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辽东西市

在辽东城,韩成和众人骑马慢慢穿过东市之后,到达西市。西市是一个热闹的所在,行人如织,摩肩接踵,到了西市后,韩成等人也就开始下马步行。

辽东城不但是一个战争要塞,而且也是辽东第一贸易之城。所以几百年的发展,这里也早有了一整套的完整的商业规划。

辽东城的市场分为东西二市,东市是靠近内城,向来是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内城居住的贵族领主们的需要,渐渐的东市最后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奢侈品市场。

而西市恰恰相反,这里正对着的就是西城门,不远处就是直通南北,到达大海的大辽河。往来的各地商人,基本上都是居住在这附近。这里有契丹人、突厥人、奚人、中原人、鞑靼人、室韦人、新罗人、百济人、甚至是东瀛人、波斯人、大食人的胡商也有在此开设店铺。

这里可以说是整个辽东、辽西、海东,最大最繁盛的商品交易地。西市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是辽东城的主要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西市内有南北向和东西向均宽十步的平等街道各两条,四街纵横交叉成‘井‘字形,将整个市内划分成9个长方形区域。辽东城在韩成收复后,如今涌入了众多的商人之后,整个辽东城的市场更加繁盛,而西市也越发的热闹。用那些中原来的商人们的说法,辽东城简直就是一个小长安。

不但是室韦族的钮封看着那些各种各样的店面、五颜六色的商品,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就是百济和新罗这两个农耕国家的使者,也有些惊讶不已。其中有的人来过辽东城,但那时的辽东城只是做为辽东、辽西诸族的一个交易城,但是现在,辽东城有了中原众多商人的加入后,其热闹程度更是翻了数番。

只见一排排整齐的店面,早已经按不同的种类,组成了一个个的行,全都集中在一起。那宽阔的街道两旁,一个个店面前都堆积着如山的货物。杂货行、新货行、金银行、果子行、鞋帽行、药行,一眼看去,到处都是在那里逛街的妇女小孩。

这些大部份都是刚刚到从中原到达辽东的隋人家眷,虽然一到辽东房子都有分配。但是各种物品不可能从几千里远的中原带来,好在韩成也大方,来的就给二十贯安家费。辽东新占之城,各种物价并不贵,斗米不到三十文钱,比之中原山东河南这些重匪区,斗米百文,已经不知道便宜了多少。

留在辽东的将士基本上都攒了一笔不小的钱,安家费、粮饷、赏钱、各种杂七杂八的钱,韩成对众人可谓是十分大方。有了钱的这些家眷们,纷纷在城中各处采购。

相比于在中原的愁云惨雾,每个处于辽东的人都能感觉到,辽东特有的一种气质。一种崭新的气质,一种生机勃发、欣欣向上,充满着自信的气质。来到辽东,不是发配,也不是落难,而是一个崭新生活的开始。没有战乱、没有盗匪,甚至没有官府那些多如牛毛的各种名头的苛捐杂税。

华夏子民自古就有恋根的传统,要不是原先快活不下去了,这些家眷也不会愿意远离故土,来到传说中苦寒的辽东。到了辽东才发现,虽然辽东寒点,就是分到的田地也贫瘠一些,但是相比起来,辽东确实让众人满意。

一众使臣都感受到了城中所有人身上的这种乐观、自信、幸福的面貌。不少人都在心中暗暗惊讶,隋国居然能够这么快的就把高句丽的辽东变成了隋朝的辽东,看来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什么夺去的可能了。

特别是他们注意到,那些在辽东城中处于底层地位的原高句丽国人,现在居于城中的,大都是在做着苦力、脚夫这样的工作,但是每个人脸上却没有那种不满、不屈的感觉。

相反,这些本应当对隋人敌视的亡国者,却反而十分的高兴,这种高兴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路过一家装饰古朴的店面时,新罗国的使者要求进去观看一下。这是一家书店,准确的说是辽东军的官办店

