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迎玄汉各地响应 破长安王莽殒命

眼见西屏大将军申屠建、玄汉丞相司直李松率领的汉军主力部队,直抵武关,“辅汉右将军”于匡,“辅汉左将军”邓晔等将领,立即大开武关关门,迎接玄汉王朝的先锋部队到达。

丞相司直李松,率领自己的直属部队三千人,跟“辅汉右将军”于匡,“辅汉左将军”邓晔的部队,在湖县顺利会师。

汉军的兵力更加强大。

丞相司直李松,亲自指挥两部军马联军,攻击驻守在京师仓的郭钦、陈翬和成重等三位虎将军。

但三位虎将军率领的官军,占据险要顽强防守,汉军联军,一时之间,无法立即攻克。

汉军主将丞相司直李松,立即决定,改变战略部署,分兵攻打官军。

于是,“辅汉左将军”邓晔,任命郡府秘书王宪,为部下的校尉指挥官,再分一路军队,交给王宪,让校尉王宪,率领着自己的数百将士,向北进发。

不想,校尉指挥官王宪进军十分顺利,所向无不披靡。

校尉指挥官王宪统领的汉军,迅速渡过渭水,直抵京师常安北区的左冯翊地区。

丞相司直李松,也派自己的助手韩臣,担任偏将军,率领一路汉军出击,分路攻击官军。

偏将军韩臣,率领自己的汉军部队,迅速向西推进,推进到了新丰县一带。

新王朝波水将军窦融,正在新丰县一带驻守。

官军士气低落,汉军勇不可当,波水将军窦融大败,无法抵御汉军,只好率领败兵,向西京长安撤退。

偏将军韩臣,勇追穷寇,率军追赶逃跑的波水将军窦融的败兵。

波水将军窦融,依然无法抵御。

偏将军韩臣统领的汉军,乘胜前进,奋勇追击,前锋直抵西京长门宫,与京师长安近在咫尺。

校尉指挥官王宪,统领的汉军先头部队,进展也十分顺利。

校尉指挥官王宪统领的汉军,向北推进到频阳以后,沿途所经过的郡县,无不望风归降。

所经过郡县的地方官吏,都背弃新莽,出来归顺玄汉,隆重迎接汉军。

长安三辅各地的地方士绅、世家大族的头面人物,栎阳县人申砀、下邽县人王大、斄县人严春、茂陵县人董喜、蓝田县人王孟、槐里县人汝臣、盩厔县人王扶、阳陵县人严本、杜陵县人屠门少等,也率领家族军队起兵,纷纷自称将军,响应玄汉军队。

各路义军,诛杀新莽的地方官吏,率领自己人数不一的家族部队,追随校尉王宪统领的汉军队伍,向西京长安挺进。

有了各地豪族大姓军队的拥护,校尉王宪统领的汉军队伍,人马越来越多。

校尉王宪,野心膨胀,俨然以汉军统领,大将军自居,号令部众。

郭钦、陈翬和成重等三位新莽虎将军,顽固地坚守京师仓,汉军久攻不下,进展不顺。

丞相司直李松和“辅汉左将军”邓晔,久困京师仓附近,没有进展,心里大为焦虑。

于是,两人聚在一起,研讨军情,策划新的进攻方略。

“辅汉左将军”邓晔,率先发言,建议丞相司直李松道:

“丞相司直大人:

末将认为,如今大局已定,京师仓不宜强攻,以免损兵折将,损害汉军威名。

京师仓不过是京城长安的一个小小的仓储之地,我们汉军,却多次进军,都没有能够攻下来,可见官军的战斗力还在。

京师仓都如此难攻,更何况固若金汤、人马众多的西京长安城呢!

末将认为,我们的兵力严重不足,如果贸然强攻西京长安,一定会遭受挫折。

我们还是暂时驻军城下,首先扫清西京长安外围,等待陛下亲自统领的主力大军来到,我们再大举进攻,京城长安最好。”

丞相司直李松认为有理,赞同“辅汉左将军”邓晔的建议道:

“辅汉左将军晓畅军事,言之有理。

的的确确,如今我们的兵力不足,还不是强攻西京的最佳时机。

我们还是带领军队,到达华阴县一带,首先制造攻城器械,做好攻打长安城的准备,等待陛下的统领的主力大军,到达西京城下,再强攻西京为宜。”

