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麻黄汤

在刘秀征召太医共商疫症时, 西汉武帝年间门,刘彻也在和义妁商讨瘟疫的事情。

要知道虽然疫情在东汉至东汉间门比较常见,但不代表武帝年间门就没有。

因为常年与匈奴的作战, 汉军的损失同样不小, 加上匈奴人以放牧为生,对于为生不如汉朝人讲究, 生了病的牛羊随处掩埋,或丢入水中,毫不讲究的做法, 为病菌提供了大量的温床。

瘟疫由此在匈奴与汉军中小规模流行起来,并不算严重的瘟疫,带来的病死率却远超所有疾病, 让原先对瘟疫虽有所了解,却因为相距甚远,而缺乏警惕的汉武帝刘彻, 一下对此警惕起来。

尤其是在天幕讲到瘟疫后,刘彻在心里对瘟疫的预警又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这次招来义妁, 正是要与她商量一下,如何防止疫病。

刘彻:“每逢疫病百姓受灾, 义侍医可有解决办法。“”

面对刘彻的询问, 义妁为难的沉思了一下, 术业有专攻。

疫病乃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有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因存正气,避毒气,方可解。

但存正气,说得容易做的难。

瘟疫的传播速度,发病时间门和季节气候均有关系。

义妁专精妇科,对于疫症的治疗知之甚少。

若放一位病人在她眼前,她或许有把握将他治好,但却做不到大规模的治疗疫症。

同理疫症的传播途径尚不明朗,只知道和尸体,还有天幕所说的细菌、致病菌有关。

隔离病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式。

但这种方式只能治标,而不治本。

只要陛下还要打仗,尸体、污染物总会源源不断的出现。

还是要找出能够消灭所谓“细菌”的方法。

因此义妁沉思再三,最后给出了刘彻两条方案。

“陛下,臣无能尚无法阻隔疫病,现有两条计策,一隔绝所有接触疫病之人,搬运清扫尸体时尽量包裹住全身,防止疫气入内,二、凡是接触过尸体人的衣物集中焚毁,用物均煮沸除菌。”

“沸水除菌?”刘彻稍有不解,问义妁此乃何意。

“天幕之前说过,生水中有瘴气,沸之可除,但臣以肉眼之见,不能见到瘴气。”义妁说着斟酌了一下用词,以简单的方式一下继续道:“可仙人又明确说了,水中确有病菌,那么水中的病菌可由高温而除,疫病仙人同样言其有菌,也同样肉眼不可见,可否同样以高温灭之。”

义妁向刘彻述说自己想法时,其实心里并没有把握。

但她从医多年的经验告诉她,两者之间门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

以及百病必有因,瘴气存于内,必须得把瘴气的入病方法找出来,她才能对症治疗。

好在刘彻也没多探究义妁的想法,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懂装懂,随意插手可是兵家大忌。

刘彻自然不会去做拖后腿的人。

在义妁的带领下,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不久后全部消失。

但义妁此刻依旧没有得到找到疫症的源头,和细菌的所在之处。

只能在自己所做的医书中,暂时将一切统称为瘴气,并在深入之后研究瘟疫中的日子里,一边探寻瘟疫的起病,一边思考伤寒制症。

越思考越觉得自己所学尚且浅薄,仍需继续深造。

便在控制了瘟疫后,继续在民间门行医,救治百姓的同时磨炼自己的医术。

并越发期盼起天幕能谈谈,后世医圣张仲景著作的《伤寒杂论》具体讲了些什么。

名医典籍对医生来讲,就如江山对帝王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美人”。

【也因为瘟疫发生的条件,总与卫生息息相关。

故每逢战乱导致百姓们流离失所,尸横遍野无处掩埋的尸体堆积成山,腐烂在大地之上,在河水之间门……

这些裸露尸体就成了病菌最好的温床。

而当时的人们,尽管已经有了一些,尸体不及时掩埋会导致疾病的常识。

但真的打起仗来,人人都自顾不暇,哪里还记得住这些。

甚至为了生存,还有人往尸堆里摸爬滚打,就为了寻求一点活命的器物粮食,换取活命的生路,连自己染上病了都不知道。

带着活命的粮食和隐藏的致病菌,喜悦的回到家人身边后,却发现自己连带着家人都染上疫病,最终导致一条村子覆灭,简直讽刺至极。

没人能怪当时的百姓,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往死人堆里爬。

除此外,还有一些是行军打仗时,将领没有注意好卫生,导致士兵水土不服身体素质减弱,最终被病毒入侵,变成了潜在的病原携带体。

一经发作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葬送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如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所率领的大军。

在《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曹操的大败,是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前有草船借箭,后有铁索连环、火烧战船,最终打败曹操。

但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是怎么样的呢?】

“一派胡言,若天非天不在操,何至让操大败而归。”曹操听着天幕,拍着桌子伴随着碰的一声后,平复了心情。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一生中最后悔的一次战役之一,自赤壁战后因为三方势力的形成,和身体原因,曹操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跨过长江的机会了。

