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北归军

第四百四十章北归军

拿下驻扎在楚州的一万劲卒,又以吕泽的命令将此前临时拼凑起来的八千新卒叫到一起,再有凤仪公主孟琪自己的三千龙武军,这一下,队伍壮大到了两万多人。

两万蜀军士卒放到哪里都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在正式前往蜀地出发的时候,凤仪公主孟琪已经给自己的心腹将领们下达了命令。

她不懂得战阵之法,至少在指挥上是不清楚的,因此,必须寻找一个可靠的人,才能指挥这支大军前去救援京师成都府。

至于这个可靠人选,凤仪公主孟琪心中也是极为纠结的。

召集众将来到帅营议事之后,凤仪公主孟琪询问手底下的将领们,想看一看是否有人可以站出来承担这份责任。

尽管这样的方法不够好,却已经是凤仪公主孟琪能想到的最好方法。这可是蜀国为数不多的两万大军,若是尽数毁在自己手中的话,那她可就成了蜀国的千古罪人。

然而,将领们平日里虽然都展现出了或多或少的才能,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却没有人敢站出来接下这个重担。

与凤仪公主孟琪一样,谁都清楚指挥两万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做得不够好,恐怕这两万蜀军大军便会砸到自己手上。

到那时候,恐怕不止是名声会遗臭万年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小命恐怕都会保不住的。

是人皆会有私心。

唐军并不滥杀,尤其是对投降的士卒,万一打不过的话,将领们还希望可以乞降留下一条性命,说不定还有机会为唐军继续效力,可若是做了主帅的话,唐军恐怕不会轻易放过的。

即便是杀鸡儆猴,唐军恐怕也必须做出来。

当然,这是将领们的小心思,大家自然不会讲出来的。

正在凤仪公主一脸忧虑的时候,一个人终于站了出来,他便是徐洛。此前帮助凤仪公主从关中逃出,再与凤仪公主一同前往大散关,甚至经历千辛万苦到达南诏。

若不是那一次凤仪公主执意想带兵包围王城,恐怕徐洛的前途也不会变成那个样子,更不会被皇帝孟元给抛弃。

“公主,末将徐洛,愿为公主效犬马之劳。”

“不论此战是否胜利,都愿与公主与蜀国同生共死!末将以性命起誓,忠于蜀国,绝不苟且偷生。”

凤仪公主孟琪看着跪在地上的徐洛,心中无比欣慰,在她看来,徐洛一直都是那般有担当的。

当初她带兵进入王城的那件事情,若不是徐洛不肯强行带兵拿下她的话,也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如今,徐洛在这般关键时刻站出来,愿以性命去效忠蜀国,相比起其他的心腹将领们而言,这样的担当确实是少有的。

凤仪公主孟琪不再犹豫。

当初的徐洛,怎么说也是罗桓最看重的将领之一,若是他毫无本事的话,又怎么可能爬到那一步呢?

既是如此,还有什么可多想的?如今对于成都府而言,时间便是最大的问题。

“徐洛听令。”

凤仪公主孟琪突然站起来,朗声道。

“末将在。”

徐洛答。

凤仪公主孟琪缓步走下去,来到徐洛面前,将装在黑色小木盒中的虎符轻轻取出,放于徐洛手掌之中。

“从今日起,本宫以皇兄的名义封你为北归大将军,统领全军作战,凡有不从命者,皆可先斩后奏京师的存亡,便交到你的手中了”

最后几个字,凤仪公主孟琪说得极为沉重,谁都看得出来,这一刻,凤仪公主孟琪是真的做了殊死一搏的打算。

徐洛得到虎符,高呼公主千岁,而后拜倒在地叩首谢恩。

众将亦是如此,先拜见凤仪公主,后冲已经成为主帅的徐洛叩首,这一刻起,徐洛便成为了这支两万蜀军的主帅。

这支楚州大军以及地方军镇临时组合起来的大军,也正式被改名为“北归军”,北归军出了楚州之后一路由北而去,很快便来到川中一带。

此时距离成都府不过一日半的路程,在北归军到达此处的时候,隐匿在山林之间的唐军哨骑,早已经飞马奔回,将此消息告知了驻守在成都外的唐军大营。

大营之中可是由赵飞扬亲自坐镇的,得知楚州两万援军赶到的时候,赵飞扬多少也是有一些吃惊的。

“两万人?”

“是何人领军?”

低下的哨骑回报,“似乎是蜀国的凤仪公主,末将等人瞧见了她的旗帜,至于主帅,则还不知是何人!”

“再探。”

“诺。”

清楚是凤仪公主孟琪领军之后,赵飞扬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对于这个女人,他的心里还是极为复杂的。

那一日不小心喝醉出了那样的事情,虽然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可他多少还是有些歉意的。

而后故意下令士卒们放凤仪公主孟琪离开,只知道她先是去了关中投奔罗桓,又回到南诏嫁给了南诏王段宏。

赵飞扬也没料到这女人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如今又能带着两万大军赶赴成都府,若不是自己带领两路大军前来的话,恐怕蜀国的这些兵力还真能让唐军知难而退。

可惜,此战在开打之前,赵飞扬就已经预想过了。

尽管很多因素没能考虑在其中,可至少蜀地的大致情况,他心中是极为清楚的。这一次三路唐军精锐尽数来到蜀地,为的就是一战彻底消失蜀国皇室。

只要灭掉这一杆蜀人的旗帜,再在此地留下大军驻扎,就定然可以让蜀地安稳下去。

北方的辽国已经将部分兵力调了回来,若是唐军还不能尽快平复叛乱的话,一旦辽军跟唐军交手,恐怕唐军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境地。

两线作战的压力实在太大,比如兵力上的劣势,以及后勤上的劣势,尤其是支援大军进入蜀地极为不易,若是真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恐怕南唐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又要被消耗一空。

因此,得知两万楚州援军终于到来的时候,赵飞扬的心情也隐约多出了一点期待。

“或许是时候决战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