。官办店,也就是韩成利用手中那些缴获的钱粮开设的店铺,这些店铺的收效归军中所有,而且每月都会拿出一部份分红,给予那些在战争中阵亡或者残疾的人。破军初立的那天他就说过,跟着他韩成,如果哪天先走一步,或者受伤了,他韩成和破军营会负担一辈子。

店铺装饰的古香古色,里面一个个书架上摆满了一架架充满着墨香的书籍。书籍,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神圣的。杨广登基后,在东都建观文殿,藏书总数达37万余卷,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廊屋,列以贮之。而且要求天下人献书,每献一本就给予赏赐。

书籍就代表着文化礼仪传承,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过去,也代表着未来。在这样的一个蛮荒之地,突然看到这么多的书籍,众人都惊讶不已。这个时代的印书十分麻烦,成本大,且印制艰难。一般人读书,往往是买不起书或者存不起书的,只有往那些寺庙或者官宦人家去借书抄书。

新罗使者是新罗的礼部令,书籍文化这些正是他的官职之内管的事情。他对于中原文化十分精通,只一眼看去,便发现了许多的诸子典籍,《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样的书都有。

使者一张脸都有些激动的胀红,对身边的德意公主道,“殿下,没有想到这里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经史。往年我们新罗国想要搜集一本都很难得,殿下能不能和韩元帅请求让我们买一部份回去?”

新罗国只有贵族才有机会读书,而这些经史之书,更是难得,一般都是抄传。如果能一次性的买上这么多现成的回去,那无疑对新罗很有帮助。

德意公主点了点头,“韩元帅,我新罗国向来仰慕中原文化,突然看到这里有这么多的书籍,不知可否让我新罗收购一些?”

韩成笑了笑,“哦,新罗国对中华文化也很仰慕?那好啊,你要多少那就买多少好了。我们这本来就是一个书店,有少买自然售。你要多少,直接和那老板说就行。”店中的一个小学徒忙从后面叫来了掌柜,掌柜的是一位断了一只手的辽东军退役士兵。只因识得些字,就被安排到了这个书店之中做掌柜。

“老板,我们想买这些经史典籍,不知可不可以?”使者急忙的道。“可以,当然可以,不知道你要多少本?”“我全要!”那掌柜的笑了笑,“你真的全要?我们店中书籍可不少,后面还有一仓库呢。”

“不管多少我都要了!”他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忙不迭的点头道。掌柜的用那只独臂,在算盘之上熟练的打了起来,没一会抬头道,“这位客人,我们店一共有诸多经典三百七十部,如果您全要,我们现在就可以给你一共是三十万七千本,每本一千本。您买的多,我们每本售价一百文,一共是三万七千贯钱。如果你需要我们送货的话,只要是在辽东城内,我们包送到,您是大顾客,又是头一次生意,我们这次就不收额外的运费了。你看,您是付现金呢,还是付银票?”

掌柜的说完半天都没看到回应,一抬头才发现那位美生一脸的大汗水。美生不是觉得三万七千贯钱太贵,而是从没有想到这么个小店居然会有三十多万本书。三十多万本书,这是什么概念?不光是他,所有的人都愣在那里,不敢相信。

韩成看着他们的样子得意的一笑,能有这么多书,是因为他让印书的工匠弄出了铅活字印刷术。有了铅活字,他又有足够的奴隶人手。只要模版出来了,就可以日夜不停的印刷。由于这个时代的造纸术也不先进,纸张即脆又贵,好的纸那真是贵的惊人。韩成利用他的那点知识,将几种新式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都弄了出来。

原本他是弄这些来印刷那些评书的,另外也是给他的全民汉化计划印刷课本。结果哪曾想这个时代印刷和造纸还这么落后。最后韩成干脆,印书吧,既然书这么贵,我们干脆印书卖好了。卖往中原、辽东各地。经史子集印了不少,不过印的最多的还是各种评书、传奇话本,顺便又印了些连环画本。

