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发奋学习谋仕进 时运未济空遗恨

其时,王莽登上大新皇帝宝座,已经有好些年了,但还十分忌惮前朝皇室贵族的影响力。

王莽并不愿意分享权力,并不愿意看到,前朝皇族刘氏宗室的子孙,荣登朝堂的情况出现。

王莽十分担心,刘氏宗室子孙掌握朝廷权利以后,会反攻倒算,进行复辟,篡夺王家的权利。

王莽最为忧虑的,就是前朝宗室的复辟,刘氏皇族的死灰复燃,对他的大新王朝造成的严重威胁。

为了防范于未然,王莽特别下旨,命令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等三公大臣,亲自进行审查,务必选拔根红叶正,忠于大新的苗子。

得到皇帝旨意,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等三公大臣,立即行动起来,吩咐下属,加紧审查。

不久,审查结果,就呈报到了三公府里。

“大司徒大人:

太学学子刘秀,研读《尚书》,略通大义,考核成绩优异,荣登甲科。

然而,这个学子刘秀,乃前朝远房宗室,是南阳郡舂陵侯家族子弟。

舂陵侯家族,是叛贼前安众侯刘崇一族的近亲,都出于长沙定王一系,是否录用,请大人定夺。”

大司徒士王吉,向大司徒王寻报告道。

“陛下嫉恶如仇,录用刘秀这样的前朝宗室子弟,恐怕会遭到陛下的疑忌。还是不用为好。

皇帝早就下旨,下令摒弃贬斥前朝宗室余孽。前朝宗室子弟,叛乱犯安众侯刘崇一族的亲属,怎么能够荣登庙堂,进入太学呢?

着即将刘秀逐出太学,永不录用,不要给予前朝余孽任何机会。”大司徒王寻下令大司徒士王吉道。

“谨遵大司徒大人的指示,属下立即去办!”大司徒士王吉答应道。

结果,刘秀不仅没有如愿地入仕,担任郎官,任职少府,反而被新王朝官吏,发现了前朝宗室子弟的身份,被勒令赶出了京城太学。

消息传开,太学生们群情激奋,纷纷上书朝廷以及官府,为刘秀鸣不平。

大臣们知道皇帝心病,不愿意趟这一趟浑水,落下同情前朝宗室的罪名,不敢过问。

刘秀得知,灰心丧气,沮丧不已。

其实当初,刘秀的志向并不宏大,不过是随波逐流,顺应时势世俗的要求而已。

他进入太学学习,不外乎是希望能够得到达官贵人的推荐,出仕做官,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而已。

刘秀虽然答应了大哥匡扶大义的要求,但更多的是逃避大哥的造反事业。

刘秀并不像他的大哥刘縯那样,一心一意,热心复兴汉室,也没有想像他的大哥那样,早就雄心勃勃,从小就立下了光复汉室的凌云壮志、树立了匡扶社稷的远大理想。

刘秀最初的理想十分朴素,甚至还比不上那个曾经为人佣耕的陈胜。

陈胜其人,虽然身处社会的最底层,替人佣耕为业,却立下了王者之志,甚至敢于怀疑蔑视一切权贵,声称道: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说得直白一点,刘秀当时的理想,非常世俗,非常现实。

刘秀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出仕做官,考取一个官员的金饭碗,当个一官半长,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在同窗亲友面前,炫耀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也就是所谓的讨邻家美女为妻,即完成“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心愿,过上事业家庭双丰收的美好生活罢了。

然而,就是这样朴素的心愿,刘秀也无法完成。

刘秀在太学辛辛苦苦学习的几年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彻底没有了出仕的希望。

最初进京求学之时,刘秀一心怀有的出仕做官、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美好希望,期望通过读书出仕,而出人头地的朴素理想,就这样彻底地破灭了。

如今,刘秀被赶出太学,不仅断绝了出仕做官之路,出仕的希望,最终也彻底断绝,而且连继续在太学学习的资格也被取消,只有灰溜溜回家一条路可走了,前途可谓是一片渺茫,遭受一场沉重的打击。

这种种令人愤愤不平的不公正待遇,怎么不令刘秀愤懑怨恨,悲愤不满呢?

这样失望绝望的求学经历,让刘秀的朴素想法,逐渐地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如今,世事不平,前途渺茫。是不是伯升大哥一心谋划的道路,才是我们兄弟,最恰当、最适合的道路呢?

可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认为大哥是在胡作非为,不务正业呢?

为什么大家都一致认为,伯升大哥的所作所为,是一种野心勃勃的造反行为,终将祸害家族呢?”

刘秀心里困惑不已,又回想起了当初将到京师求学之时,大哥刘縯对他的吩咐和叮咛。

刘秀、刘安主仆二人,驾着破旧的驴车,朝着南阳郡的方向,凄然忧伤地渐渐地远去。

看见刘秀主仆远去,想起刘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强华、严光、邓禹、朱祐、韩寒、张堪等太学同窗好友,都有些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不由自主地黯然神伤起来,心里充满了悲观凄凉的感觉。

“像我们这些平民学子,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社会关系,如今虽然能够在太学里继续学习,但我们的前途,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出仕做官、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想,也不过像海市蜃楼,空中楼阁那样,虚无缥缈啊!

恐怕到了最后,我们大家的出路,也许和刘秀兄弟,也并没有什么两样啊!”

