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颓废

外面下着如细针般的细雨,众人给大姑父的棺木搭起了一个棚子,这次爸爸最后一次机会能为大姑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他任何事都亲力亲为,似乎在用忙碌麻痹自己的思绪,只要他一停下来,脑海中就只会浮现这一件事,而只要想起关于这件事的一点点苗头,就足以让他感到锥心之痛。

那一块狭小的草地上安放着大姑父的棺木,一大清早,悲哀的音乐就响彻原野,来送葬的人都拥挤地挤在这一块地方,在人群中还能隐隐约约地听到有人在讨论大姑父如何掉落水库的事,突然有几个大人一齐沿着一条小路往上走,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跟着走了上来,跟在他们身后,听到他们说要去看看大姑父落水的水库,于是我就默默地跟着,终于在路的尽头看见一大片水库,暗青色的水中夹杂着底部的沙尘,可能是这几天一直瓢泼大雨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水搅浑浊了,也或许是这水原本就长着这样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明目张胆地透发着死亡的危机。

听村里的老人说,这口水库似乎有诅咒一般,已经发生了好几回这样的悲剧,那时年纪尚浅的我看着这个储满沧浪之水的水库,觉得就像张开的一张血盆大口,仿佛随时都要吃人的。水库又恰好躲在山谷地形里,山上种了苍翠欲滴的竹子,可是那天一阵浊风吹过,竹叶之间摩擦碰撞奏出的似乎是一首首死亡催命曲,一阵狂风吹过,竹子压弯了腰,齐刷刷地倒向水库这边,吞噬了光明,似乎要将在岸上的行人在灰暗的助纣为虐下统统咽掉。

那些大人都陆陆续续地走了,我的心还在发着寒颤,等回过神来,才发现他们东都离开了,我的双脚不禁发抖,连忙撒腿就跑,似乎在和死神赛跑一般。

耳边又逐渐传来此起彼伏的哭诉声,突然,我听到爸爸喊叫我和弟弟的声音,我赶紧跑到爸爸身边,爸爸头上带着白毛巾,手上拿着三根香,他分别给我和弟弟一根,我带着我们往棺木的方向走,一步步地靠近暗红色的棺木,我心中不安地跳动着。之前我看到的棺木是盖上的,现在棺木打开了,原本我想最后探头看一眼大姑父,可是终究我还是不敢,因为我已经无数次想过大姑父该是怎样可怕的模样。

爸爸拉着弟弟,我站在一边,妈妈站在我身边,我们一家人跪下给大姑父拜了三拜,我和弟弟还有妈妈都陆陆续续地站起来了,只有爸爸又独自一人磕了三个头,我们三人退后站在一旁,等着爸爸一起离开,爸爸湿润着眼眶,忍泪说了声“走吧”,于是我们一起离开了。

等所有人都祭拜结束,棺材被盖上了,家人哭得泣不成声,尤其是大姑父的妈妈,她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叫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该怎样接受?

爸爸又一溜烟跑走了,再看到他时,他肩上背着竹篓,篓子里装着鞭炮,在每个交叉路口都要放一响鞭炮。他黯然失色地站在路口,面无表情地将鞭炮丢在一旁,就像完成任务一般,又跑到下一个路口。

送葬的队伍就像一条长蛇一般,在乡间小路上蜿蜒曲折,最后几个扛夫扛着棺木送到山上,其他人则返回家中,其他宾客都吃完离开了,送了亡者最后一段路的几个亲属和扛夫才姗姗来迟,爸爸也黑着脸回来了,他的心空落落的,好像魂被落下了一般。他六神无主地坐到我们这一桌,亡者的亲人这一天要吃比较生硬的米饭,于是爸爸端着饭碗,米饭一直在嘴里咀嚼,难以下咽。他毫无兴致地看着一桌子的菜,双手无力地夹着菜,这几天的操劳,爸爸的十根手指就像一根根烧焦的木棒子一样,只有藏满了泥土的指甲盖还能勉强分辨出手指的模样。爸爸食不知味地狂喂了几口米饭,几乎是没经过咀嚼就吞下去了,又落寞地爬下了桌子,去看看哪里还需要做事。

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后,爸爸开车带着我们一家人回到家中,一路上爸爸都缄默不语,我和弟弟也都识趣地没说话,妈妈担忧地时不时打量着爸爸。

回到家中,爸爸二话不说,简单地洗了把脸就躺在床上,紧紧地闭上眼睛,眉毛时不时地颤抖着,一滴泪慢慢地从他的眼角滑落,我和弟弟都没有走进房间,爸爸终于可以卸下伪装,敞开心扉地释放压抑太久的悲伤。如今,他的身后再也没有了依靠,他再也不能是小孩了。

不知过了多久,爸爸才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这一天,他真的心力交瘁,睡觉的时候,他的梦中或许有大姑父若隐若现的身影,爸爸的手死死地攥着被子,又稍微松开了一点,又刹那间扯进被子,脚抽了一下,妈妈忧心忡忡地看着爸爸,想抚平爸爸缩成一团的眉毛,可是爸爸的眉毛就像两道沟壑一般,久久地紧拧着。

自从大姑父离去后,爸爸变得颓废了不少,以前他做事总是无所畏惧,身上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而现在爸爸变得畏手畏脚,时常患得患失,甚至总是一个人呆呆地凝望着天花板。爸爸总是感慨这几年老天从他身边带走了太多亲人,他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自己是孤独的。

可是即使三千烦恼丝都削去,爸爸也还是时常和不死不休的烦恼纠缠不清。自从奶奶和大姑父相继去世,爸爸的两鬓已经斑白,只要头发一长长,爸爸就宛如一个迟暮之年的老者,于是爸爸总是剃光头。

先前的担忧果真不是杞人忧天,而大姑姑果真是最大的一个困难。虽说大姑姑跟着姐姐生活,可是姐姐在城市里带小孩读书,于是大姑姑天天被关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最开始几天,她天天哭闹着要回乡下,她还经常问身边人“草包去哪里了?我怎么没看见他?”,这就像一根尖针,无时无刻不戳中身边人的软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