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始终会来

“年少有为,后生可畏啊!”

说此话者,不是杨家的人,而是当朝宰相吕端,此时他早已按捺不住站了起来,等佘太君她们一一表示了感激之情后,他也不由得发出了声。

于是佘太君带头让开了一步,赵业便拱手行礼道:“青州城赵业,拜见宰相吕大人!”

吕端则又淡然笑道:“你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本事,可以一连救下杨家的三公子与四公子,不但是杨家之福,也是朝廷之福啊!”

“吕大人言重了,赵业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杨家将大名鼎鼎,我想换成是谁,都愿意这样做的!”

“可换成是谁,未必都有你这样的本事,这叫做,舍你其谁呀!”

赵业连忙又回道:“赵业谢吕大人谬赞!”

眼见赵业谦虚慎言,吕端是一脸的欣慰,随即他便又看着佘太君,淡然讲道:“既然杨家的恩人赵公子到了,那我这个闲人便不在这里碍事了,老太君,我这便告辞了!”

佘太君也不挽留,而是直接回道:“吕大人事务繁忙,今日能来此小坐,已给我杨家足够颜面,改日,我定让小儿再次登门谢礼!”

随即众人让开,便见吕端又与佘太君示意了一下,转身而去,而杨延安作为在场杨家人的男主,他也不经吩咐,主动去送客,跟了吕端而去。

他们一走,佘太君立刻又看着赵业讲道:“赵公子快请坐,坐下来,老身正要听一听,这辽国之行都发生了什么!”

跟着赵业还犹豫了一下,但在场的,都是佘太君下一辈的人,既然要与她平起平坐,又岂能在乎那么多,被佘太君一让,他便坐到了其另一侧。

二人一坐下,看着包括杨延琪在内的所有人都站着,正当赵业还浑身不自在之时,佘太君又徐徐讲道:“想来是我上辈子积了大德,原以为七子去六子回,可没想到,不久之后我便得知了五儿延德尚在,前不久,从你的口中又得知了四郎也还活着,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放任你们前往,没曾想,这才过去大半个月,人都安然无恙的回来了不说,连三郎也一起回来了,说起来,简直就跟做梦似的,让我现在都还没有清醒过来!”

赵业一听,不禁下意识地看了杨延琪一眼,听佘太君的意思,好像她上次冲动之余跑去辽国,更像是佘太君在有意安排,但转念一想,不管如何,结果总是好的,便立刻正色回道:“说实话,杨三爷还活着,我确实不知道,这还是为了救二娘,误打误撞才跑进了辽国上京的天字号水牢,撞见的!”

他话音未落,杨延安刚好走了回来,听到这里,不由得淡然跟道:“说实话,当时他从水里面突然钻出来,我还以为是水鬼呢!”

他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在场几人发笑,赵业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佘太君这时还笑道:“还是赵公子神通广大,可比那水鬼都厉害多了!”

看他们都笑了,赵业也心满意足了,突然,他又再次与杨延琪对视了一眼,看她始终是一副不爱笑的样子,情不自禁的,他也不笑了,此情此景,他只幻想着,总算与天波府的人打成一片了。

“实不相瞒,今日赵业前来天波府,除了还剑之外,还有一件事,需要求助老太君,还望老太君看在赵业有微薄功劳的情分上,能够成全!”赵业很快便回归正题道。

佘太君这才正色了几分,说道:“赵公子有何需求,只管讲来!”

当着众人之面,赵业毫不避讳,随即便说道:“在下会些粗浅的功夫,原本在汾州城内开办了武堂,可那当地的官府见我能耐,非要把我推荐到朝廷,我这人向来自由自在惯了,肯定不从,结果他们处处刁难,硬是把我们赶出了汾州城,于是我只能把武堂搬到了汾州城外,那曾想,他们还是不依不饶,直到前不久,趁我远赴辽国之际,不但派人抓了我三个徒弟,还把我苦心建造的堂院,拆成了平地,现如今,我已把其中一人救了出来,怕牵连他们的家人,所以恳请佘老太君出手,望能保护他们三家人的周全!”

“竟有这等事?”佘太君却立刻愤然道。

赵业又跟道:“赵业不求继续开办武堂,只求保他们安生,自此以后,我也会销声匿迹,尽量不给朝廷惹麻烦!”

佘太君顿了一顿,接着便吩咐道:“四郎,此事你亲自去汾州城跑一趟,把事情做好了之后,及时向赵公子回复!”

杨延辉上前一步,拱手便回道:“母亲放心,此事我一定亲自去办!”

赵业一听大喜,可紧接着他还是说道:“此事做成了便好,无需向我回复,佘老太君一言,自是一言九鼎!”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赵公子再有需求,只管开口讲来便是!”佘太君不禁又跟道。

赵业此来,除了此事别无他求,毫不犹豫便欣然回道:“能做的,绝对不敢麻烦,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求!”

赵业随即又一笑,他亲口答应栾廷他们的,总算有了着落,接下来,他可以放手去做其他事了。

正在这时,杨宗保突然跳了进来,他一出现,见堂内这么多人,差点儿吓他一跳,可紧跟着,他看到了赵业,一上来便一脸轻松地讲道:“这么多人,原来是我师父到了,怪不得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众人见到杨宗保跑了进来,便尽数看向了他,佘太君见他毫无礼数,不禁看着他说道:“什么叫这么大阵仗,你昨日不还说要当面叩谢我杨家的恩人,现在恩人到了,休得无礼,赵公子又何时成了你的师父!”

赵业也纳闷,如何短暂一别,杨宗保都以自己徒弟开始自居了。

哪知杨宗保随口便又讲道:“我说的大阵仗,不是你们,是外面,此时在东西大街,光禁卫军的人马都有几百人,看样子,这些人可不是来捧场的!”

他此言一出,让在场众人不免大惊失色,唯独赵业镇定自若,因为他知道,该来的始终会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