丞相司直李松与“辅汉左将军”邓晔两人计议已定,决定暂缓进攻西京长安。

郭钦、陈翬和成重等三位新莽虎将军,虽然英勇,但双拳难敌四手,加之士气低落,兵微将寡,给养不济,最终抵挡不住汉军的猛烈进攻。

不久,丞相司直李松,“辅汉左将军”邓晔统率的汉军前锋部队,终于顺利地攻破了新莽官军顽强坚守的京师仓,率军抵达了华阴。

到了此时,攻打长安的汉军各路大军,兵临长安城下,实际上已经四面合围。

只等玄汉首领,发布围攻西京常安城的号令了。

此时,天水郡西州上将军隗嚣统领的军队,也已经开到长安三辅附近,准备趁火打劫。

听到这个消息,围城的汉军将士,更加迫不及待,急不可耐了。

各路汉军将领,生怕别人抢功,都跃跃欲试,贪图建立攻克西京常安的大功,都争先恐后,想要率先带领自己的将士进城,建立首功,争夺抢劫西京长安财物的巨大利益。

丞相司直李松见士气高涨,准备下令围攻京师。

闻听汉军各部兵马,西州上将军隗嚣的部队,已经兵临长安城下,即将进攻京师常安的消息,王莽越发惊恐不安,派军加紧防备。

然而,王莽虽然惊恐不安,兵微将寡,但依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不愿意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于是再作垂死挣扎。

王莽派遣使者,分路赦免长安城里各个监狱的囚犯,下令发给囚犯们武器,将囚犯们统统武装起来,充实官军的队伍。

王莽特别下旨,命令自己的岳父更始将军史谌,亲自带领亲信将领,统管这支囚徒军队。

王莽下旨,杀了几头猪,与囚犯将士们举行盟誓,命令囚犯士卒喝猪的血,要囚犯士卒们对天盟誓,发誓一生一世,忠于大新皇帝。

王莽派遣的使节王辉和更始将军史谌,跟释放的囚犯士卒们一道对天立誓说道:

“诸君:

天帝神灵明鉴,如有不为新王朝效力,不为新皇帝效死的人,社鬼将会永永远远记住他,你们将会因背弃盟约,而永世不得超生!”

盟誓劳军完毕,更始将军史谌,就按照王莽的命令,率领着囚徒军队,立即出发,准备前去反攻围城的汉军。

到了此时,囚徒士卒们都知道新王朝已经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谁愿意遵守强逼的盟约,死心塌地为王莽卖命,为新王朝殉葬呢?

更始将军史谌率领的这支囚徒队伍,刚刚才渡过渭桥,囚犯士卒们,还没有看见汉军将士的影子,就一哄而散,四散逃跑了。

更始将军史谌和部下将领,都无力阻止,只好空手回来,给自己的皇帝女婿王莽交差。

此时,攻城的各部汉军士兵,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汉军士卒,对新莽充满仇恨,在城外大肆挖掘王莽的妻子、儿女、父亲、祖父等亲人的坟墓,寻找陪葬的金银财宝,焚烧他们的棺材以及皇家九庙、明堂(皇家大会堂)和辟雍(太学)等新莽皇家设施,以泄愤。

熊熊大火,从四面八方各个方向燃起,火光已经照耀到了常安城里。

西京常安城里的官吏百姓,看见城外的熊熊大火,心里更加恐惧,知道新莽大势已去。

于是,各家各户,想方设法自保,以躲避兵灾祸害,保存自己的家族老小。

眼见汉军人多势众,攻城甚急,大司马王邑十分担心,忧虑汉军攻破城池,那就一切完结。

于是,王邑提醒王莽说道:

“陛下:

长安四城城门的守兵,大都是东部地区郡县,派来西京戍守的士卒,不可以信任。

如今,东部地区郡县,已经落入贼手,恐怕守城将士,会与东方的盗贼勾结,打开城门,那就大势已去。

请陛下迅速处置。”

王莽醒悟,认为大司马王邑的建议有理道:

“爱卿言之有理,朕差点被贻误了。

大司马大人,速传朕的旨意,改调越人骑兵,担任城门守卫,守卫各个城门。

每座城门,设置卫兵六百人,各由一个忠心耿耿的校尉亲自率领。”

然而此时,王莽众叛亲离,什么样的防范措施,都已经徒劳无益了。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九月一日,西京常安的宣平城门,率先被汉军部队攻破。

