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琅邪郡吕母复仇 仗义民群起响应

到了此时,百姓对新王朝是怨声载道,叛心日盛。

为了求得生存,苟延性命,无论贫富百姓,豪族士庶,大家都自发地武装起来,保护自己。

他们或者盘踞高山湖泽,当起强盗,或者建立自己家族的堡垒,建立家族队伍,保护自己仅有的一点财产不受官府、盗贼侵害,捍卫自己的利益和生命。

贫富百姓,豪族士庶,都依靠高山大泽,或者家族堡垒的险阻,与官府公开对抗,拒绝缴纳赋税佃租。

地方官吏,郡县武装,根本就无法制服他们。

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俸禄,地方官吏们只好装聋作哑,欺蒙哄骗,拼命地粉饰太平,蒙蔽上级。

以致到了后来,各郡县的盗贼越来越多,有遍地开花之势。

大路之上的旅人,也不敢独自行进,必须成群结队,结伴而行,商旅、粮食赋税的运输转运等,也受到严重影响。

那时,有临淮(安徽省盱眙县)人瓜田仪等,盘据在会稽郡(江苏省苏州市)的长州苑(江苏省吴县西南)一带,四处抢劫,造反自救。

琅邪郡(山东省诸城)的吕母等,也聚集党羽几千人,兴起义兵,报仇雪恨,反抗王莽基层朝廷的苛政与暴行。

吕母等,诛杀了暴虐的海曲(山东省日照)县宰以后,就乘船入海,占据海岛,当起了海盗。

当初,琅琊(山东诸城)郡海曲县,有一个寡妇叫做吕母。

吕母丈夫早逝,留下了一个独生儿子名叫吕育,母子俩相依为命。

吕育长大成人以后,在海曲(山东日照)县的官府里,当一名职务叫做县游击的小吏,负责掌管一方的巡察、缉捕之事。

吕母的这个儿子吕育,虽然官职不大,但为人忠厚耿直,很受百姓们的喜爱。

吕育工作认真,勤勉好学,对自己的母亲十分孝顺。母子相依为命,关系很好。

吕育在完成自己的公务以后,就喜欢回家去经营他父亲给他们母子遗留下来的那一份家业。

天凤元年(公元14年)的时候,有一天,因为吕育没按县宰王侃的命令,去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善良百姓。

县宰王侃勃然大怒,责骂吕育道:

“你这个恶贼,身为一县游击,负责掌管一方的巡察、缉捕之事,却徇情枉法,放纵恶劣的刁民,不缴纳佃租赋税,真是岂有此理!

你这不是公开与本县宰作对,收买人心吗?

来人啊,给我把吕育这个纵容盗贼刁民的叛逆,给我下狱处死,以儆效尤。

本县宰倒要看看,谁人敢于跟官府作对,抗交佃租赋税,违抗朝廷法令。”

县宰王侃认为吕育徇情枉法,纵容百姓,不给上司面子。

一怒之下,县宰王侃不问青红皂白,就找个通贼的借口,把吕育残杀了。

县游击吕育,在琅琊郡海曲县有很好的名声,百姓们都知道,吕育是一个尽职尽责,一心为民的好人。

县游击吕育蒙冤被县宰王侃无辜残杀,一经传开,群情激奋,一下子就激起了海曲县民众的公愤。

“孩儿无辜,却遭此冤屈,天人共愤!

自古以来,官官相卫。朝廷的所谓法律和法规,不过是维护有权有势的官吏的利益,糊弄与镇压百姓的工具而已。

县宰王侃这个恶贼,与他的上司、下属,关系密切,利害攸关。

要想通过官府,找官吏们去为儿子伸冤雪恨,官吏们最多不过是说几句无用的安慰话,来打发为娘离开。

孩儿你的冤仇,可能就永远也无法伸雪了啊!

孩儿啊,你死得实在冤枉!娘对天发誓,一定主持公道,为儿报仇雪恨。”

失去亲生儿子的吕母,更是悲愤万分。吕母决意暗中联络勇士,购买刀剑武器,代子报仇。

为此,吕母把丈夫留下的价值数百万钱的家产(家产数白金。王莽时,“黄金重一斤,直钱万”)拿出来,开酒店,救济贫穷的百姓,暗中准备。

有些穷苦青年来买酒,手头没钱,吕母便经常赊给他们。如果谁家有困难,吕母就慷慨大方地借衣服、借粮食给他们,救济他们。

对吕母这样无辜无助普通百姓来说,既然正当的司法途径,无法报得儿子的冤仇。唯一的一条路,就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为儿子报仇雪恨了。

吕母不惜家财,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为蒙冤而死的儿子报仇雪恨这条道路。

没有几年时间,吕母自己的家产几乎散尽,变得一贫如洗。

那些受过吕母恩惠的贫穷农民,看见吕母的痛苦遭遇,都非常同情。

这些正直、果敢的贫苦少年,秘密地组织了起来,讨论如何想尽千方百计,凑集起一些钱财和衣物、粮食等等,来偿还吕母。

在中秋佳节那一天,他们自发地聚集到了吕母的家里,商议如何补偿吕母。

面对青年豪杰的义举,吕母大为感动。吕母坚决不收这些这些贫苦少年凑集的财物,只是哭诉着,对大家讲道:

“孩子们啊:

请你们收回这些财物吧!我是一个孤老无依的妇人,要这些财物有什么用呢?孩子们啊,我多次救助你们,并非为了求利发财。

只因为县宰太不公道,无故枉杀我儿的性命。我年老体衰,无力报仇雪恨,只想寻找到一两个义士,为我的儿子报仇雪恨!

