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辽国开出的条件

“岁币二十万两,十万担粮草。”

潼关内的营帐中,秦王罗桓此时正在与北辽使者谈判,当北辽使者将辽国的条件告知罗桓的时候,罗桓气得差点直接起身走出营帐。

“十万担粮草?”

“辽国倒是真会狮子大开口,若是这般没有谈判的诚意,不如你便回去告诉辽国,要打就打,西川军可从未怕过谁!”

“纵使你辽国能够攻破潼关,吾等西川精锐也定会将你辽国撕下一块肉,让你辽国元气大伤。”

罗桓的态度令营帐中的士卒们一下拔出刀剑,此时此刻,只要秦王一声令下,这些士卒们便会直接上去干掉北辽使者,而后直接整军备战。

辽人开出的条件确实让众人吃惊,也让众人很是不喜,此番辽人的条件可不是给了岁币和粮草就不打了,而是尽力拖延时间,只允诺给西川军一月时日。

西川军占据关中才没多少时间,也不是什么地主豪强,对于秦王罗桓而言,二十万两岁币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而五万担粮草更是不简单。西川军本来就面临军粮有限的问题,如今若是再送出五万担粮草的话,那么恐怕等不到战事结束,便会面临缺粮的危机。

所以这样的条件,别说是罗桓,换成了任何人都是不可能答应的。

营帐中气氛有些紧张,辽国使臣却一脸镇定,先起身主动敬了罗桓一杯酒,而后缓缓问出一句,“那么,以秦王之见,西川军愿开出什么样的条件?”

罗桓都是不客气,似乎早就想好了,出口便道,“十万两岁币,三万担粮食,这是孤的底线!”

“若是辽国无法接受的话,那么不必再谈!准备战事便好。”

北辽使者脸上抽了一下。

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出一句,“十万两岁币,五万担粮食,三日奉上,我大辽便保证一月之内绝不会进犯关中之地。”

“不成。”

条件如何苛刻,罗桓还是不情愿答应下来,此时答应辽国的条件,完全就是让这家伙趁火打劫!对于西川军来说,迟早要与辽军开战的,不但送出岁币还送出这么多军粮,用物资换时间值得吗?

或许值得,可不值得这么多的军粮!

这一次罗桓再没了兴致,直接起身走出了营帐,把辽国使者一个人冷落在那里。等到罗桓离开之后,便号令军中的高级将领们召开会议,众人赶赴帅营,一起议论北辽与南唐进攻之事。

“汝等有何想法?畅所欲言吧!”

罗桓坐于上首的帅位,出声对众人道。

将领们分列左右,坐在下方的椅子上,听到罗桓这样说,有人便站了出来,“秦王殿下,末将以为此条件可以答应。”

“嗯?”

罗桓迟疑了一下,抬起头看向这名将军,显然是有些困惑。

“说说,为何要答应他们?”

“十万岁币五万担军粮确实不少,可对于西川军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辽国此番之所以愿意谈判,无非是希望看到吾等与唐军两败俱伤。”

“若是吾等不答应的话,辽军一旦进攻潼关,吾等两线作战必定压力不小,尤其是后勤上的压力。可若是能让辽军撤退,一月之内不来袭扰我军,那么我军便可全力对付唐军,凭借险要关隘击退唐军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吾等迅速解决唐军,或者迫使唐军退兵,届时不管辽军怎么做,是否前来攻打潼关,吾等都不必畏惧!”

“况且,若真是吾等顺利击退唐军的话,想来以辽人的心思,说不定也不会再来攻击潼关!潼关天险,可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辽人此前攻击了许多次,可谓是伤亡惨重,仅凭他们目前的三万兵力,想要吃下吾等绝非易事。”

“所以末将以为可以答应,待西川军解决目下的危机出关之后,辽人也会享受到如此待遇,此仇吾等迟早会报的,忍一时才可更好地图谋东出之计。”

罗桓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开口再问了一句,“其他人呢?你们就没什么想说的吗?”

又一名将领站了出来,冲罗桓拱手道,“秦王殿下,末将以为此事绝不可答应!若是辽人收了岁币和粮草之后不认账怎么办?”

“那样吾等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再退一步,辽军既然迟早要进攻吾等,此事为了争取时间耗费这么多的岁币与粮草,实在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西川军从秦王殿下带领之后,一路经历过多少苦战恶战,吾等并不怕北辽和南唐的进攻!”

“只要他们敢来,吾等便敢与他们誓死血战。”

这名将领的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不过,同时也引出了其他反对的声音。

“此计不妥。”

“岁币可送,军粮绝不可送,若是唐军与吾等进入持久战的话,届时辽军又来进攻潼关该怎么办?吾等若是坚持不到秋收之际,便会断了粮草,那时候又该与谁去购买呢?”

“前往陇西的地方常有辽国精骑,若是吾等派遣商贾出去买粮的话,恐怕这些人十有八九是回不来的。”

“到时候粮草一断,吾等西川军可真的是回天乏术!敌军只需围困,便也足以让吾等陷入死地。”

将领们各有各的想法,甚至互相指责对方的想法有些不妥,罗桓听到这些人的争吵也十分烦恼,不过最后还是开口做出了决定。

“孤决议,与辽人十万岁币,外加五万担粮草。”

“不过,这五万担粮草可不能一下送出去,辽人不是与吾等约定一月时日吗?既是如此,吾等每日派人送去粮草便可。”

“若是辽人再不答应此条件的话,便不用再谈下去,只待开战即可。”

罗桓派去的人跟辽国使者商谈了一番,经过了两个时辰的激烈嘴炮,才最终把这个条件给确定下来,如同罗桓所说的一般,此事就这般定了下来,甚至还草拟了一道盟约。

做完此事之后,西川军将辽国使者送出了潼关,而罗桓则下令从长安附近调集粮草,五万担粮食确实不少,只能从府库之中先调取出来,若是能顺利得到秋收的话,那么缺粮之事便能彻底解决。

至于十万两岁币,这对于罗桓倒不是最大的问题,行宫中并不缺少银两,而占据关中之后,这些商贾们也有不少来巴结他的,虽然十万两还是有些头疼,不过此时这东西相比于西川军而言,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距离辽国与唐国约定攻击关中的时间还有三日,西川军也在这段时间里不断派兵前往支援,尤其是大散关与武关一带,此时已经派遣了多达六万的西川军,其中还有临时招募的三万新卒。

当然,在潼关一带,西川军也依旧派遣了两万人来驻守,其中一万是西川军老卒,还有一万则是此前训练出来的新卒。罗桓可不会轻信辽人的话,不会相信他们拿了钱就一定办事,因此,看守好潼关对西川军也是极为重要的。

而罗桓自己,则带领本部最为精锐的两万人马,其中一万便是西川军的火枪兵,在盘踞关中几个月的时间里,西川军的火枪兵已经彻底恢复元气。

在罗桓看来,这三处关隘一旦任何一处有失,他便可以带领这两万精锐前去支援!必定能保证关中不出问题!

不过,西川军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是,距离约定的进攻时期还有两天之时,武关外面的羽林军便提前一步发起了进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