攻城的汉军将士,迅速从宣平城门,进入西京长安。

新莽西京长安,正式宣告失守。

宣平城门,就是民间百姓所说的都门。

新王朝大司徒(宰相)张邯,那时正带领部将,巡视宣平城门守卫情况。

大司马王邑、与大臣王林、王巡和鹊恽等人,则分别带兵在北阙之下,抗击汉军将士的进攻。

那时,更始帝已经下旨,凡是捉到或者杀死王莽的将士,将被皇帝晋封为侯爵。

汉军将士,首先遇见了大司徒(宰相)张邯。

汉军将士那肯客气,立即将大司徒张邯及其随行将士杀了。

汉军士兵贪图更始帝的厚重封赏,个个奋勇当先,攻打皇城。

英勇作战的将士,达到了七百多人。

九月一日这一天傍晚,天已经黑了,两军还在苦苦作战。

汉军将士勇不可挡,抓紧时间,攻打新莽官军。

到了这时,新王朝的官吏和贵族都又饥又渴,疲惫不堪,终于无法支持,只好带着部下将士,四散逃跑,各自逃命。

宫城的情况,更加危急。

大司马王邑,见局势不利,无兵可用,无法抵御,只好趁着黑夜,率领自己的亲军,向后撤退,退保宫城。

到了此时,西京长安的新莽各级官吏,纷纷弃职逃亡,长安城里,一片混乱。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九月二日,京师常安的秩序更加混乱。

为了求存,长安城里的普通市民,也举起了造反大旗,结垒自保。

常安青年市民朱弟和张鱼等人,恐怕城破以后,家族房宅,遭受各路军队的抢劫。

于是朱弟和张鱼等青年豪杰,自发组织家族子弟、街坊邻居,自我武装,保卫自己的家门。

四周的市民百姓,也纷纷响应,也加入了投靠汉军,结垒自保的行列,开始与汉军将士配合,一道攻打王莽君臣坚守的宫城。

朱弟和张鱼等青年豪杰,生在长安,十分熟悉长安各处的地形。

于是,朱弟和张鱼等青年豪杰领头,率领左邻右舍的胆大市民,手拿简陋的武器,成群结队,奔跑喧哗,四面出击,率先直扑皇城的未央宫。

未央宫的大门紧闭,内里的宦臣侍卫等顽强抵御,义军一时无法攻进未央宫。

朱弟和张鱼等青年豪杰,与义军将士谋划以后,决定采取火攻,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攻打。

朱弟和张鱼等青年豪杰,率领勇士们,将木柴、油料、硫磺、芒硝等易燃物,堆放在未央宫宫的便门尚方工场门前,用火点燃。

尚方工场门,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被很快烧毁。

勇士们终于砍开了敬法殿的小门,攻入了皇宫里面。

见义军攻进宫城,王莽和大司马王邑君臣,更加恐慌,调集侍卫的大臣将士,拼死反击。

义军将士,一面继续向皇宫猛攻,一边大声呼喊,动摇敌人的军心道:

“篡贼王莽,还做什么缩头乌龟呢?你赶快起来,向汉军投降吧!

你这个恶贯满盈的篡贼!如今,你已经被我们义军重重包围,大势已去!

你怎麼还敢逆天行事,负隅顽抗,不出来投降,乖乖送死呢?”

义军将士的呼喊声,声振寰宇,传到了未央宫王路堂的白虎殿里面。

王莽听见,胆战心惊,雄心尽失。

尚方工场门那一面的大火,迅速向四周蔓延,很快就燃烧到了后宫的官署,烧到了黄皇室主居住的宫室。

黄皇公主王嬿,是王莽最喜爱的小女儿,就是汉平帝刘衎(刘箕子)的妻子王皇后。

眼看宫门外天崩地裂,惊天动地,黄皇公主自知新王朝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黄皇公主悲愤交加,愧悔不已,眼泪涟涟,对身边侍候的侍女们叹息道:

“孩子们啊,你们各自逃生去吧!

如今到了这步田地,臣妾现在还有什么脸面,再去见大汉皇帝的家人呢?”

