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章 又摊上事儿了

用语言打击了一番孟琪后,赵飞扬就下令把她关押起来,上一次为了分化她与罗桓把她给送走了,这一次不可能了!至少在攻打蜀国之前没有任何理由!

为了让这个养尊处优的公主感受一下自己的人情味,赵飞扬特意命令士卒们为她准备了“可口”的饭菜,饭是凉的,菜是剩下来的。吃了倒是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主要还是看孟琪能否吃得下。

果不其然。

被关押的孟琪面对这样的饭菜只是破口大骂,甚至还对士卒们出声呵斥,赵飞扬得知情况以后,倒没有让士卒回骂,而是让小顺子带人前去,送给了孟琪几个嘴巴子。

“我大唐的将士岂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凤仪公主能打得?皇上有旨,你若是再胡搅蛮缠的话,就把你赐给将士们玩乐!”

孟琪这下是真的怕了。

以赵飞扬的脾气秉性而言,孟琪不敢去赌,万一赵飞扬真的这样做,那她这个堂堂的蜀国公主可就尊严扫地!到时候别说回去跟罗桓无法团聚,恐怕连皇兄都容不下自己。

“我要写信给蜀国,让他们派人来赎我!”

孟琪让小顺子传话给赵飞扬,赵飞扬给出的回应很简单,“没门!”

而后就把孟琪关押起来,几乎不让她跟外界接触,赵飞扬也没心思去看她,只让重兵把守,关押在虎贲营的驻地,除非有大军来袭,否则少许刺客根本没有劫狱的可能。

这件事情过去后,赵飞扬就把精力放到了战舰的事情上面,舰队的船只已经打造完毕,试水也非常顺利,水军士卒更是成批地训练出来,战斗力完全有了保障,只差一场实战的对抗而已。

除了江船外,海船战舰的打造也颇为顺利,南唐耗费了那么多的银两,总算是让这些钱花得有些值当!只不过海船要一时间形成规模的话,相对来说可没那么简单!因而,赵飞扬还在想办法为海船招募士卒。

他考虑到南方沿海一带有不少渔民,这些人的水上功夫可算厉害,若是把其中的青壮招进海上舰队的话,舰队必然能够迅速成长起来。

到时候也就有了一定的远航能力!

南方的春天很快过去,赵飞扬又一次亲自主持了春闱之后,不知不觉等到了夏季。然而南唐的夏天才开始不久,一个极为糟糕的消息就从南方传来。

当地刺史几乎是八百里加急文书送到镇南关,而后镇南关将士不敢耽搁,骑上两匹快马昼夜不停赶到京师,硬是半晚上从城下被大竹筐给吊上去,而后把文书塞进了皇宫的专用通道,让侍卫一路送到了皇帝的寝宫前。

这种加急文书哪怕是在半夜,赵飞扬也必须起床查看,这个规矩是从南唐建国以来就有的。赵飞扬也知道,除非真的事出紧急,否则一般不会大半夜送来的。

穿好睡袍的他来到寝宫外面,接过侍卫手中的文书翻看起来。

外面的雨一直下个不停,足足有三四天的时间,一阵风呼啸而过,分明是夏季时分,却有一种令人颤抖的凉意。赵飞扬只看了两眼,就打发走侍卫,而后自己回到房间里查看。

不仔细看还好,一仔细看赵飞扬整个头皮发麻,他登基以来还未遇到过如此重大的事情,哪怕是此前的敌军来犯,他都觉得没有这件事情令人恐惧!

“淮南一带发生了水患?”

“水患殃及近十个州县?百姓死伤数万,目前数量仍在急剧增加,有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怎么会这样?”

这个消息简直就是爆炸性的。

对于赵飞扬来说,这个时代的救灾能力可不那么强,不论是物资还是交通运输的能力,一旦发生这么大的水患,朝廷很大程度上是无计可施的。唯有调集粮食去当地安抚受灾的百姓们,可此举风险也并不小。

一来官员们很有可能从中上下其手,真到百姓们面前还剩多少谁都不知道,二来饥民们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抢劫杀人,只为一口粮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真要是这样的话,一般情况下朝廷就不是去救灾而是发兵了!可是赵飞扬并不认为发兵是对的,百姓们受灾朝廷有义务就解决这个问题,否则的话,百姓们凭什么心甘情愿缴纳赋税给朝廷?

况且后世的华夏军人做出的行为几乎就是典范,凡是到了救灾的时候,就一定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军队!也正因为如此,百姓们才发自内心地拥护他们,困难也变得更加容易解决。

比起米利坚的那些大头兵们,飓风灾害发生以后,带着枪去当地救灾,结果最后不但没有救好百姓们,反而还导致不少人死于混战的。

这样的救灾倒是令人惊讶!

赵飞扬几乎一夜再未睡下,到清晨时分,就召集群臣们召开朝会,哪怕这一日并不是朝会举行的时间。文武百官们也在大雨中匆匆赶到皇宫,终于是再度汇聚到了朝堂上。

“诸位爱卿,这是昨夜镇南关将士送来的急报文书,淮南一带发生水患,诸位可有何见解?”

赵飞扬把文书传了下去,内阁首辅从太监手中接过,而后站在众人面前读了起来,说完之后,朝臣们也一下炸开了锅!

南方有如此大的灾情,着实令众人都捏了一把汗!雨季来临确实有洪涝的危害,南唐此前也都有所防范,每当夏季各地的百姓们都会自发关注这些问题,准备一些措施以应对这样的事情,没想到最后水患还是发生了,足以证明这一次水患比以往的更加严重。

“禀皇上,臣认为朝廷应立即下旨赈灾安抚百姓!灾民们有数十万之多,若是真发生什么危险的话,恐怕南唐的民变是无可避免的。”

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朕也是这样想的,只是,该派谁去赈灾呢?”

内阁首辅诸葛云很快站出来,拱手向赵飞扬说道,“老臣愿意去南方赈灾!”

“不行。诸葛先生还要在朝堂中枢处理政务,况且年龄大了,实在不易奔波劳碌!”

“诸位有何赈灾的方案?还望直言不讳!”

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思考起这个问题来,令赵飞扬颇为吃惊的是,老将军林渊倒是站了出来。

“禀皇上,老臣在蜀国曾有过救灾的经历,希望可以前往淮南一带赈灾!”

“哦?爱卿当初是如何赈灾的?说与朕来听听。”

赵飞扬有些诧异,没想到林渊还曾去赈灾过,在他看来林渊只是一名将领,赈灾这种事情似乎八竿子都打不着啊!倒是没想到还会有联系。

“老臣当时带领两万精兵前去,押送了数万担粮草,到达灾区后先把百姓们控制起来,抓住那些劫掠百姓的杀掉,等其余人安分之后再转移到安全地带,此举虽然引起过小规模的反抗,不过最终还是顺利平定了灾害!”

老将军林渊把赈灾的过程江西描述了一番,赵飞扬的眉头直接皱了起来,在他看来此举简直跟米利坚有得一拼,然而朝臣们却对林渊的举动十分赞同,不仅有多人站出来支持林渊,还同意带领精兵前去镇压那些不听话的灾民。

似乎在他们看来,有一部分灾民,为了维持帝国的稳定是完全可以被放弃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