还真别说,就这么个造纸、编书、印刷、出售的整套产业,其中的利润居然暴利惊人。简直比他打仗抢劫还来的快,就这一书论语,成本只要十文钱,可是对隋人内部价五十文,平时大批量卖给那些商人们也是五十文。一本书净赚四十文钱,百分之四百的利润。

不过印书的时候,韩成就有几条特别规定,各书店只能出售那些市面上都能买的到的经史子集,还有各种传奇话本、评书、连环画、佛教、道教经书。其余的那些人们平时看不起的杂学,不管是什么杂书,却一律不准印刷出售、特别是兵法策略、生产制造内的书,还有如北齐的齐民要术这样的农业生产指导书、各种医学药方书,全都禁止印刷对外出售。特别是禁止对外族出售,各地边境都要检查来往商人,严防有人带往外族。

韩成清楚,将那些和尚经书、四书五经、小说一类的卖给外族没有关系。但是如果那种兵法策略、生产制造、医术药方、农业生产等一类的书给了外族的话,那真是民族罪人了。反倒是那些之乎者也、诗词歌赋一类的书多卖些给外族的那些贵族最好,让那些人也全都变成之乎者也的深慕中华礼仪最好了,如此等于从精神上同化他们。

“这位大人,您还要不要这些书了?”掌柜的又问了一声道。使者咬了咬牙,最后一横心道,“要,全要。”“好勒,一共是三万七千贯钱,你是付铜钱还是银票,如果付铜钱我们可以上门去取。”隋朝五铢一贯六斤四两,三万七千贯钱,那差不多是二十万斤。那就是一千多石,这么大的一笔钱,谁也不可能随身带在身上。

“那个银票是什么东西?”使者有些疑惑的道。掌柜的笑了一下,“你看对面那个大铺面,那上面有个钱字的,那就是新开的钱庄。这是整个辽东都开有分店的四海钱庄,而且听说以后还会开到中原、新罗、百济等地方去。你不管在四海钱庄的任何一个分店存入金银铜钱,四海钱庄就会和您开一张双方绝定好的银票。票值可以根据双方的约定定好不同的数额,到时就会再给您一个信物。”

“比如说您在新罗的四海钱庄存入一万贯钱,新罗的分号就给一张银票和一个信物。现在您在辽东城需要用钱,只要你拿着银票和信物到辽东城的四海钱庄去,就可以取出您存的钱了。如果是低于一百贯的小额银票,则不需要信物,那是见票即取。”

这下更是所有人都愣了,还有这样的方式?一般的商队最怕的就是这种大额度的金钱交易,买的货物多了,所需要付的钱都必须请镖局组成一个车队护送。而这四海钱庄的方法,简直就是让那些小点的商人们的福音啊。小的商人们行商,如果能直接在一地存入钱庄,再到了另一地方取出,省去了中间的这些运送,岂不是十分方便。

先是这么一个古怪的书店,一次性能拿出几十万本书。接着又出现这么一个古怪的钱庄,不由得让一众使者,对于辽东城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钱庄是在明朝中叶时才兴起,专门用于兑换铜钱金银的业务。而在此之前,有差不多的如唐朝时的柜坊。都是一种银行的雏形,但是他们却只是相当于银行的保险贵作用。不但不用付给客户利息,反而要收取一定比例的保管费。柜坊不但保管金银,而且绢、粟等都保管。柜坊只负责保管,可以凭信物支取。

唐时还有一种飞钱,飞钱是异地取款凭证,属于汇兑业务。而钱庄,却差不多相当于柜坊和飞钱的组合。书店掌柜所介绍的这个四海钱庄,其实也是韩成开的。韩成掌控辽东,是最大势力。而且他打下辽东之后,手中的金银铜钱,那真是堆积如山,一库又一库。

后来他发现,在这个时代,如果你买的东西少还好,如果买多一点,那绝对是件痛苦的事情。一贯钱就六斤四两,也不过是一千文钱。随便多买点东西,那也不会是个小数目。而一般人,你总不能走到哪都带上个三五斤的钱吧?

