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权利相争的残酷

宦官的账哪里说你想赖就赖得掉的,皇帝刘宏登基时,王甫还没那么大权利,刘悝自也不怕他,但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等人要杀死所有宦官,结果窦武、陈蕃一干人灭族的灭族,流放的流放,不仅如此,但凡党人的亲朋好友皆不许为官。

大将军窦武死后,窦太后被送入冷宫,中常侍曹节、王甫一干宦官因此替代了“太后垂帘”的位子,宦官因此登上权利的至高宝座。

窦太后、大将军窦武活着的时候,王甫对付不了渤海王刘悝,执掌了帝国最高权柄后,那还不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还不是秋后算总账?

诬陷也好,真有不满刘宏登基为帝也罢,总之刘悝在狱中自裁了,一家百十口全死在了监牢中。

宋皇后的姑夫是刘悝,刘悝的事情一时半会还没影响到了宋皇后,但权利之争尤为残酷,而且宋皇后背后实力很强,与清河孝王刘庆、汉安帝刘祐、清河愍王刘虎威、广川王刘常保是近亲,一旦生了个儿子,立嫡立长之下,必然又是一个强势太后,王甫一干宦官能不害怕吗?

宋皇后背后有皇族支撑,一开始宦官还能与她和平相处,熹平五年时,当永昌太守曹鸾为党人鸣冤时,好死不死的,宋皇后的父亲宋酆为党人说了几句好话,也因此彻底得罪了一干宦官。

大将军梁冀活着的时候,满朝文武全是他的人,毒杀皇帝,夜半入宫侵扰宫妃,欺负皇帝刘志,几乎坏事做尽,桓帝刘志与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一干宦官杀死了梁冀,诛灭了梁氏一门,自此皇帝只信任宦官,不再信任外朝文武,就怕外朝文武相互勾结,再弄出个梁冀大将军来。

所以,当有人上告皇帝河南尹李膺结党后,那能不生气么?结果李膺、陈寔和两百多党人砍脑袋的砍脑袋,流放的流放。接着就是新任大将军窦武为党人求情,虽然刚成了皇帝的刘宏感恩窦太后、窦武扶持他登基,赦免了党人牢狱之灾,却也不允许党人再次为官。

皇帝刘志死后,窦太后、大将军窦武执掌朝廷大权,而窦武又与党人勾结欲要砍杀了曹节、王甫等宦官,究竟是不是只杀宦官,是不是趁机也把皇帝刘宏也一起宰了?

没人知道,但皇帝刘宏是真的怕了,上一任梁冀大将军不是没有弄死过皇帝,而窦武的结局与大将军梁冀没有任何区别,也被宦官们砍了脑袋。

发生了两次党人勾结之事,曹鸾上奏替党人喊冤,皇帝刘宏大怒,又抓了些人砍脑袋、流放,虽说宋皇后的父亲宋酆只是擦了党人的边,关键是一干宦官们害怕啊,万一宋皇后生了个儿子呢?那可是皇帝嫡子,未来做皇帝是板上钉钉子的,而且宋氏背后还有皇族为靠山。

权利之争极为残酷,不仅仅有宦官们担忧宋皇后,还有一些后宫妃子,其中就有何辅的大姑姑争宠之事,以至于宋皇后打入冷宫,其父宋酆也身死牢狱。

不仅仅宋皇后倒了霉,每每跑到翠云山蹭吃蹭喝的黑胖子曹操也跟着倒了霉,谁让宋皇后大伯娶了曹操叔父的闺女呢?而且黑胖子还打死了小黄门蹇硕的叔叔,黑胖子的官身也被撸了个精光。

权利争斗太过残酷,宦官们经历了多次凶险之事,很是不愿意皇后背后有个强大背景家族,何进是屠家子,屁个背景也无,与中常侍郭胜是同乡,若非花钱贿赂,何辅的姑姑也进不了宫做美人。

何家一无背景,二又与宦官亲近,自然是宫内大公公们支持的对象。

何辅与蔡邕在两年前就为宋皇后的事情争论过,也正因此事,两人竟成了忘年之交,

若师若父的轮椅老人在三年前病逝,老人的病逝对何辅的打击很大,根本就不想掺和何府任何事情,或许是被蔡邕话语弄的心绪烦躁,很是不满看着蔡大老好人。

“若是宋皇后未被打入冷宫囚禁,或是王美人未死,陛下还可以降罪姑姑,也把姑姑打入冷宫。”

“之后呢?”

“国不可一日无父,亦不可一日无母,除了姑姑外,谁还有资格为皇后?”

……

蔡邕一阵无语皱眉,又突然大怒指着何辅。

“你……你这是要挟!”

“嗯?”

何辅一愣,突然有些怀疑起姑姑来,是不是因为皇宫内没有合适人为后,这才弄死了王美人?

