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三水村的生活(五)

第二日,好些人听说了林怡要生腌海鲜的消息,都来了沈家领坛子。

不止是三水村的村民,还有几个附近村子里的。

林怡对他们的要求只一点,一定要是新鲜的海鲜,一定要注意卫生问题。

毕竟是自己跟家人吃进去肚子里的东西,食物卫生安全问题还是要讲究的!

村民们都表示理解,一定会严格按照她的要求来注意这些问题的。

安排完了这些之后,林怡一下子又闲了下来。

只偶尔有两个小孩子跑来找她,送她几个颜色鲜艳的贝壳或是晶莹剔透的石头之类的,以换取一两块珍贵的糕点。

有时候若是碰上学堂里的孩子课间休息,那些孩子也会凑过来一起,林怡便会让他们讲讲学了哪些内容之类的。

若是有表现出色的,林怡也不会吝啬于几块糕点。

本以为这日子会一直这般平静地度过,一直到找到人接手学堂来着。

结果,竟然有媒人登门了!

一开始林怡是以为媒人是想要给沈夫子说亲的。

毕竟沈墨虽然年长他们一辈,实际上也不过才三十几岁的年龄,在现代好些男的在这个年龄可还单身着呢!

好家伙!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这媒人竟然是给自己跟阿瑾哥哥说亲来了!

不仅如此,还都不止一家。

这附近村子里的村人倒是没有人来说亲的,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知道根本留不住人。

因此,也只是想想而已。

而今日来说亲的几户人家,无一例外,不是镇上的、就是县城的,家境较为殷实的人家。

这些人家之所以会请媒人上门说亲,一个是因为他们二人出入了镇上、县城好几次,有人遇上了。

还有便是通过这村子里的人给传出去的。

毕竟他们二人在外人面前是以兄妹相称的,长相、外貌、条件都摆在这里,无一例外,都是极为出色的。

这下可不就好些人家给看上了?

为了解决这一麻烦,林怡只得将自己与君修瑾实际是未婚夫妻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毕竟君修瑾户籍上是姓沈,叫沈瑾的,可以直接当做是沈家的孩子看待。

而林怡对外的解释便是,毕竟他们二人还未成亲,若是一直在外人面前出双入对,容易招了别人的闲话。

还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先以兄妹相称呢!

谁让这个朝代,男女大防那么苛刻呢?

最后,媒人只得遗憾地离开,并表示若是有需求一定要找他们。

谁让他们这辈子说了那么多次媒,也没遇上哪个像他们二人这般颜色出众的人啊!

说亲事件之后,沈墨便直接对外公开了林怡与君修瑾的实际关系。

自此,村里人见到林怡或是君修瑾时又会加上一句。

小林姑娘跟沈小子两人郎才女貌,可真般配啊!

过了两日,镇上便来人了。

是林怡与君修瑾找来重新修缮学堂的老师傅。

领头的老师傅姓石,大伙儿都叫他石老。

今日石老前来三水村,一是为了确认具体的修缮范围,以及是大修还是小修。

若是大修,就相当于将原先的屋子拆了重建,就需要确定好用什么材料,需要多少材料等等。

若是小修,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动一番,或是修个屋顶、围个围墙之类的;或是在原来的屋子旁边进行扩建......

最后,几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干脆推了重建,直接建几间敞亮的青砖瓦房。

毕竟原先的屋子也不太牢固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刮个台风的,这屋子就得倒了。

再者,孩子们念书的环境,还是建的敞亮些好,视野上都开阔了许多。

既然如此,学堂自然是要放假一段时日了。

为了能够让孩子们能尽快重新上学,林怡与君修瑾都表示,可以多招一些劳力。

毕竟是人多力量大,总共也就建三间青砖瓦房,若是人多的话,估计不用几天就可以建好了!

村里人听村长说沈家准备自己出钱为村里建学堂之后,都表示愿意免费帮忙打下手。

还有妇人主动请缨,要来帮忙给建房子的工人煮饭。

最后还是林怡他们坚持,所有来帮忙的人均按照每日五十文的工钱,包括帮忙煮饭的妇人也是一样的酬劳。

只要求得手脚麻利一些。

若是被发现偷奸耍滑的,那是一分钱也不会给的。

毕竟他们虽然有意帮助村民,可也不是冤大头,那些偷奸耍滑之人不配获得他们的帮助。

石老自己手底下便有一队人马,人数不多,算上他自己的话,大小工一共五人。

第二日一早,他们五人便赶到了三水村,开始做准备工作。

没办法,谁让他们给的价钱高呢?

无论搁谁那儿,钱多事儿少的活儿,都能干着有动力啊!

等到来帮忙做饭的妇人将白面包子给他们送过去当早餐的时候,他们都给愣了一下。

毕竟若是按照以往,哪怕是那些大户人家,也不会给准备早餐,更不用说还是白面包子管饱了!

这些可是实打实的大肉包子,一个个都有成年男人的拳头大,皮薄肉多,全是林怡与君修瑾二人夜里在空间里利用时间差给包好的。

等到人来了以后,直接上锅蒸熟了就能吃。

而中午跟晚上,林怡都是预备足了油水的。

肥肉块子管够,大白米饭管饱......

不仅如此,早上跟下午还会有冲好的糖水或是煮的绿豆汤喝。

吃得好,工钱高,一个个干活儿自然也就更加卖力。

原先预计得二十天干完的活儿,不过才十二天便完成了。

后面观察了一番,又给让石老帮忙在学堂外面给围了一圈围墙。

林怡想的是,学堂就要有学堂的样子,不能像菜市场一般,时不时便有人从门外路过,时不时还探头探脑的,多影响学习啊?

等到所有工作都完成的那日,林怡与君修瑾特地按照这个朝代农村的最高的宴席标准,给准备了八大碗来宴请所有帮忙的人。

这也算是为学堂重新建成整了个席面庆祝一下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