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回

第二回:陶家堡泼皮丧命,黑松岭绝路逢生

两个泼皮无赖来到女孩儿的面前,那个胖子先是劈手一把夺过了银子,又转脸对许安骂骂咧咧说道:

“你他妈是哪里来的老东西,敢来到这陶家堡充阔气装好人,你也不打听打听这是什么地方,轮到你来这里充爷了,你不是有钱吗?有就多拿出点来,小爷我这几天正愁着没钱吃酒呢。”

说完向那瘦子使了个眼色,两个人一左一右就把许安夹在了当中,许安见势不好吓得连连后退。他做梦也没想到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大街上,竟然有人敢公然行抢,眼看许安已被两个泼皮逼到了墙角处,就在这紧要关头,突然间在人群中有人高喊了一声:

“住手。”

话音未落,只见众人往两旁一闪,从人群的后面走过来一位年迈苍苍的老妇人,许安抬头观看,只见这位老妇人已近古稀之年,满脸皱纹堆叠,一头白发散落披肩,身上穿着黑绸子衣裤,外披黑色长袍。手里拄着一条精钢打造的龙头拐杖足有鸭卵粗细,不慌不忙的来到许安的面前,用拐杖一指对着那两个泼皮说道:

“你们这两个该死的东西,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们竟敢以强凌弱公然行抢,难道就不怕王法不成?”

两个泼皮听后相互看一眼哈哈大笑,那胖子说道:

“王法,哪的王法呀?在这陶家堡,小爷就知道我们的老堡主就是王法,这与你个老乞婆有何相干?趁着现在小爷我的心情还好,你赶紧哪来哪去少管闲事,否则的话让你识得小爷的厉害。”

老妇人闻言说道:

“能告诉我你家的堡主是谁吗?”

胖子嘿嘿冷笑道:

“老乞婆,看来你还真是孤陋寡闻,既然你这么想知道,小爷我就告诉你,你可得站稳了,别让我们堡主的威名把你吓着,我们的老堡主就是江湖上人称‘铁指绝户刀’姓陶,名、海,字、千禄,我们两个人都是陶府里的家丁,小爷我叫张青他叫李福,你听明白了吗?识相的趁早滚蛋。”

说完满是一副得意之相。老妇人闻言沉吟片刻,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道:

“陶海?绝户刀?哦,想起来了,想不到老身我三十年未涉足江湖,就连当初道上的一些无名小辈如今也都成了气候,想想真是可笑至极。”

说完怪笑连连,其笑声如林泉虎啸,震得众人耳骨轰鸣。笑过后只见她双眉一挑,顿时目现凶光流露出千层杀气,较之先前简直判若两人。这时那两个泼皮如果要是聪明一点的话,见势不妙就赶紧拔腿跑路或许还能保得了性命,可是这两个家伙平日里依仗着主子的势力,狗仗人势地作威作福惯了,他们哪里会把眼前的这位老妇人放在心上,尤其是那个胖子张青,他先是被那老妇人的笑声震得耳底生疼,此时又见老妇人目光不善,不由得心头火起高声骂道:

“老乞婆,你竟然胆敢管小爷的闲事,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小爷我今天要不教训教训你,你也不识得小爷的手段。”

说着,上前一步挥拳直奔老妇人面门打来,老妇人面对张青的来拳不慌不忙,只是微微一侧身厉声说了句:

“找死。”

随着一个‘死’字出口,只听得那个张青惨叫一声,仰面栽倒抽搐了几下当即气绝身亡。张青这一死可吓坏了那个瘦子李福,直到此时李福才晓得眼前的这个老妇人不是等闲之辈。眼见张青的身死,李福吓得亡魂皆冒,他顾不得张青的尸体扭身就跑,就在他跑出能有三四丈远的时候,忽然间眼前黑影一闪,那老妇人已然拦在了他的身前,与此同时老妇手中的龙头拐杖也已压在了李福的顶梁门上,李福吓得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连连求饶说道:

“老前辈请手下留情,小的我今天是喝了点酒这才随那张青做下糊涂事,请前辈高抬贵手饶恕小的这一回,小的至死也不敢忘记前辈的恩德……。”

见李福讨饶,老妇人说道:

“小贼,老身今天本当这一杖下去也取了你的狗命为地方除害,但是打死你之后我又怕没有人敢去给那陶海报信,今天就饶了你的狗命,日后你若是再敢狗仗人势横行乡里,让老身知道,我定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可记下了?”