对于赤壁之战,曹操是认可对手的才情智谋的。

但赤壁之战可不是他曹操,可不是被诸葛亮一人而败,那《三国演义》是个啥,就会乱说话,铁索连环明明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计划,要不是当天风向不对,操未必会输给刘吴二人。

曹操想着突然又泄气了,他也不是输不起的人,打仗无非天时地利人和,就算天时地利均不在他,也不是他以此为战败借口的理由。

不愿在想此事,曹操到时想看看,后人是如何戏说赤壁之战,他曹操在后世的书中,又有怎么样的评价。

曹操想法很好,奈何天幕根本不讲相关事情。

【关于正史《三国志》中,怎么样记载这件事,由于篇幅有限,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史书,或去看看其他Up的讲解。

这里主要说一下曹军的疫情。

在曹魏中后期的政权中,疫病总是时常出现,尤其是在伐东吴的时候,最为明显。

每次伐吴史书都会在后面加上一句,大疫。

那么为什么那么巧,曹操每次伐东吴都会出现疫情,

真是是因为天命这么玄乎的东西吗?

其实不然。

在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陈思王曹植,所做的《说疫气》中已经道出了起疫病的原因:“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

也就是说,这疫病还是和气温离不开关系。

东吴自处南方,温热的气候注定是疫情病毒传播的温床,在加上古代医疗条件较差,根本没有能阻隔瘟疫的手段。

在大规模行军的情况下,大疫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那么有没有什么手段可以防止瘟疫?

有!

经过几千多年的研究成果。

现代医学总结出了防治瘟疫三件套。

1、控制感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积极研制相关疫苗。

三条经验总结,看着简单是个国人基本上都知道,尤其是在我们也经历过大疫之后,基本上大家都能说出一两句防疫之道。

但这些简单的东西,却是人类与病魔作战了几千年,才化繁为简得来的宝贵经验。

控制感染源,是在瘟疫发生前,找到被感染者,将他们集中隔离,单独进行治疗,去除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包括被接触着的衣服,触碰过的事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在接触病人时还要做好隔离防护,如我们现在的口罩,防护衣都是为了防止飞沫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是指老弱病残,他们的机体防御抵抗能力差,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正气不足,邪气容易入体,保护好他们能大大减少传染源。

不过在古代除非王公贵族,不然平民百姓也没有几个身体能特别好的,整日贫苦劳作为了活命的百姓们,健康状况只能说堪忧。

因此他们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根本无发靠自己的免疫力,撑过疫病的前期直到产生抗体。

所以在曹植的《说疫气》当中还有一句话说的很现实□□:“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一句话道出的尽是些心酸事。

不过别说古代百姓感染疫病容易死亡,就算是当代在伙食充足的情况下,现代人较古代身体素质好上许多的情况下。

仍然有部分因为瘟疫病毒的入侵,或自身免疫力过强和病魔杀得难舍难分,选择了一条“同归于尽”的道路,最终导致病人逝世。

但好在现代到底是经过了先辈们的革命,通过科学,科技的改革,我们也得以在疫病发生时,有所依靠。

最起码的退热药物乙酰氨基酚,两块钱就能买到一板,不知道比古代好上多少。

说到药,扯偏了那么远,回到张仲景的医学上。

为什么张仲景能被称为建安三神医之首。

正是因为他研发出了有关于,当时瘟疫的特效药,能有效为当时乃至后世的百姓退热去病,救活了数不清的人,才被尊为医圣。

伤寒病,是一种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痛……

引发条件多为粪口传播,在水和食物被污染时,可至爆发性传播,引起大规模疫情,这正和东汉末年常发生的瘟疫非常类似。

当时的张仲景本人也饱受瘟疫折磨,本来二百余人的大家族,到建安初年,因为疫病逝去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尽是因为伤寒去世。

为了解决伤寒,张仲景经过多年的研究,最终整理出《伤寒杂论》

其中关于退治伤寒,现在最出名的应该是《麻黄汤》。

此药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气喘、流行性感冒……均可使用该药。

汤剂的组成,多以去节麻黄9g,起皮桂枝6g,去皮尖杏仁6g,甘草炙3g。

用以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多以水煎为主,服后使人发汗,机体散热增加,产热少、散热多,体温调节中枢逐渐恢复正常,人的身体好起来,疾病自然就治愈了。

不过麻黄汤发汗虽好,却也不可一用在用的过量服用,汗多必伤正气。

通俗点用现代话来讲,就是水分丢失过多,导致人体内环境水电解质失衡引起脱水,且古?今医学中,都认同汗血同源,汗多则失血,同样是容易引起人死亡的病因。

适量(过犹不及)虽然是个老套的词,但不管用在什么东西上,都是通用的。

除麻黄汤外,《伤寒杂论》尚有十种常见汤剂。

分别为调营卫的《桂枝汤》、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剂、清心火滋阴肾黄连阿胶汤……

当然了,在古代医疗条件没那么发达,钱财紧缺无法找到医生医治的情况下。

还是得推出我们国人最喜欢的话——多喝热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