黄皇室主一代烈女,纵身投入火窟,自杀而死。

侍臣婢女,见主子自杀,皆悲伤恐惧不已,纷纷四处逃避,寻找藏身之所,各自仓皇逃命。

10

到了此时,汉军将士的攻势越发强烈。

王莽的侍卫武士大多已经不知去向了。

王莽心胆俱裂,栖栖遑遑,仓皇失措地逃到未央宫的宣室前殿避火。

而火舌跟踪而至,总是尾随着他。

见火光冲天,在宫室里四处燃烧,宫人妇女,都惊慌失措,四处寻找藏身之所。

大家惊慌失措,都哭天喊地地哀号着,无助地询问王莽道:

“陛下啊:

叛贼攻进攻城,扫杀抢掠,大难已经降临,我们应当怎么逃生啊!”

王莽一听,愧悔无地,无法言语,只顾自己抢先逃跑,寻找藏身之处。

王莽穿着全套的天青色的御衣,佩带着御玺印绶,拿着一把锋利的匕首,护卫着自己。

那一把匕首,在新王朝可算赫赫有名。

王莽曾经当众声称,这一把匕首,来历不凡,是两千年前,虞帝(姚重华)亲自用过的武器。

大臣虽然都知道这是王莽欺骗自己、愚弄别人的话语,但无人敢于指出来。

宫廷的占星官天文郎崔临,见四周不是熊熊大火,就是汉军将士,已经无路可逃,只得回来,陪伴着王莽。

占星官天文郎崔临,在王莽的前面按著栻,随时拨动着指针,选择着时日和方位。

王莽则转动着自己的座席,绕着桌案,兜着圈子,随着斗柄所指的方向,按照天文郎崔临测试的最吉祥的方位,坐了下来。

其时,王莽早已经身心疲惫,虚弱不堪,于是萎靡不振地坐在了地上。

到了此时,王莽已经有好些时间,没有吃饭,又饥又饿,精神困乏到了极点,昏昏欲睡。

王莽愤怒忧郁,义愤填胸,早就已经绝望不堪,有些神志不清了。

王莽用茫然无措的目光,看着占星官天文郎崔临,喃喃自语道:

“老天爷照顾朕,上帝眷顾朕!

天帝神灵,把治理国家的圣德和使命,已经赋予了朕。

朕的新室,受神灵庇护,江山永固。

那些反叛的汉军,即使嚣张一时,又能够把朕怎么样呢?”

到了最后,王莽身心疲惫,昏然而睡。

11

天色大亮了,难熬的一天终于过去,更加难过的一天,又到来了。

这一天,已经是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的九月三日清晨了。

被义军围困在皇宫里的新莽大臣侍卫们,走投无路,无路可逃。

新莽大臣侍卫们,担心攻城的义军将士,经过一晚上的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以后,又将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击。

于是,新莽大臣侍卫们,想趁着早上攻城的义军将士,还在呼呼熟睡的良机,逃离宫城。

大臣侍卫们,搀扶着犹有余威的王莽,从前殿向南,走下宫中大道,向西走出白虎门。

和新公王揖等大臣侍卫,率领亲信将士,已经安排车子和马匹,在白虎门门外,焦急地等待着王莽了。

但王莽君臣的意图,很快就被围城的汉军将士识破了。

汉军将士,哪里能够让王莽君臣逃跑,丢弃加官进爵,升官封侯的机会呢?

见王莽君臣准备逃出宫城,汉军将士立即发动了猛烈攻击。

王莽君臣见无路可走,只得狼狈退回。

王莽登上御车,前往渐台,见根本无法逃出宫阙,只得命令部下忠诚的臣子,依靠前面的池水,作为防御。

王莽抱著符命和威斗,收好玉玺,公卿大夫、侍中、黄门郎等随从官吏一千余官员,依然忠诚着王莽,紧紧地追随在皇帝身边,没有逃离。

大司马王邑,则率领着宫里尚存的军队将士,在宫门各处,与攻进皇宫的汉军将士,展开血战。

大司马王邑,整日整夜都在身先士卒,指挥战斗,早已经筋疲力尽,渐渐地不能支持。

大司马王邑身边的将士死伤惨重,也快灭绝了。

见再也不能抵御汉军将士的攻击,大司马王邑,只得飞马逃入宫中。

经过辗转周折,大司马王邑,最后终于来到了渐台附近,王莽的身边。

前往渐台之时,大司马王邑,正好看见他的儿子,侍中王睦,脱下自己的官帽和衣服,正在紧锣密鼓地化妆换衣,想要趁乱逃走。

大司马王邑非常愤怒,拔出利剑,喝住了自己的儿子侍中王睦,让王睦返回皇帝身边侍候保卫。

侍中王睦不敢拒绝,只得跟随父亲同行。

大司马王邑、王睦父子俩,带着残余的侍从武士,在渐台共同保护着王莽。

不久,汉军大队将士就进入宫殿之中。

汉军首领朱弟和张鱼,对着惊慌失措,四散逃跑的宫女宦臣大喊道:

“兀那宫女宦臣,统统给我们停下。

反贼王莽在哪里?赶快说出来,饶你们一命。”

有个躲在房里的宫女稍稍胆大,急忙战战兢兢地走出来,大着胆子,对汉军将士说道:

“诸位豪杰,饶了奴才婢女们的小命!

