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孔太师正寝寿终 安汉公声望裕隆

几个月匆匆过去,时间很快又到了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四月初一。

这一天中午,天气有些炎热。王莽忙碌了一上午,睡意朦胧,正在大司马府里打盹。

右将军甄邯,急匆匆地闯进了大司马府里,一下子将刚刚熟睡的王莽惊醒了。王莽不禁有些恼怒生气。

但见闯进大司马府里的是右将军甄邯,王莽立即转怒为喜。

王莽不仅没有怪罪甄邯,反而十分客气地示意,让甄邯坐在他旁边的的几榻旁,喝茶歇息。

稍稍歇息了一会,右将军甄邯,就迫不及待地报告王莽说道:

“禀告太傅大人:

我们年高德劭的太师、博山侯孔光大人,今早因病去世了。

末将特地前来,向太傅大人告知这个不幸的消息。”

“什么?”听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王莽有些伤感,有些惊异,在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唉,孔光大人,前几天吾人去看望他时,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说走,就走了呢?”王莽伤感地叹息道。

“唉,人生无常,一个人的生死,谁能够预料呢?”

右将军甄邯的脸上,也有些伤感悲痛。

“末将前来,是想请教大司马大人,孔光大人的后事如何料理。请安汉公大人指示。”

甄邯恭敬地问王莽道。

“右将军大人,吾们最敬爱的太皇太后陛下,一直十分欣赏和敬重太师孔光大人。

麻烦你再跑一趟,去向太皇太后请示懿旨吧!”

安汉公王莽推辞道。

“太傅说得极是!末将立即前去!”

右将军甄邯说完,向王莽行了一个礼,就急急忙忙地离开司马府,向长乐宫走去。

听右将军甄邯报告太师孔光的死讯以后,太皇太后王政君十分悲伤,立即下旨道:

“孔太师德高望重,劳苦功高。

请右将军禀告皇帝和大司马大人,给予太师丰厚的赐赠,以酬报太师对大汉朝廷的贡献。”

右将军甄邯领旨而去。

文武大臣见太皇太后王政君如此重视太师孔光的死,都群起响应。

安汉公王莽也不敢怠慢,倾力帮助丧仪。

太师孔光的葬礼,安排得十分隆重风光,竭尽哀荣。

光是送葬的车辆,就达到了一万多部,有数万达官贵人参加了太师孔光的葬礼。

太师的职位空缺,王莽十分留意。

不久,王莽向小皇帝刘衎提议道:

“陛下:

太师一职,如今已经空缺了一些日子。

臣以为,不是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谦谦君子,实在不适宜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大司徒马宫,德高望重,忠心耿耿,臣请求任命大司徒马宫,担任太师一职,接替孔光先生留下的位置。请陛下斟酌。”

小皇帝刘衎心里十分清楚,大司徒马宫,是太傅最欣赏的亲密战友,立即批准了王莽的推荐,王莽更加放下心来。

“稳定大汉社稷,让大汉朝廷政务重归正轨,安汉公居功甚伟。”

大汉臣民,如今都这样一致认为。

他们对安汉公王莽的治理,交相赞誉。

身为太傅、大司马、安汉公的王莽,如今已经是众望所归。

王莽的声望,权力和人气,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没有谁能够动摇他的地位了。

大汉朝廷的官吏、平民,如今似乎没有一个人,不被安汉公王莽的高尚行为,赫赫功勋所折服,不为之深深感动,津津乐道的。

于是,请求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奖励安汉公功劳的请愿行动,再次涌现了出来。

一场声势浩大的请愿运动,再次开始。

而且,这一次比上一次的规模,更加宏大。

到了如今,据大汉朝廷有关部门官吏统计,前前后后,用各种方式,上书太皇太后和皇帝,请求封赏王莽的臣民人数,总计达到了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之巨。

臣民们对王莽心存敬意,感激涕零。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上书太皇太后和小皇帝,竭力赞扬安汉公的高尚节操,称颂安汉公的谦逊美德道:

“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

安汉公大人,多次拒绝太皇太后和皇帝给予的赏赐,坚决不肯接受增加的新野县封地,可说是亘古少见。

这样的高风亮节,这样的高尚举动,天下百姓无不仰慕敬佩之至。

可是,安汉公的赫赫功绩,高尚的品德,无私的善举,怎么能够埋没呢?

希望两位陛下,考虑臣民的心愿,给予安汉公大人应该拥有的恩赐。”

不仅是平民百姓,如此地崇敬安汉公,就是享受了王莽恩德的诸侯王、公卿和皇族子弟,对王莽也是竭力称颂,推崇备至,希望安汉公能够得到朝廷厚重赏赐。

那些有幸被太皇太后和皇帝单独召见的臣民,他们都向太皇太后和皇帝叩头请愿,请求两位陛下奖励安汉公道:

“陛下啊:

请陛下抓紧时间,赶快对我们伟大而高尚的安汉公,进行奖赏,让安汉公大人的美德传遍天下吧!

我们大汉百姓,都是托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安汉公大人的鸿福,才得以安享太平盛世的,我们怎么能够忘恩,让安汉公大人,遭受委屈呢?

陛下啊,只有对安汉公大人进行大力度的奖赏,才能够勉励为国尽职的忠臣烈士,笼聚天下人心。”

太皇太后王政君,见请愿的官吏百姓越来越多,认为臣民的请求十分合理,决定适时地奖励王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