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苏钢

张太岳原本计划是把苏州作为此行的第二站,目的是为了考察号称代表本时空世界最强冶炼技术的苏钢。只是在南京期间从几家铁匠铺了解到,因为苏州本身不产煤铁,冶炼钢铁需要的原材料全靠外运极不方便,所以早在嘉靖年间,苏州的大部分冶铁作坊就都搬到了太平府芜湖一带,对外依然叫苏钢,但严格来讲,应该叫芜钢才对。

太平府芜湖县,位于长江南岸,是江淮地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正好处在中国七大铁矿之一的马鞍山铁矿带之上。马鞍山铁矿属于常规的内生磁铁矿,品相不高,平均36.5%,优点是矿区分布广且储量巨大,采集难度低。另外芜湖及周边地区又有许多小煤矿,再加上冶炼工业需要大量水源,种种条件捏合在一起,也就顺理成章使得芜湖成为时下有名的冶铁基地之一。

钢铁工业是现代工业尤其是兵器工业的基础,也是张太岳武备计划的关键所在。

何为钢铁,简单来说,含碳量大于2%并含有其他杂质的铁叫生铁,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而含碳量在0.2%——2%之间的就叫钢,在钢的基础上加入其他金属元素就是现代的各种合金钢了,一般来说,含碳量越低钢材就越软,低碳钢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最好,而高碳钢则是硬而脆。

张太岳后世的时候曾对中国古代枪炮类武器有过一定的研究,对古代的冶炼技术发展也有涉猎。据他掌握的资料,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掌握了原始的炼钢技术——块炼法,说白了也就是所谓千锤百炼成钢;西汉时期又有人发明了炒钢法,就是将生铁加热成液体状,然后加入生铁粉,同时用棍子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降低碳含量来获得钢,将炼钢的技术和效率又提高了一大截。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一个叫綦毋怀文的冶炼家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并在宋朝时期得以改进和发扬光大,具体做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比起效率低下撞大运式的块炼法和炒钢法,灌钢法的好处就太大了!产量高,生产效率高,质量更好更稳定,最关键的是,可以通过改变生铁和熟铁的配比,来定向生产所需要的钢材,比如各种高中低碳钢甚至是某些合金钢。至少从工艺流程和结果上看,这已经很接近现代钢铁工业了,远远领先于这时期的欧洲。

而大名鼎鼎的苏钢,就是采用改进过的灌钢法来生产的。

张太岳在南京就已经见识到了某些利用苏钢制作的成品,高中低碳钢都有,如果按现代武器标准,这些钢都是不合格的,现代枪炮采用的最多的其实镍铬合金钢,尤其是铬,对现代枪炮武器的用处最大,而中国恰好是个铬资源贫乏的国家,而且还有个巨大的难题,即使张耗费大量时间去攀爬镍铬或者其他适用的合金钢科技树,也将面临完全没有合适手段来加工成成品的窘境。

幸好他定型的两款枪械和即将定型的迫击炮都可以使用苏钢这种技术水准的碳素钢,他的设想是,低碳钢做枪管和炮管,加工相对容易,再通过浸碳处理增加强度和耐久度,当年八路军地下兵工厂就是这么干的;中碳钢作为弹簧钢加工弹簧和部分枪机部件,虽然在设计过程中他已经尽量减少弹簧的使用,但两款枪械依然需要最基本的弹簧;高碳钢则作为工具钢,简易机床的刀具还有部分机匣配件如扳机撞针。

张太岳此行的目的不光是考察,同时也想寻求稳定的苏钢货源,本身他是不想像那些穿越前辈们又是转炉又是坩埚的自己炼钢,相信按他的计划用量,基本靠直接买就应该够用。当然,实在不行,他也会直接上个小规模的土法炼钢,难度不会不大。

另外芜湖和马鞍山一带也有几所伴生的小型铜矿,这个也是他计划中的重点,未来他会需要大量的铜来制造子弹,中国自古以来就缺铜,以至于后世解放军的子弹全部采用包铜钢或涂漆钢来造子弹,而不是像别的国家那样用铜,这会严重影响我军制式枪械的使用寿命,并对张太岳这样的轻武器专家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如何使钢制子弹达到甚至超越铜制子弹的效果,一直是科研人员多年攻关而未克的难题,当然这是题外话,这里不多说了。

张太岳等人不紧不慢正常速度赶路,整个南直隶的治安相比其他地方要好很多,有陈大万这样的赶老路的车把式领着,轻车熟路一路顺畅,所有人都挎刀带枪锦衣卫缇骑打扮,路上也没有不开眼的人过来招惹。不过每次投宿驿站时,张太岳都会趁天没黑抽出一到半个时辰,组织除耿发外的全部人练习打放手铳,六个车把式也每人发了两把火绳手铳,但事先说好回通南前要收回,这玩意可是犯禁的军械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带的。

这些人里田波因为以前当过军户放过鸟铳所以上手最快,倒是临时教习金不换对张太岳又准又快的枪法吃惊不已,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小叔啥时候偷练的,张太岳自然不会告诉他自己曾经打枪打到恶心想吐,消耗的子弹都是以吨来计算的。