诸位壮士,你们中有哪位壮士,同情老妇的冤屈遭遇,有胆量帮助老妇,能助我一臂之力为儿子报仇雪恨吗?”

听说吕母一直念念不忘为儿子报仇雪恨,大家都十分感动。

那些早就被王莽的苛酷、残暴、不公的统治,激怒得怒火冲天的青年人,此时此刻激于义愤,悲壮于吕母的言行,是更加地热血沸腾了。

“大娘,吕育大哥仗义疏财,慷慨好义,是一个好人,我们都有目共睹,一直非常同情他被冤杀。

我们一向受着大娘的恩惠,如果没有大娘的救助,我们早就饿死了,怎么能够不报答大娘的恩情呢?

县宰王侃贪鄙,长期残害百姓,人神共愤,早已经恶贯满盈。

我们愿意跟随大娘,为吕育大哥报仇雪恨,除去县宰王侃这个恶贼,替天行道。”

青年义士义愤填膺地答应吕母,承诺一定要跟贪官污吏拼个你死我活,为吕母的儿子吕育报仇雪恨。

吕母听到大家愿意为儿子报仇雪恨,报答自己的恩惠,非常兴奋。

“多谢诸位英雄豪杰!我们细细商议,不要打蛇不成,反被蛇咬!”

吕母立即召集大家,商议具体的复仇措施。

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和组织以后,吕母很快就拉起了一支队伍。

勇士们自号“猛虎”,遂相邀聚集了数十百人,一同与吕母进入大海之中,在海岛上招合亡命之徒,部众遂至数千人。

前后经过三年的精心准备,吕母终于在天凤四年(公元17年),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称“将军”,宣布兴起义军,为儿子吕育报仇雪恨了。

吕母利用大家对官府的义愤,率领组织起来的武装部队,毅然对海曲县衙发动了猛烈攻击。

吕母点兵遣将,她亲率勇士三千,浩浩荡荡地杀奔到了海曲县城。

保卫海曲县城的地方部队实力不强。

经过一场激战,义军一举攻破了海曲城,活捉了县宰王侃和掾吏等一些官吏。

吕母下令,释放了掾吏等普通官吏。那一些掾吏官吏,都跪在地上,向吕母连连叩头求情,希望吕母能够饶县宰王侃一命。

吕母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掾吏官吏的意见,并斥责他们道:

“诸位:

你们没有罪,我只是报复县宰,为我的儿子报仇雪恨,伸冤罢了。借债还钱,杀人偿命,乃天下至论,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我儿没有执行县宰的命令,惩罚不交赋税的穷苦百姓,不过是犯下一个小错,依照法令,不该被县宰处死。

可是,我儿却因为触怒县宰王侃,而被县宰这个恶贼,无辜地冤杀,天理何在呢?法律何在呢?老妇人不过是替天行道罢了,他是罪有应得!

你们都是精通法律的人,深明事理的人,何苦要是非不分,只因王侃平日里的淡淡一点同僚关系,替王侃这个恶贼求情、惹火烧身呢?换了是你们的亲人无辜被杀,你们该如何去想呢?”

掾吏等官吏无言以对。

吕母下令,立即将县宰王侃押上刑场,当众问斩。然后吕母拿着县宰王侃的首级,到儿子吕育的坟前祭奠,以慰藉儿子的亡灵。

从此,吕母声名大振。

10

消息传到琅琊郡后,郡太守王珩,极为恐惧,大怒道:

“大胆妇人,真是乱臣贼子!竟敢报复私愤,聚众闹事,为非作歹,擅自杀害县宰!

来人啊,给我派兵,剿灭这帮盗贼,不留一个活口!”

郡太守王珩,立即命令郡县官军,全力攻打海曲县,镇压吕母义军。

在郡县官军大兵压境之际,吕母沉着地指挥义军撤退。

义军一部分乘船顺崮河南撤,一部分沿着崮河两岸,步行撤离。

为了躲避官吏的征剿,吕母义军纷纷乘船入海,退居海岛,当起了海盗,躲避官府的追捕。

11

吕母很清楚,杀害县宰王侃以后,官府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为了自救图存,吕母就指挥义军,在崮河的两岸和大海之上,开展游击活动,继续神出鬼没地打击郡县官兵,保卫自己队伍的安全。

琅琊郡的贫苦百姓闻讯,纷纷群起响应吕母,他们组织起来,抗捐抗税,对抗官府的压榨。

吕母趁机四处招兵,扩大自己的实力。

由于当时连年发生水、旱、蝗灾害,再加上捐税佃租沉重,大量农民破产,只得四处逃荒。

这一些流亡的农民、灾民、流民,为了活命,也纷纷前去投靠吕母的义军。

琅琊郡吕母义军声势浩大,其他临近各郡也受到波及,震惊全国。

王莽得知,恐慌不已,担心其他郡县百姓效仿,下令郡县官军,加速剿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