李福磕头道:

“小的记下了,多谢老前辈不杀之恩,小的从此以后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老妇人道:

“你立刻回去给那陶海送信,就说我‘‘血手轮回"汪九娘今天来到此地,替他惩治了恶奴张青,如果他要想报复就快些过来,老身奉陪,如果要是来迟了老身不候,速速送信去吧。”

李福答应一声起身跑回陶府送信暂且不提。事关这老妇人汪九娘,书中先要介绍一下。

汪九娘,她原本是湖北襄樊人氏,自幼拜金光圣母为师,习得一身高超的武艺,早在五十年前她就已名震江湖,此人不但武功卓绝,更有一种独门绝技让人谈之色变,那就是她能口吐金针伤人于无形,刚才那恶奴张青就是死在她的金针之下,汪九娘今天原本只是路过此地,眼见着张青、李福横行霸道,她才出手惩治了这两位狗仗人势的泼皮。

李福报信走后,汪九娘直接来到了那个恶奴张青的尸身前,她俯下身来从张青的怀中掏出来刚刚被抢去的那块银子,转身来到了那个小女孩的面前,柔声说道:

“孩子,别害怕,你叫什么名字?”

此时的那个小女孩早已经被吓得战战兢兢的瘫在了地上,听到汪九娘的问话,怯生生地回答道:

“回婆婆,我叫杜青莲。”

汪九娘点了点头道:

“你在此地可还有什么亲人吗?要是有的话,婆婆我送你回到亲人身边。”

女孩闻言摇了摇头垂泪道:

“没有。”

说话间神情凄惨让人看了心酸,汪九娘皱了皱眉,沉思了半晌,又打量了一下小女孩儿,最后口打‘嗨’声说道:

“孩子,婆婆有意收你为徒,传你武艺不知你可否愿意?”

小女孩杜青莲冰雪聪明,听言后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转悲为喜,趴在地上给汪九娘磕起头来,一边磕着头一边口称‘师父’。汪九娘见状哈哈大笑,走上前来一把拉起了小女孩说道:

“孩子,从现在起我们就是师徒了,有为师在,以后你不用担心有人敢欺负你,快过去谢谢那位赠你银钱的好心人吧。”

杜青莲答应一声快步来到许安的面前,口称恩公跪拜在地,连连磕头。

许安连忙将小青莲拉了起来道:

“孩子无需多礼,解人危难实乃人之常情,区区小事不必言谢,快快随你师父去吧。”

这时汪九娘也来到了许安的近前,许安急忙抢步上前躬身一礼说道:

“多谢老师傅搭救之恩。”

汪九娘道: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这位老先生,我观你面容憔悴风尘仆仆,想必也并非此地之人吧?”

许安道:

“不错,小老儿我乃宣州人士,今天是途径此地,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情,若非老师傅出手相救,小老儿我此时只怕已身受其害了。”

汪九娘压低了声音说道:

“老先生不用客气,我观此地人情冷漠民风不善,加之你赠小徒银两之时又露财于人前,所以我想此地绝非你久留之所,听老身良言相劝,还是速速离开为好。”

说完,她也不待许安回言,拉着杜青莲分开众人扬长而去。汪九娘师徒走后,许安左右瞅了瞅,这时候大多数人都已散去,因为出了人命很多人都怕受到牵连。不过也有一些胆大的,爱看热闹还仍然没走。大伙都在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许安,许安被看得是心中发怵,他急忙分开了人群匆匆向镇外走去。一直走出去能有二三里地,几经回头确信无人尾随,这才稍稍地放下心来,辨了辨了方向,顺着一条小路向前疾行。