强华、严光、邓禹、朱祐、韩寒、张堪等太学同窗好友都心明如镜,十分清楚,如今的朝廷任人唯亲,大家出仕做官,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何况,就是按照正常的进学规则,上万的太学生中,朝廷只录用甲乙丙三科,总共一百名,就是这样的难度,考中的,也都是凤毛麟角而已。

大家都非常明白,他们大多数人的希望,其实都是十分渺茫的。

想到这些,大家也更加清楚地理解和明白了刘秀的家境和心情。

而且,新王朝局势动荡,官吏百姓都惶惶不可终日,都在忧虑着未来的日子,不知自己的将来,会是怎样的结局。

如今,强华、严光、邓禹、朱祐、张堪、韩寒等,只有满含忧伤和同情,默默地看着刘秀、刘安主仆二人,神情怆然地,黯然地离去。

但几年同窗,朝夕相处,刘秀雍容大度的气派,虚怀若谷的胸襟,坚毅宽厚的人格,处变不惊的反应能力,都给强华、严光、邓禹、朱祐、张堪、韩寒他们几人,留下了极其深刻,难以磨灭的印象。

太学同窗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刘秀这个温文尔雅、心地善良、大度豁达、性格温柔的兄弟朋友,对他念叨思念不已。

刘秀、刘安主仆,赶着驴车,慢慢行进在日夜思念的南阳郡家乡的路上。

刘秀壮志未酬,不免有些心情愁闷。他萎靡不振,郁郁寡欢,一副伤感落魄的样子,一路上沉默不语,不大肯与刘安说话。

刘安知道三少爷的心境,默默跟在驴车后面,照顾看护着驴子。

每当想起,未能完成大哥寻找战友的托付,未能实现自己的仕宦的理想之时,刘秀的心中,就有一种羞见江东父老的感觉。

刘秀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新王朝君臣,对他这样的前朝宗室子弟、穷苦士子忽悠戏弄的情景。

强烈的不满与愤懑之情,就会溢于言表。刘秀有些痛恨自己不能够脱俗的浅薄:

“回想当初,我刘秀,为什么那样肤浅无知,那样幼稚天真,对出仕做官,那样热心,充满幻想呢?

如今,今非昔比,已经不是汉王朝了。我为什么依然执迷不悟,看不清大新王朝君臣掠夺百姓,任人唯亲的真面目呢?”

的的确确,不仅仅是刘秀,当初心中充满幻想和疑惑,看不清楚新王朝改制的本质。

大汉朝廷以及后来的新王朝的有识之士、贤明士大夫,也都充满希望和疑虑,并没有看清王莽这个当世大儒的真正面目。

当初,王莽高举兴利除弊、革新吏治的大旗,大力主持改制,果断制定和坚决实施的土地国有、释放奴婢的政策之时,曾经赢得了天下百姓的一片欢呼喝彩声。

然而,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那一年,王莽颁布改制法令起,仅仅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个寄予利国利民希望的土地国有、释放奴婢的政策,就在豪族大姓等既得利益者的竭力反对下,被新王朝宣布废止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天下百姓的灾难开始加剧,民不聊生的情况越发严重。

大新王朝的赋税,却由当初汉王朝的“什一而税”,达到了“实什税五也”,税率整整提高了四倍。

而奴婢的口钱,则增加了三十倍之巨,达到了每人每年三千六百文钱。

而寄以厚望的币制改革,更是成为了王莽的新王朝权贵,聚敛财富、疯狂敛财的工具,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新王朝实施的各种各样的专卖条例,更是成为权贵阶层抢劫百姓财富的赤裸裸的行为。

半夜鸡叫,朝令夕改的政策法令,使无数的小民百姓,突遭大新王朝的血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忽悠了小民百姓还不够,王莽又开始忽悠起了那些豪族大户来。

王莽下旨,剥夺刘氏皇族公侯的爵位和封地,不久,又降低了匈奴汉国单于等蛮族首领的等级,把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在授予匈奴单于新的印信,换回西汉朝廷颁发的旧印信之时,又庸人自扰地把“玺”改为“章”,降低了单于的待遇等级。

王莽庸人自扰的举措,致使刘氏皇族公侯宗室,匈奴汉国君臣,怒不可遏,最终导致他们举旗造反,导致新王朝朝廷崩盘的发生。

在用人上,王莽更是利令智昏、任人唯亲。

王莽任用的“四辅”太师安新公王舜,太傅就新公平晏,国师嘉新公刘歆,国将美新公哀章;

以及“三公”大司马承新公甄邯,大司徒章新公王寻,大司空隆新公王邑;

“四将”更始将军甄丰,立国将军孙建,卫将军王兴,前将军王盛等十一公,也不是什么贤良之辈。

这十一公,新王朝的智囊重臣,也几乎个个都是利欲熏心,财迷心窍之徒。

王莽寄以厚望的这十一位朝廷重臣,无一例外,都是以谄媚皇帝为上,以捞取高官厚禄的大臣。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如何为新王朝鞠躬尽瘁,竭尽忠诚,如何为国分忧,为民谋利。

普天之下的贤明士大夫,都十分清楚,当国将美新公哀章之类不学无术的无耻之辈,卫将军王兴,前将军王盛之类无知浅薄的地痞流氓、江湖混混,被新王朝委以重任之日,就是贤良被逐,世风堕落之时。

王莽貌似利民、惠民的改制措施,最终成为了屠杀平民百姓的杀手,造成了社会正常秩序的崩溃。

王莽庸人自扰、不切实际的复古改制,不仅损害了前朝刘氏宗室贵族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新王朝大多数官吏百姓的利益。

到了最后,王莽的改制,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王莽也最终众叛亲离,被彻底唾弃。

想起百姓的灾难和个人的不遇,刘秀的心里,怎么可能好受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