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滋味难辨

但凡是诚意来的,文欣都把孩子留下了。

只等签完生死凭契,就挑个日子落刀净身,养好了身子,学了一二本事,再送进宫里去谋个差事,混条出路。

西林院子上梁后,便能打扫出来住人——

家里孩子多,文欣另请人在东屋盘了一个靠山炕,像大通铺似得,一溜长炕足足能睡下四五个人,虽挤了些,到底热闹暖和。

茶饭虽不至于大鱼大肉,但温饱不愁,细面窝头,蔬菜肉糜,特别是调养身体的那几个,还另有小灶吃,营养跟上,也能叫身子尽快的恢复过来。

入了冬月,她还裁作了冬衣、棉被,在东屋烧起炭来取暖,把这些娃娃当自己的孩子般对待,半点不会委屈了去。

北行养好了身子,赶着年前最后一拨掖庭大挑,选入宫当值去了。

听说有荆禾照拂,顺遂了很多,跟了师傅学了半月规矩,便分拨去了御膳房当值,自有所长发挥的机会。

至于小南,蓉娘不愿他再入宫了,既已跟着学堂里念了书,日后举业科考,也是有机会成为人上人的,何必图那几两月例银子,非要进宫给人当奴才去使唤去。

家里已去了一个,小南她便再不忍心了。

文欣尊重小南自己的意愿,见他手不释书,便也做主让他继续念书去,也好跟庚子有个作伴的。

……

这日,天青云舒,日头尚好,只是冷风干涩,燥得人耳红脸干。

蓉娘进城里同毛氏忙活宫粉去了,接近年关,姑娘们手里多了些银子,宫粉的生意比往日又好了不少,自己用的有,买来送人的亦是不少。

若非文欣得留在院子里,照看那几个孩子,她少不得也得进城去搭把手。

荆小妹喂过棚里的牲口,从鸡窝里捡了五六个鸡蛋出来,见文欣在院子里摆弄药材,免不得丧气道:

“深姐姐,天冷了,母鸡都不下蛋了,这五六个还不顶他们吃上一顿的呢。”

文欣坐在条凳上,用脚推着药碾子,笑了笑道:

“这也怪不着它们呀——得了,来年春上,咱再去多抱一窝小鸡仔回来,现下后院捯饬着大了不少,也能多养几窝了。”

“那这两日……”

小妹掰着手指,算了算现在家里吃饭的人口,对剩下的米粮有些担忧。

腊月水土贵三分,趁着还没入腊月得抓紧囤年粮了,现在家里不比从前,也就那么几口人吃饭,那几个孩子都长身体,不给他们吃饱了,半夜都饿得眼咕噜直转。

“今儿是头一年佃地出去,说好了不收租子的,实在不行,咱们就上城里买粮回家来,早日备下年货也好,老朱家的黑猪肉你上门定了?家里人多,怕是要半头才够。”

“早打好招呼了,只等着过了腊八,就宰猪割肉哩!”

小妹抿唇笑了起来,想到腊八学堂散学,庚子和小南也能放假回来了,她心里抑不住的高兴。

文欣面上虽淡淡的,可心里滋味难辨。

腊八,也是文琅的归期,更是他许诺的欢期。

她期盼了这么些日夜,本以为会激动欣喜,可真当一日日的迫近,她这心里却忐忑难安,生怕天不遂人愿,让她白期盼了这么一场。

悠悠一声轻叹,她停下了脚上的动作,只觉迎面吹来的风更加冷了。

“天冷的紧,深姐姐快去加一件衣裳吧!我这就去地里择菜,把晌午饭给做了。”

文欣点了点头,从条凳上站了起来,她方要扭身回屋,却听咣当一声响,院门被人捶得震天响。

“文娘子!快救命哇!”

文欣和小妹对视一眼,心悸不已。

小妹快步去打开了院门,只见晏子满头是汗,气喘吁吁的支撑着门框,满脸焦急之色。

“这是怎么了?可是孟冬出了什么事了?”

文欣扶上了她的胳膊,能叫晏子如此慌乱的,一定是孟冬的事了。

“文娘子,快,孟冬要生了!”

“怎么早了两个月?稳婆呢,去请了么?”

文欣很是诧异,孟冬的胎一直是自己看顾的,几日前方去请过脉,没见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怎么可能提前生产?

“去了去了,只是原先说好的日子离着还久,不知得不得空,我先来请你去看看!”

晏子连水都不愿意喝,拉上文欣就要往慈云庵去。

“你别急,不说清症状原因,我去了也是白瞎哇,还不是得等稳婆,我虽会些医理,终究不曾生过孩子呀!”

文欣急了一句,把她呵在了原地后,方缓了口吻:

“你先与我说仔细了,我也好对症下药,带上需要的药材再上山,免得来回折返,耽误了时辰。”

晏子冷静了三分,长叹了一口气。

她也是宫廷女子,素来讲究谨言慎行,不得慌张仓惶,实在是孟冬这一胎太过重要,关乎着她们的性命,这才叫她方寸大乱。

想了想后,才后道:

“几日前入冬月,气温陡降了下来,山里更是冷些,我想托东厂留下的人去办置棉衣棉被回来,可没人搭理我,隔天我是自己下山去弄了来的。一来耽误了夜,孟冬怕是受了些凉,二来她心思繁乱,多想了些事儿添了烦恼,一来二去就得风寒了。”

文欣了然:东厂之人大多随了贺清西征,留在山上的怕是不尽心,怠慢了人去。白白让孟冬胡思乱想,以为是皇后那边有了别的想法,会随时放弃她这个弱小的棋子。

忧思之下,病来如山倒,催得她胎气异动,这才可能提前落胎了。

“我晓得了,你先回去烧热水,准备生产的东西,我取了药即可就跟着来。”

文欣知道早产,七月好过八月,这提早催生下的孩子向来夭折的过多。古代又没有育儿温箱,也没那么多先进的设备,要想留住孩子,恐是要下一番力气的,搏一搏运气的了。

“好,文娘子,我这就先走一步——”

晏子心里还挂记着孟冬,决定先回去看看。

她扭身方要离开,此时,却听乡道上又疾步奔来一个妇人,大声嚷着:

“文娘子!你、你娘要生啦,你快去瞧瞧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