再一想起自己仓库中的那些钱,韩成干脆设立了一个钱庄,结合后世唐朝柜坊和飞钱两种功能。因为有足够的钱,所以他的这个业务开展起来十分快捷方便。有了这个钱庄之后,韩成印制了许多小额度的银票,从一贯钱到两贯,五贯、十贯、二十贯、五十贯、一百贯。差不多就和人民币面值一样,这些额度的是不用信物的,属于那种不记名见票即兑。

辽东军中的各项军饷、赏赐、抚恤,韩成就能直接的发给银票,然后再由他们自己去钱庄取。由四海钱庄发行的银票是不用保管费手续费的。但是如果是客房的那种记名存放的,就需要保管费用了。这种钱就需要一张记名银票和一个信物。

不但如此,四海钱庄还进行一些小额度的贷款,抵押奢侈贵重物品,各种金银铜钱的兑换业务。一个微型银行,也正是有了四海钱庄,辽东各城的商业发展才会更加的繁荣。而韩成也打算将四海钱庄发展到中原各地,这玩意看似不起眼,但是关健的时候却是有大用。

使者好半天才道,“这个四海钱庄真是了不起,居然能做到四海通兑。不过我没有这么多的铜钱,用黄金和珠宝可以吗?”“你可以到四海钱庄去兑换,他们也这种金银珠宝的兑换。”

众人又都陪着使者一起去了钱庄,见识了这个新鲜的玩意。钱庄十分宽敞,足有普通店铺的数个之在。外表看上去和一个普通的当铺倒是相同,前面一个高高的柜台,基本上到人的头部位置了。

上面仿照银行的窗口,有一排的钱栅栏,数位帐房先生端坐在那里,除了帐房外,还有数位鉴定师,专门进行珠宝等奢侈物品的抵押典当。使者让随从取来了几箱黄金,还有几箱珠宝,钱庄很快就有人给他搞定了这笔业务。前后不到半个时辰,使者的几箱黄金和珠宝,就算成了四万贯银票。

拿着那几张轻飘飘的银票,使者还有些不能置信。对着自己的手左看右看,这手里拿的可是四万贯钱啊,换成铜钱,那可是一千多石。一路上回书店,都还直呼神奇。回到书店,四海钱庄有个人陪同过来的,两相验照了一下,很快就算是交易付款完成。使者只需要指定一个地方,书店就会有专人将书送过去了。

今天韩成也是特意让他们还逛辽东城,让他们感受一下辽东的富足繁华,好让他们生出敬畏之心。让各国了解辽东的强悍实力,也能在以后辽东的局势中占据些主动的地位。对于韩成来说,他希望的不是全面树敌,而是挑一个打,其实的只好利用辽西各部族自己敌对互斗。再强的国家民族,四面树敌也是受不了的。

就如隋朝一样,如果隋朝打赢一次对外战争,就休养几十年,那么隋朝肯定能延续的更久。而不是如杨广一样,打完一个又马上继续打下一个,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大隋彻底崩溃。出了书店之后,一行人继续在西市繁华的街道上游走。各种各样精美的商品,让这些使者们都是十分喜欢。众人一路逛,一路购买了许多的物品。

这时,一家兵器坊吸引了室韦使者钮封。那是一家挂满了各种精品的兵器店,不过这家店一看就是那种专门做贵族生意的店。店中的武器清一色的都是地种一看就是不凡的装备,横刀、环刀、各式长剑、短剑、匕首。特别是其中的环刀,那都是镶金嵌玉,刀柄的环上,全是宝石。甚至就是刀鞘之上,也全是各种名贵的宝石和金丝缠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