胡沁也装模作样的跟着一起学,瞪着大大的眼睛练瞄准,仪态娇憨姿势可爱,让张太岳看得心醉不已,也让现场气氛轻松不少。

外加每天早上出发前半个时辰的简单队列练习,等到五天后抵达芜湖时,新来的六位力士已经基本掌握了射击要领,举止上也少了之前的散漫和懈怠,有了那么点兵哥样。

来之前已经打听过,芜湖的冶铁作坊主要集中在城西东湖边上的七更点一带,所以张太岳等人没进芜湖县城也没去驿站投宿,而是直接在东湖边上找了家名为东湖居的客栈包了个院子住了下来。

东湖居据说是东湖一带最大的客栈,旁边还有一栋三层楼的东湖居酒楼。这个时节东湖区域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多是来自外地的商人,张太岳过来投宿时客栈差不多已经住满了,上到酒楼吃饭也是满坑满谷都是人,好不热闹。

守着东湖居酒楼三楼高间的窗口凭栏望去,整个东湖一览无余。只是周围那一片片低矮的冶铁作坊正喷着缕缕黑烟,所有的黑烟荟聚冲天在半空形成好大一团暗灰色的雾霭,遮云蔽日将整片天空都笼罩得严严实实看不见一丝蔚蓝,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煤烟铁水味,呛嗓子还有点辣眼睛,视力所及的东湖水也由于被长期用来洗煤洗矿弄得黑乎乎臭烘烘,加上湖边作坊里此起彼伏交错入耳的煅铁声,构成了一副丑陋嶙峋的水墨画。

这般程度的工业污染,已经有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雾都伦敦的意思了。

到芜湖的头一顿饭是以东湖河鲜为主加上几样本地特色,味道还可以,不过张太岳有点担心这些东湖甲鱼、鱼虾之类的会不会重金属严重超标,不过这年头没有什么健康饮食观念,也只得入乡随俗胡乱吃上几口。

菜刚上来时,酒楼掌柜的听说来了京城锦衣卫,还特地跑过来客气的招呼一番,六叔直接问他,这东湖一带,哪家冶铁铺子最大?哪家炼的苏钢质量最好?还有想要长期大批量购买苏钢一般都如何交易之类的,那掌柜当堂解释了下,

“东湖这边炼钢最大的作坊自然是濮家大院濮万兴冶铁坊,质量最优的也是他们家,濮家是祖传的手艺,祖上不是咱们芜湖本地的,听说是从山东那边过来的,喏,从这里到那里那整个一大片就是濮万兴冶铁坊,”掌柜的说着还站在窗口指着对岸比划着,

“至于几位客官要买苏钢,鄙人正好有个远房亲戚叫于得水,平常就在东湖边上帮人办货做个苏钢掮客,要不等下我喊他过来招呼列位?”

“如此最好,那就麻烦掌柜了。”六叔当即代张太岳应承下来。

那掌柜的办事倒也麻利,张太岳他们饭刚吃到一半,就有个刀条脸的小瘦子找上门来,正是于得水,那于得水身上着一件又肥又大的绸缎长袍,明显不似量身定做的而更像是估衣铺里淘宝来的二手货,身上一个挂件首饰也没有不说,还极不搭配地穿了条粗布裤子和布鞋,一进高间直接就给坐在主位上的张太岳跪下行了个大礼,

“小人于得水见过百户大人,见过各位军爷,”

张太岳穿越之后最不适应的就是大明各种繁琐礼节,尤其不喜欢跪礼,连忙示意金不换将他扶起,又在酒桌上给他添了副碗筷加把椅子让他坐下来,只是这于得水只把半边屁股挨在椅子上,明显被张太岳这帮人的名头给唬够呛。

“于老板无须客套,咱们坐下边吃边聊,”张太岳穿越至今始终没办法像网络里那些穿越前辈们那样走到哪装碧到哪,还保持着平易近人的朴素风格,冲着于得水和颜悦色道,

六叔见状连忙在一旁热情劝酒,连着话里话外的打听苏钢一事,几杯黄酒下肚后,那于得水终于放松下来把整个屁股都塞到椅子上,话也开始多了起来。

“……说起璞家院濮万兴冶铁坊,那可是有些渊源的,相传南宋初年,山东曲阜有濮氏七兄弟皆精于炼钢,其时金兵作乱,为保家卫国濮家七兄弟毅然从军,在军队里帮着炼钢造兵器,当中最小的濮老七随军落户到芜湖,就在东郊百家店开了濮万兴冶铁坊,因为濮老七炼的钢质量特别好,很快就成为整个太平府最有名的冶铁坊,整个百家店都改名叫濮家店了,后来濮老七的后人凭着家传的手艺把买卖越做越大,又把城西铁锁巷那一带全给买下来了改名叫濮家院,再后来到了现在的濮西金濮老爷这一代,买卖就更大了,在东湖七更点置下了好大一片地,将这里作为濮万兴冶铁坊的总店,加上原来濮家店和濮家院的分号,整个芜湖地界光给老濮家固定干活的,就有一两千人之多,要是加上旺季时临时雇来的帮工那就有三四千人了,”

“这么多人?”张太岳闻言也吓一跳,这哪还是作坊了,放到后世那就是妥妥的国家大二型企业,董事长起码也是地市级领导待遇,

“那是,濮西金老爷在太平府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无论是府台老爷还是矿监公公都得给面子,”

“我想在濮万兴大量买钢,于老板能否为我引荐那位濮西金?”张太岳道,

“这个……恐怕小人做不到,”于得水面露难色道,

“何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