行行复行行,许安在路上一连又走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在这一天的过午时分来到了一座大山的脚下。许安抬头望去,只见山高林密怪石横生,狭窄的山道两旁草木遮天,令人望而怯步,看罢多时,许安犹疑不定,虽然明知道前路凶险,但是别无选择,犹豫了片刻只能又硬着头皮向前走去。一边前行许安一边暗自在心中祈祷,他希望能得到神灵庇护,保佑他主仆二人平安通过高山。由于心中发慌,行走间的他还时不时的回身张望,此时的许安多么希望能另有行人结伴同行。可是几度回眸除了听到有几声鸟叫之外,始终不见行人的踪影。失望之余愈加惶恐,脚步加快,盏茶之间他前行了能有四五里地之遥,正在往前走着,许安突然听到身后的草丛中有响动,于是他止住了脚步回身看去,不看则已,一看之下顿时把他吓得是魂飞三千里,魄散九重天。只见在他身后二十丈外,有一只高大的黑熊,通身血迹跛着一条后腿从草丛里蹿了出来,黑熊发现有生人在前面,当即怪叫一声就向前扑来,许安吓得扭头就跑,好在是那只黑熊的一条后腿伤势严重,跑起路来只能是三条腿着地,跑的并不是很快,但即便如此,许安也没将黑熊落下多远,就这样一人一熊在崎岖的山道上展开了一场追逐战。跑了足足能有小半个时辰左右,黑熊依然还是穷追不舍,此时人与熊都已经进入到了深山的腹地,许安抬头看了看,只见四下里黑松蔽日古树参天,眼看着脚下的山路已经到了尽头,迎面又是一座高山阻路,见此情形他不由得心头发凉,靠在一颗粗大的黑松古树上站定了身形,此时的许安早已经累的精疲力尽实在是跑不动了,眼看着那即将追近的黑熊,许安绝望至极,鼻子一酸落下泪来,仰天大叫道:

“老天爷呀,人常说天无绝人之路,好人有好报,可是我家主人一生修桥补路乐善好施,没想到到头来却落得个家遭横祸骨肉分离,如今就连他这个不懂事的娃儿也将丧生此地,天理何容啊?”

说完顿足捶胸嚎啕大哭。许安突然的哭喊,顿时惊得那黑熊止住了脚步,它站定身形拖着长长口水注视着许安,过了一会见别无异象,又嚎叫了一声再次向前扑来。眼看着倾刻间许安主仆就要命丧在黑熊的利爪之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间从许安头顶的古树上飞落下一位灰袍道士。许安惊魂未定,擦了擦泪眼注目观看,只见这位道士身高九尺左右,年纪在五旬上下,头戴青色纯阳巾,浅灰色道袍,脚穿青色布鞋,白布袜子打着裹腿,生得是慈眉善目鼻直口端,三缕花白的胡须飘散于胸前,手拿马尾拂尘,轻飘飘地落到了许安的身前,说道:

“施主勿要惊慌,待贫道先去除掉这个畜生。”

话音未落人已腾身跃起,身在空中一个转身迎着那黑熊仆去。黑熊正为将要追上许安而高兴时,突然间看到道士的出现,顿时吓得怪叫一声扭头欲跑,可是为时已晚,那道士犹如飞鸟一般扑到近前,人在空中拂尘转手,右掌扬起正打在了黑熊的头上,随着‘啪’的一声响起,再看那黑熊壮如黄牛般的身躯被打飞出去三、四丈远,连叫都没叫一声脑浆迸裂死于非命。看到黑熊被打死,许安的心情才算好了一些,他抢前几步来到了那道士的面前,深深一礼说道:

“多谢仙长救命之恩,请问仙长仙山何处,法号怎么称呼?”

道士还了一单手礼,说道:

“贫道自幼出家在天台山飞龙观,道号‘虚尘’,现如今是这黑松岭上三清观的观主。举手之劳,老施主无需言谢,但不知老施主因何怀抱婴儿,孤身来在这荒山野岭之中?”

