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荣誉与考验

(8)荣誉与考验

昆明城,云南讲武堂校长办公室内灯光明亮。国军少将戎装的校长李培生手拿文件,坐在办公桌前面的红平绒单人沙发上,与对面长沙发上的陆光启教员及三十八九岁中等个头,身穿国军中校军服的印缅战区中国远征军参谋部联絡参谋丁刚中校共同议事。

李培生校长:“眼下,华南、西南,以至全中国的各个抗日战场的军事态势都不容乐观,这大家都清楚。各战区都有申请交军事委员会向军校要人,扩充部队,我也想尽快、尽多地训练、毕业出各科干才来输往前线,但急是急不来的。”

丁刚中校:“李校长,本期学员的课程尚未结束,这我们知道。但目前印缅战场前线情况更加吃紧,急需受过训练的各科学员,作为见习军官补充进去。特别是工兵部队。本期工兵科班的学员还未毕业,就参加了一场战斗,而且还打赢了。不简单,说明军校的教育卓有成效,是过得硬的。这正是我们急需的干才。滇西战区这个时候正值雨季,经常大雨涝沱,桥梁道路经常被冲毁。急需立刻抢修,工兵工程人员要马上补充上去才行。”

李校长:“蒋委员长说过‘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中国印缅远征军正在扩军组建,这我知道。我现在手头上只有这些尚未毕业的学员,已经成了北方人说的香饽饽,成了昆明街上抹了芝麻酱、花生酱的烧饵块,香喷喷的。各战区都争着要,叫我怎么办?怎么分配?”

丁刚中校听了,从公文包中拿出两份文件递来:“李校长请过目,这是重庆军委会的批文。这是印缅远征军中国战区司令部的批文。”

李培生校长接过来戴上老花眼镜阅看:“怎么真是急不可待了等都等不得了人还没下到部队就封官任职了”

丁刚中校:“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现在能出大力、苦干、实干的农村青年倒是有。就是太缺乏科班出身,受过理论训练的带兵干才。战区司令部把这份委任决定权临下放给我,要我相机行事,就是只要是有用的人才就可以立即封官任职留下来。李校长,你手头上的这期工兵科班学员我们全要了。特别是矿工出身的、有技术、有工作经历、又上过军校,还参加过这次作仗的那些个旧锡矿来的学员,我一定要,全要、我要给他们封官任职,让他们挑起担子来。”

李校长:“丁中校你真会挖人才呀,这个李超杰我不能给你,我想留在军校当教员。我这里也是师资不足、教员不够呀。”

丁刚中校:“李校长,这回你可能真的要忍痛割爱了,李超杰现在还是军校学员,不是你们军校的教职员工,您不能强留他。我己经找他谈过,他强烈自愿参加中国印缅远征军奔赴印缅战场前线。这是他写的上前线申请状。”递上去。

陆光启教官听他所言后,用眼晴示意他,丁刚中校又将另一张纸递上去。

李校长接过那张纸看了看,他啧啧舌头说:“我说陆光启、陆教员,你跟着乱些哪样乱?你也要去印缅远征军?不行,你不能离开军校。你现在还是军校的人,我管得了你。我同样要给你挑重担。要你多培养出些学员来。你的任务很重,我绝不会放你走的。我如放你走,就是对抗日战场的不负责,对军校的不负责、也是对我自己的不负责。”

上午时份,初上的太阳光从窗子照进讲武堂礼堂。礼堂正面的墙顶上挂着“中央军校昆明五分校第四十三期学员毕业典礼”,下面并列着“暨河边镇战斗参战学员表彰大会”字样的横幅。墙上的红平绒布幔上,孙中山画像的两翼斜挂国民党的旗帜,下面贴着“精诚团结、精忠报国”上的大字标语,两面贴有写着:‘前线需要训练有素的抗战精武勇士,战场需要意志坚强的卫国铁血男儿’的抗日标语。军乐队奏着云南讲武堂校歌的曲子。讲台下面,全体军校学员军服整齐、精神焕发地端坐在椅子上。李培生校长肩膀上的将星闪烁、他一脸威严、目光炯炯,刮得干干净净的脸上充满自豪。走上讲台,对着桌上的麦克风用坚毅的语言说:

“今天,第四十三期步兵科班、炮兵科班、工兵科班、通讯科班的全体学员们就都提前毕业了。你们都还没完成学业,都还需要学习提高,但等不及了。战场需要你们,前线需要你们。从今天开始你们不再是学生,而是国军的军官,是抗日战场上的骨干力量,是杀日本鬼子的勇士。大家要牢记‘精诚团结、精忠报国’的校训。牢记日本侵略中国给我囯造成的无限破坏,给我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牢记住你们真真实实看到的日本飞机轰炸昆明交三桥、德胜桥等地的惨状,被炸死、炸伤人的痛苦,给昆明城造成的破坏,记住昆明市的金碧路、马市口等被烧成黑炭的街道和房屋……杀敌立功、光复失土……”。李校长的声音在礼堂上空回荡。礼堂里挺胸直腰、神态庄重的学员们,以坚定不移、义不容辞、勇挑重担的心态听着李校长讲话。

丁刚中校迈着军人标准的步子走上讲台,在麦克风处立正举手敬礼发出口令:

“全体军人起立。”大礼堂内响起一片身体离开椅子的声响。整齐地站起一片黑压压的军人。然后他拿出一份名单宣读:

“现在发布印缅战场中国战区远征军司令部的命令:”他目光炯炯扫视了全场鸦雀无声的军人站在前排的李超杰、伍福来、史正才、王二昆、刘本忠和工兵科班其他学员也神彩奕奕、庄严肃穆地直视着讲台上的丁刚中校。