何辅咂巴了两下嘴,他也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原因,轮椅老人教了他太多东西,曾评论过当今皇帝与董太后母子两人,也曾为他仔细分析了皇宫内人脉关系,他知道,董太后不是个好母亲,卖官也好,在宫内弄了个集市也罢,都是董太后为儿子出的主意,当然了,皇帝更不是个合格皇帝。

董太后与姑姑何皇后关系并不是很好,董太后反倒是更为喜欢王美人,或许这也是王美人身死的一个原因吧,但不管怎样,他并不认为毒杀了王美人是件好事。

何辅心下想着姑姑事情,一手怀抱着坐在自己腿上的表弟……

“唉……”

“小痴也不敢说姑姑就一定对了,但先生也知权利相争的残酷,王美人与董太后相善,想来先生也知董太后的所作所为,虽说姑母性子强了些,可也没做了什么伤害百姓的事情。”

“两权相害取其轻,一个是名正言顺登基的皇长子,一个是与董太后相善的王美人,先生应该明白小痴的意思吧?”

“再说了……由先生亲自教导小表弟,您老又有啥不满的?”

何辅抱着五岁表弟走向东厢房,蔡邕看着兄弟二人,很是一阵头疼,却也不得不起身。

一个屁大娃娃,也不知轮椅老人是如何想的,竟然在小表弟还两三岁时,就让他蛊惑姑姑何皇后,说什么学习就要从娃娃开始,对此何辅是不屑一顾的,一个两三岁娃娃又能学得了什么?

无论愿不愿意,在老人敲脑袋后,他也只能跑入皇宫蛊惑姑姑,而且还当着姑姑的面把《孙子兵法》从头到尾背诵一遍,不仅如此,还当着皇帝的面写了份当年殿试策问,着实把皇帝、何皇后吓了一跳。

何辅为了师命,很是在姑父姑母面前卖弄了一番,当然了,他也算是完成了师命,不仅蔡邕成了“史侯”的老师,他也因此得了个虎贲郎名头,成了一名太学学子。

老人病逝后,若无必要,何辅不会走入雒阳城一步,但他并非对雒阳城内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几乎每一日都会有专人为他送递消息,不仅有雒阳城内发生的大小之事,还有其他州郡消息,这也是老人留给他财产的一部分。

蔡邕授课远不如轮椅老人讲解的这么有趣、简单易懂,若非有了十年的底子,他还真不一定听得懂,至于坐在怀里的小表弟……对自个手指更为感兴趣些。

一大俩小,三人坐在草堂内听着蔡邕抑扬顿挫讲解了半日,午时由何辅亲自做了几道素菜,直至傍晚时,外出与百姓治病的史子渺史仙人才返回了道观,蔡邕与史子渺关系很好,两人论道了小半个时辰,直至天色将暗时才起身告辞。

看着小文姬向他摆手,怀抱着小表弟的何辅站立许久……

“唉……”

何辅莫名长叹一声,若非一脸络腮胡须,或许他人会取笑他一娃娃竟也长吁短叹。

“跟着小痴哥哥下山玩两日好不好?”

何辅低头询问,刘辩连忙点头。

“嗯嗯,山上一点都不好玩。”

“那行!小痴哥哥与道长说一声。”

何辅在翠云观做了五年小道童,对史子渺性情很是清楚,而且他带刘辩下山也不是一次两次,老道长对此并不是很担心,只是与他稍微交待了几句便任由兄弟二人离去。

说起来也是很奇怪,刘辩是皇帝刘宏嫡长子,即便担心皇子命薄,承受不起皇宫龙威而养于民间,可也要遣派些宦官、宫女、奶妈子、军卒什么的吧?

也不知道当年老道士史子渺是如何与皇帝说的,刘辩身边还就除了他外,屁个亲随、仆役都无。

哥俩感情很好,对于何辅来说,扛着一个五岁娃娃根本算不上负担,两人沿着青石板下山,尚未走出两百步,就见数十一身劲装汉子在等待,数十负弓挎刀汉子皆在八尺,显得尤为威武。

“公子。”

周嗣良上前,用着略显尖锐嗓音低声说道:“昨日王美人死于宫中,陛下大怒,诸位公公相劝下才熄了怒火,两个时辰前,府尹大人送入中常侍郭公公府中五百万钱。”

“嗯。”

何辅轻嗯了声,脚步却未有停下,也未有理会数十人将两人护在中间。

“万清送来的礼物挑选一些,外加两千万钱,明日我要去一趟宫里。”

“诺。”

周嗣良退后一步,按刀紧紧护在左右,一群人除了脚步沙沙声和刘辩唱着的《三字经》童谣外,整个山道再无任何声响。

邙山最高处不过百十丈,虽不是很高却可俯视整个雒阳,天色黯淡,远处的雒阳并非万家灯火那般宏伟壮观,这与已经病逝的老人描述的盛世繁华有着很大的差距,大到怀疑老人是不是在故意欺骗。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何辅心下叹息,从小到大也未有见识过“花千树、星如雨”般景象,但他能够想象出老人嘴里的盛世繁华,又该是怎样的繁华富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