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送个大礼

打谷机这玩意儿,没有的时候就稀罕,谷子打完了得等来年。

所以,李新月提出将王大雨这台送到燕子山村去。

虽然同在一个镇上,但因为挨着山,气温也低上两三度,农作物要迟上好几天。

王家村打完了谷子,燕子山村还没开始动工。

当李新月打电话让货车去拖时,周长清还当是什么大型的设备。

“这是什么?”

“猜猜?”

周长清当然猜不出来,不过看着上面还挂有谷粒就好奇不已。

“老叔,准备打谷子了?”

“是啊,准备打谷子了,不过你放心,厂里的活儿不会落下了,我这边组织了互助组,大家帮忙打,每家每户都出一个工,不能干活的就带孩子,不能下田的就晒坝子;不能晒太阳的就煮饭……”总之,没有空的。

李新月觉得燕子山村真是一个好地方。

因为他们姓周的占了绝大多数,自然得听族长安排。

调动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了。

同一个村同一个宗族,甚至是同一个祖宗。

就像周阿富的爹娘,不听话直接让你滚蛋。

法律不管的,有族规家法。

都是你的长辈侄婶,再不听话吐你几口口水骂你也是活该的。

自然,听话的会有好处的。

想想看,短短一年多时间,燕子山村的可是迎来了春天。guhu.org 完美小说网

家家户户都有人去做工挣钱;孩子从三岁就可以上幼儿园,关键是,不用出钱。

学费是村里出的,全免;中午还有一顿饭吃,老师比镇上的都要还好。

而且,每个月还会有音乐舞蹈游泳课,这样的条件比县城里的都要好。

出去说是燕子山村的人,个个眼里都流露出羡慕。

这会儿,他们腰杆都直直的。

所以,对村里的安排没有半点议异。

“你组织了多少个丰收小队?”李新月对周长清的组织能力是信服的。

“下田的有十个。”周长清道:“每组八人,三个割谷子两个递把子两个打,三个挑谷子。”

他们是从村口的田地开始收割。

甭管谁家的,挨着田收就行了,是谁家的挑谷子的就给挑到他家门口。

“难怪这么多人都想做燕子山村的人。”李新月佩服得很:“老叔,来吧,这家伙也能挡两个人使。”

李新月拍了拍车上的打谷机。

“叫人抬下来,让他给你们示范示范怎么使。”苏平安就是被李总拉来当壮丁的。

听说这玩意儿是打谷子的机器时,村子里的上百号年轻人都挤了过来看稀罕。

事实证明,果然是机器好使。

“这东西哪儿有卖?”周长清眼红了:“给我们搞几台。”

“老叔,你确定要买,打完了谷子就没什么用处呢。”

“那总不能就坏了吧,明年还能使?”

“当然,包用三年,三年以内坏了免费修理。”

事实上这铁疙瘩很难禁打的,别说三年了,五年八年都没问题。

“这不就结了,给来十台吧,村上开支。”

燕子山村有一个大的陶瓷厂,收支除了上交一部分外,很大一部分是留作了村上的提留的。

自从有了这笔收入,周长清觉得村里也是财大气粗了,说话办事儿一点儿也不小气。

“成,老叔,我给打电话让送十台来了。”

苏平安觉得自家媳妇儿自身带财,明明是拿了一台打谷机送过来帮忙的,没想到也帮了自己赚几百块钱。

果然应了那句话,人都是相互成就的。

你帮我,我帮你,最后可能是自己帮自己。

“老叔,这机器我们组上用吧?”

“都别急,每人来学着使半个小时,都学会,今晚就会送来,明天大家都轻松。”

“太好了,今年打谷子就用不了那么多时间了。”

“那是,我们的时间还是挺宝贵的。”

“关键是抢收来得及。”

李新月看他们割谷子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们都是挨着地面割的,没有留再生稻。

再生稻是什么?

“老叔,你看,如果把禾桩留高一些,割了后你看会发现什么?”

什么?

挨着地面割的,是黄黄的几个禾桩头。

提高到八寸一尺左右,割出来的禾桩青悠悠的一片。

“老叔,你再仔细看?”

仔细看也看不出个花来。

“没花,但是有芽呀?”

“呀,当真的,有芽?”

未必这些芽还能成气候,还可以再收一茬?

“老叔,恭喜你,答对了。”李新月一脸的骄傲:“这就叫再生稻。”

“明天早上你再来看,这些芽全都会冒出来的。”

“你这孩子,谁教你的?”

“你王家村那边都是这样留的?”

不该啊,如果真这样的话,同一个镇子早就该听到风声了。

“我是一次出差路上见着的。”总不可能告诉他是上辈子自己家也这样搞的:“我一时之间没想起,就在刚才看你们割谷子我才想到这个问题,老叔,你要不要试试。”

试,当然要试了,又不要什么成本。

“说起来,还是要成本的,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李新月笑道:“老叔,正常的流程是在收谷子前几天就要撒一些肥。”

“那可不行,撒了肥谷子还会黄吗?”

“谷子会黄,变青的只是禾苗,不影响谷子的收成,相反,对促进再生稻的生长。”

“那我们现在也来不及了啊?”

“就打了谷子追肥啊。”

比如这块田,打了谷子的时候再挑些粪打进去,过段时间,一准儿绿油油的一片。

“行,听你的。”周长清对李新月是盲目的信仰了。

“老叔,你会感谢自己的简单相信。”哈哈,她完全忘记了再生稻这回事儿了。

这可是一个增收点。

周长清对李新月是感激得很。

不仅送来了打谷机,又给传授了新的法子,说不得以后每亩田还能捡上两三百斤的谷子。

“那是必须的”不过肥一定要跟上。

“我听说镇上有化肥卖,能让粮食和蔬菜高产。”周长清计划着要不要去搞一点。

“老叔,凡事有利有弊。”对用化肥农药,李新月是反对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