陛下和大司马大人,都在渐台躲避。”

得知王莽踪迹,汉军将士立功心切,朱弟和张鱼等将领,率领大批士兵,放下宫女宦臣不追,向渐台跑去。

汉军人马越聚越多,将渐台包围了几百层。

渐台上的新军大臣将士,见渐台受到汉军将士围攻,无路可逃,也用弓箭,向包围渐台的汉军将士,进行对射。

包围渐台的汉军将士,见新军将士反攻猛烈,只得略微后退,等待新军大臣将士的箭矢耗尽。

12

渐台之上,新军大臣将士的箭矢,终于耗尽了,再也没有利箭向下发射。

汉军将士放心,于是趁势,猛攻渐台。

汉军将士与新军将士,在渐台上展开了短兵相接,激烈对垒。

最终,大司马王邑、王睦父子、以及鹊惮、王巡等大臣都力战而死。

王莽胆怯,躲进了内室里躲避。

申时过后,大批汉军将士,终于完全占领了渐台,渐台新军将士,几乎死亡殆尽,再也无法抵御。

新王朝的大臣王揖、赵博、苗欣、唐尊、王盛等三公重臣和中常侍王参等人,都战死在渐台之上,成为了王莽的替死鬼。

商人杜吴,英勇无畏,勇敢善战,趁保护王莽的武士不备,杜吴奋勇冲上前去,杀死了王莽,并取下了王莽身上携带的玉玺以及系印的绶带等珍贵物品。

然而,商人杜吴,却并不认识王莽,根本不知道,自己杀死的,正是罪魁祸首、窃国大盗王莽。

玄汉军队校尉东海郡人公宾就,原来本是新王朝的大行主治礼郎。

在新王朝举行朝会时,见过王莽的真容,知道王莽的长相。

那时,校尉公宾就,看见商人杜吴,正在向将士们炫耀自己缴获的大印和绶带等战利品,心神一动,就急急忙忙上前,追问杜吴道:

“请问勇士,这条绶带的主人,在哪里呢?”

杜吴不以为意地回答校尉公宾就说道:

“禀告校尉大人:

那个衣冠楚楚,一脸肃穆、装饰华丽的倒霉家伙,被某人杀死在宫殿西北角的屋子里。”

校尉公宾就,闻听商人杜吴此言,默然大喜道:

“真是老天保佑,命该大发!

想不到我公宾就这样一个小小校尉,竟然有封侯进爵的好运。”

校尉公宾就,立即兴高采烈,急不可待地冲进宫殿西北角的屋子里,用剑割下了王莽的首级。

这时,商人杜吴以及那些汉军将士才知道,商人杜吴无意中杀死的人,竟然是祸国殃民的首恶王莽。

汉军将士恍然大悟,立即争先恐后地上前,用宝剑去分割王莽的尸体,以便领赏。

前前后后,争着去砍杀、分割王莽尸体的将士,居然有好几十人。

结果,王莽的尸体,被汉军将士砍成四分五裂,四肢、关节、肌肉、骨骼等,都被汉军将士分裂、切割成了许多块。

13

校尉公宾就,提着王莽的人头,高高兴兴地前去,呈现给了自己的主将校尉王宪领赏。

校尉王宪得到王莽的首级,大喜过望,开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起来,对属下校尉公宾就说道:

“校尉大人:

我们率领部下,诛杀了王莽这个篡贼,建立了诛灭新室的不朽功绩,如此赫赫功绩,怎么不会封侯呢?”

校尉公宾就,赞同道:

“主将大人言之有理。我们的功劳,惊天动地,一定会得到陛下的封赏。

属下以为,大人的校尉一职,还不足以威慑长安军民。

主将大人应该自称为汉大将军,管辖和统领长安城中的义军部队数十万人才是。”

校尉王宪,深以为然,赞扬校尉公宾就道:

“校尉大人果然是在前朝任职,见过世面的人。

我不自号为大将军,怎么能够统领这么多部属呢?”

