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叫山娃子

李大龙被这一巴掌抽得,嘴角都裂开了,但却仍旧死死抓着李树根不松手:“爹!你别闹了!回家我再给你解释行吗?”

“家?哪他妈还有家!人家这是要拆咱们家啊!”

轰隆隆!

还没等李树根的话音落下,草店村的方向便传来一声巨响!

在重型铲车的撞击之下,李树根家的大门楼子轰然剧震,随后摇摇晃晃地坍塌了下去!

烟雾腾起,碎石瓦砾纷飞!

幸亏李余年已经及时派工作人员,配合着村支书刘茂生疏散群众、管制交通,否则都很有可能伤到看热闹的村民。

眼见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大门楼子已经化作一堆废墟,李树根眼皮一翻,当场就晕了过去!

其余的草店村村民们,亦是一阵大乱!

当看到铲车已经碾过瓦砾,继续向前要开进村里的时候,不少村民立即就要冲过去!

就在这时,刘茂生忽然拿出一个大喇叭,叫道:“乡亲们!咱们虽然都是小老百姓,但说话不能不算啊!你们可是都立过字据的!”

字据?

不少村民放缓了脚步,但仍旧也有一些村民根本不管什么字据不字据的,依旧向前冲过去!

李余年当然早已料到这种情况,先一步拦在了村口:“草店村的乡亲们!大家不要激动!我现在就让铲车停下,但你们必须要听我把话说完!否则我现在就依法,继续让铲车进村平推!”

这句话果然有用!

重型铲车的威力村民们已经见识到了,李树根家那么高的院墙,那么大的门楼子,一下子就给推倒了!这要是继续平推,他们家的那些院墙啥的,还不就是一走一过的事?

看到铲车并没有继续前进之后,村民们终于重新回到了活动广场上。

李余年和刘茂生等人,亦是来到广场的高台上。

等现场逐渐安静下来,李余年拿着大喇叭说:“乡亲们!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你们家的院墙,都是你们一砖一瓦盖起来的!谁也不愿意,说拆就拆了!”

“但是!大家认真地想一想!难道县里给咱们修的这条路,不是一点一点铺出来的吗?牌坊镇和城关镇之间沟通的桥梁,不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吗?咱们整个云城,整个千丰,甚至全省、全国!不都是靠着一条条的道路连通起来的吗?”

“为什么我们牌坊镇的经济越来越差?不就是因为在矿山渐渐少了之后,咱们的路太窄太差,外人想来投资,本地的产品想要运出去都很难吗?乡亲们觉得,到底是你多占了几垄地的院子重要,还是多赚钱更重要?”

李余年的声音铿锵有力,不断在村民们的耳中、心中回荡着!

许多村民都深吸了一口气,活动广场上寂静无声。

“乡亲们!我查阅过一些资料,在建国之初,咱们牌坊镇和城关镇之间是没有像样道路的,只有一条崎岖的盘山路,两个镇子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大雨大雪的时候,想去城关镇就只能走那条专门拉矿石的矿道,绕过三座山走上一天一夜才能到城关镇,对不对?”

“现在我们脚下的这条路,是建国后咱们的子弟兵,给咱们全镇乡亲修的!我听说当时为了感谢那些子弟兵,镇上所有乡亲们哪怕自己家里吃糠咽菜,也要给子弟兵送去热乎乎的包子、馒头!因为乡亲们都知道,只要去城关镇的路通了,他们的日子就能好起来!”

说着,李余年抬手一指身边的村支书刘茂生:“我还知道!刘支书就是当初修路的子弟兵之一!可你们知道,刘支书为什么在退伍之后,选择来到咱们牌坊镇吗?”

广场上的村民们骚动起来!

他们知道刘茂生是外来的退伍兵,来到草店村之后就被分配到村委会,户口也转到了这里。

可当初经过几次动荡,许多事情都无从查证,几乎没人知道刘茂生就是当初修路的子弟兵。

刘茂生也万分愕然,诧异地看向李余年,嘴唇轻轻颤抖着。

李余年对刘茂生笑了笑:“刘支书抱歉,虽然我知道有些事你不想说,但终究还是要面对的!接下来的事,你给大家讲讲吧!”

村民们被李余年的话,勾起了好奇心,全都看向了刘茂生。

刘茂生拿起烟袋锅,狠狠地抽了两口,最后叹了口气:“那我就说说吧!”

与此同时,刘茂生看向了人群中,一位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柱子叔,你还记得当年修路的时候,有个小新兵蛋子叫山娃子吗?”

“山娃子……”

柱子叔似乎在回忆,片刻后点头说:“记得!是个站直了比枪高不了多少的南方娃!他身体弱,我还偷偷给过他鸡蛋……”

“柱子叔!我就是山娃子啊!”见老人还记得这件事,刘茂生再也绷不住了,眼圈发红地说道。

柱子叔一愣:“你就是山娃子?”

刘茂生重重点头:“对!我就是吃您家鸡蛋的山娃子!那一年我十五岁,父母都没了,姑姑家养不起我,跪着求人把我送来当兵!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来帮牌坊镇的老乡修路……”

有些事,压在刘茂生的心头太久了,如今被李余年掀开了一条缝隙,便如同决堤的洪水般从记忆深处喷涌而出……

刘茂生这个名字,是他后来改的,为了纪念一位牺牲的战友,也是他那时候的班长。

那位战友是因为修路而死的,当时他们的队伍正在开山修路,突然就下起了暴雨,随后山体便出现了滑坡!

山水卷着石块翻滚而下,冲向正在偷懒休息的山娃子,是班长陈茂生救了他,可陈茂生自己,却被埋在了碎石之下!

后来山娃子就改名叫刘茂生,刘是他的姓,茂生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班长!

“从那以后,我就不是为了我一个人活着。曾经我问过班长,当兵不打仗,却为什么要来修路?”

“班长对我说,咱们子弟兵和以前的军阀不一样!咱们是老百姓的兵,老百姓被欺负了,咱们拿枪去跟敌人拼命!老百姓日子过得不好,咱们就要帮他们过上好日子!这条路,是这里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希望,那么这里就是咱们的战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