许安听了那道士虚尘的问话,沉吟了片刻欲言又止,他有心实话实说,可是萍水相逢且又在深山腹地,生怕说出实情后会给主仆带来伤害。有心不讲实话,可道士毕竟对自己与小主人有救命之恩,权衡再三左右为难,就在许安犹豫之际,那虚尘道人早已洞察其意,只见他微微一笑道:

“老施主既有难言之隐,贫道不问也就是了,这黑松岭上素来有黑熊出没,至今已经伤人无数,方才追赶你的那头孽障就是其中之一,本来今天上午在山梁的那一边它已被贫道打下了悬崖,原以为已经将其打死,可是没曾想它皮糙肉厚竟然没事,幸好你与贫道相遇,如若不然恐怕你们勉不了要身遭其害。”

许安闻言连连点头称是,虚尘道人接着说道:

“现在天时不早,老施主如不介意的话,请随我到道观中暂住一晚,待明日清晨你再赶路不迟,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虚尘所言,许安自是求之不得,对于虚尘的古道热肠,许安顿时觉得心生惭愧,暗忖自己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以当时的处境,如果虚尘真要心存加害的话,根本就用不着还要把他让到道观中,就凭着虚尘能在轻易间一掌将黑熊击毙,若想伤害他主仆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想到这里许安连忙深施一礼说道:

“仙长见谅,非是小老儿我不肯讲出实情,只因事关重大,关乎到我家小主人的身家性命,因此小老儿才一时犹豫,老仙长对我主仆有救命之恩,如果小老儿再有隐瞒,实是与情理不合……”

接着许安就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对着虚尘道人讲述了一遍。说完之后许安偷眼看了一下虚尘,不料一看之下令他大吃一惊,只见方才还和颜悦色的虚尘,此时间已经变得苍眉倒竖怒目圆睁,双眼之中寒光四射令人望而生畏。

虚尘看到许安面呈惶恐,顿觉失态,连忙神功内敛恢复如常,和颜悦色说道:

“施主勿惊,贫道只是听你所言,一时间气愤不过才有失常态,失礼之处还望老施主见谅。”

许安连忙躬身说道:

“老仙长客气了。。”

虚尘又道:

“老施主身无半点武功又是这般年纪,竟然不顾生死,千里迢迢的保护你家小主人逃生至此实属不易,就凭你的这份忠义之心,贫道深感佩服。既然目前你主仆尚无安身之处,不如就留道观中,将来待孩子长大之后,贫道收他为徒传其武艺,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虚尘道人至诚的话语,感动得许安涕泪长流,当即满心欢喜连连作辑,说道:

“若能如此,小老儿我求之不得,仙长请上,小老儿替我家小主人给仙长您磕头了。”

说完便欲下跪磕头,虚尘见状连忙将手中的拂尘一摆,许安顿时感到有一股巨大的浮力,硬生生的托着他没跪下去。只听虚尘说道:

“老施主无需如此,贫道之所以要收这娃儿为徒,一是见这娃儿身世可怜,二是被你的忠义之心所感动”。

许安闻言连连道谢,虚尘道人把拂尘一摆当前引路,两个人一前一后直奔岭上的三清观走去。

说到虚尘这个人,书中有必要先把他介绍一下。提及此人实非泛泛之辈,他不仅有一身过硬的武功,在当时的江湖道上威望也是极高,此人自幼出家在浙江省天台山飞龙观,拜天台上人为师,俗家姓李,名、锦,字、长风。‘虚尘’,是他的道号。他十六岁时就常常一个人游走江湖,凭借着一手‘大力劈空掌’和一身卓绝的轻功而名噪武林,人送绰号‘碧海神龙’。虚尘虽然从小在道观里长大,但是却性格倔强嫉恶如仇,在当时的绿林道上有很多的邪恶之徒,对虚尘都是谈之色变。此正是;恃强凌弱当街死,绝境逢生结善缘。预知后事如何,下回接续。

。  21596/10832488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