校尉王宪头脑简单,遂不顾玄汉王朝的规矩和其他大臣将领的嫉妒,开始自称为玄汉王朝大将军,号令长安军民。

听到校尉王宪,自封为玄汉王朝大将军,发布命令之后,城里的义军几十万人,畏惧汉室的威严,皆立即降服,归属了校尉王宪指挥。

校尉王宪得意忘形,自以为功劳第一,遂以自封的玄汉王朝大将军自居。

王宪小人得志,一时间忘乎所以。

他乐不可支地住在长乐宫里,把王莽的妃嫔,都作为自己的妻妾,日夜淫乐。

王宪还擅自使用皇帝使用的车马、衣服和器物,严重违背了汉朝廷的规矩。

王宪没有想到,自己建立的赫赫功勋和不识时务、违背礼制礼法的举动,会遭来妒忌,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14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九月六日,玄汉宰相司直(副宰相)李松,“辅汉左将军”邓晔,“辅汉右将军”于匡等汉将,率领汉军的前锋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西京长安城,接收胜利果实。

玄汉大将军赵萌(南阳郡棘阳县人),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不久也率领玄汉的后续主力军队,接踵而至,驻扎西京长安,与宰相司直(副宰相)李松统领的汉军,在西京长安顺利会师。

玄汉宰相司直(副宰相)李松,在西京长安举行盛大宴会,宴请玄汉大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等汉军高级将领,祝贺功绩。

宰相司直(副宰相)李松等,对属下校尉王宪部下,拥有十几万大军,一直十分忌惮,对王宪抢得杀死王莽的头功,心里极端不满、嫉妒。

宴会之上,宰相司直李松,对玄汉大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抱怨道:

“诸位大将军:

不知道诸位将军想过没有,我们带领大军,披荆斩棘,冲锋陷阵,对战新莽主力,到头来,功劳封爵,恐怕还不如一个校尉。

校尉王宪,是‘辅汉左将军’邓大人,与本司直的下属偏将,没有经历殊死的作战,如今却夺得头功,有可能封侯拜相。

如此喧宾夺主的话,将把我等上司的功绩,放到哪里去呢?

将置我等于何地呢?”

玄汉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深有同感。

玄汉将军赵萌,对玄汉宰相司直(副宰相)李松说道:

“宰相司直大人言之有理。

校尉王宪虽然立下赫赫了功绩,却违背军令,违法乱纪,秽乱宫廷,杀害校尉公宾就、商人杜吴,将他们的功劳据为己有,不过是功过相抵罢了。

我们应该向陛下反映真实的情况,剥夺王宪获得的一切殊荣,掌控他的军队。”

“赵大将军言之有理!没有我们冲锋陷阵,与新莽主力作战在前,怎么可能有王宪攻占宫城的功劳呢?”

于是,玄汉宰相司直(副宰相)李松,联合玄汉大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一道上书给更始帝,指责校尉王宪说道:

“陛下:

成为臣子,应该尽忠职守,遵纪守法。

校尉王宪不守法度,僭越了自己的地位,嫉妒他人功劳,私自杀害功臣。

王宪缴获了新室的御玺,而没有按时上交,还私藏了很多宫女,擅自使用天子的仪仗,秽乱宫廷。

种种行为,实属违法乱纪,大逆不道的恶行。

请陛下下旨,立即逮捕王宪,将王宪诛杀示众,以申明军纪法纪,彰显汉室的公正严明。”

见自己亲信的大臣将领宰相司直李松、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等大臣弹劾王宪,更始帝信以为真,不问是非曲直,青红皂白,立即批准了宰相司直李松等人的弹劾。

可怜校尉王宪,立下攻进长安,诛杀王莽的首功,不仅没有能够封侯进爵,仅仅得意忘形了几天时间,就被玄汉王朝君臣屠灭。

自此,王莽挖空心思篡夺而来的大好江山,苦心经营的新王朝,宣告彻底覆灭,灰飞烟灭。

新的主人,开始莅临西京长安。

而莅临西京的新主人,初进长安的种种不顺民心的表现,以及伤害功臣王宪和官吏百姓的举动,让长安官吏百姓,产生了警觉,担心新的灾难,再次在西京降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