“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三天的支出自然是往年人们的赋税。”

“再者,这次庆祝是太后亲自下令的,就算最后的开销是天文数字,自然也会有朝廷顶着,不用担心。”

细细一想,似乎确是这个道理,心中也就立马释然了。

“嘿嘿,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可以趁这个机会狠狠地买。”他语气认真,不知道地还以为是他自己要买东西呢。

我哭笑不得,但自认为没有需要置办的物件,而如果是家里需要的,父亲应该比我想得周到,等会去酒楼正好问他一下,然后帮着采买就好。

至于吃食,自从修炼以来,对这方面的欲望就在逐渐减弱了。

不是说成了辟谷厌食,而是满足口腹吃饱即可,至于色香味,喜好就不多了。

因此我摇摇头轻声回答:“我倒没有想要买什么,吃穿不愁,还有官府的补贴,足够了。”

见言张长乐上下打量我一番,嘴角下撇,道:“啧啧啧,路仁我发现你的衣裳行头太单一了,成天就是学服学服,不然就是两件单色便衣,都穿多久了。”

“这回怎么说也得给你挑几匹上好的绸缎,做几件衣裳给你。”

微睁双眼,我本能地就要拒绝,衣服什么的只要能穿够穿就行,平时住在学馆,多买几件也穿不了。

只是还没等我开口,就传来了林跃的赞同声:“对,伯父见小路你多次,还没有送见面礼。这样,待会儿吃完饭,我们便先去锦绣坊选布料,量身定制衣裳。不出一日,就可以做好。”

“好诶,锦绣坊可是姨父在这里开的店铺,布料好,制衣手艺高。”

张长乐兴奋地拍起手,随后凑过去靠近林跃,讨笑地说:“姨父,那可不可以也给您的好外甥做一件呐。”

“行,本来就想着让大家都去,各自制一两件新衣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