“首先宣布,追授在河边镇战斗中英勇牺牲,并立下显著功劳的优秀学员杨小朋同志——上尉军衔,并颁发四等宝鼎勋章一枚及亲属特别抚慰奖赏金。授以在河边镇战斗中立有功劳的抗日模范义士杨永山,四等宝鼎勋章一枚及獎赏金。并转呈请地方政府给予表彰、任用。宣布对工兵科班全体参战学员的任职命令:全体参战工兵科班学员均由少尉晋升为中尉、均任命为工兵中尉见习副排长。对这次参战有立功表现的优秀学员,给予提前晋升晋级任命。任命李超杰学员为工兵上尉连长。任命伍福来学员为工兵中尉排长。任命学员王二昆为工兵中尉排长。任命学员史正才为工兵中尉排长。任命学员刘本忠为工兵中尉排长。”在宣布过程中,和几位教官来回穿梭其间,逐位敬礼将金黄色的委任状呈送到学员手中。

军乐队热烈起劲地演奏着铿锵有力的军曲。学员们个个挺身笔立、神采奕奕。李超杰、伍福来、史正才、王二昆、刘本忠和其他学员神情兴奋而又庄重地接过金黄色的委任状,向呈送的教官互致敬礼。丁刚中校特意走来,分别拍拍站在前排的李超杰、伍福来、王二昆、史正才、刘本忠的肩膀说:

“祝贺你们,军校勇敢的小伙子,到部队上了前线好好干,狠狠打击日本鬼子立下功劳。以后晋升的机会有的是。”全体学员们齐声回应:“是。”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镜头:转向礼堂中的孙中山画像、两翼斜挂国民党的旗帜、正面的墙顶上挂着的各条抗日标语。“精诚团结、精忠报国”“前线需要训练有素的精武勇士,战场需要意志坚强的铁血男儿’的抗日标语”

壮严的军乐骤起,五位工兵科班的干部走向讲台,全体工兵学员们也鱼贯而行走上讲台,陆光启教官一声口令“敬礼。”向坐在讲台上的几位讲武堂主要长官举手敬礼。魁武的李校长和其他主管长官也起立向他们回礼。学员们又转身向讲台下云南讲武堂全体学员们敬礼。讲武堂的全体学员们都报以长时间的鼓掌。掌声和军乐声缭绕在大厅的顶棚下,传到外面的小树和操场,传到明朗的昆明夜空中。

镜头:军校操场,墙边停放着一排美制的十轮大卡车。

礼堂门口,丁刚中校和李超杰疾步走出傍门口,朝楼梯走去,他俩走进挂着“政务处”牌子的办公室,丁刚中校站在桌前从抽屜里拿出一份文件正色说:

“李超杰上尉听口令,立正。”身佩国军上尉军衔的李超杰立即立正站定,他们互相敬礼后丁刚中校严肃地说:“命令李超杰上尉,明天早上立即带领本连全体官兵及所需相关设备器材,乘汽车火速赶往云良县,”他手指窗外操场上的卡车。继续补充:“任务是担任扩建飞机跑道和建设所需房屋设施等工作。那里原建有一条跑道但质量不高、要翻新。另外再修建两条新的跑道。以形成让飞虎队飞机能够多机同时起飞的条件。并且担任跑道修建时期、工地的防特、除匪保卫任务。”

李超杰:“是。”

丁刚中校:“李上尉,你现在就去吧,有什么事抓紧处理一下,明天出发。”

李超杰敬礼:“是。”转身走去。”

挂着“教务部”牌子的办公室里,小茶几上放有几样用荷叶作碗碟的卤菜,陆教官和李超杰对坐在茶几两边沙发上把盏对饮。李超杰喝了口酒,欣赏银辉闪闪的酒具:

“哦、锡酒壶、锡酒杯。陆教官你从哪弄来的?”

陆教官拿起把锃亮的锡酒壶给他斟满:“是以前朋友送我的,差不多快十年了。一套酒具、有四个高脚杯、四个小杯,一把锡酒壶、还有一个锡托盘。说是个旧有名的小炉匠李卫星亲手做的,工艺不错,我很喜欢。平时都舍不得用,今天拿出来招待老朋友。”

李超杰:“感谢陆教官这样看得起我,抬举我。”

“以你在河边镇的战斗的表现,我就很看中你。表现非常不错,你是个人才,前程远大哦。”

“感谢陆教官高看我。我还是您的学生呢,您就给我这么大的面子。谢谢啦、陆教官。”

“不、我们是战友、同事、同僚,以后就是老朋友。“俩人喝了一口“怎么样?这酒?”

“很香、够香的了。很不错。”

“是哪样酒?你猜猜?喝出味来没有?”

李超杰思量:“一时记不清了,这酒、这香味,我以前喝过。晤、想起来了,应该是个旧贾沙出产的贾酒。而且是特级贾酒。”

“哈哈哈,你猜对了,就是个旧贾沙出产的特级贾酒。”

李超杰用筷子吃了一口卤菜:“唔、这鸡,应该是个旧卡房正宗的斗姆阁卤鸡,味道正宗、正统,好吃、好吃。”

“又猜对了。我知道你是个旧人,好吃这种口味,跑遍昆明城才在黑林铺买齐了。怎么样?味道不错?是不是正宗的?”

李超杰:“是、当然是正宗的。香、味道好吃。”两人又喝下一口酒。

陆教官:“正宗的就好,正统的就好。香、好吃。其实做人、做事都一样,正宗,正统的才好。”

“陆教官,我听你说的话,好象不是只叫我来喝酒、吃斗姆阁卤鸡这么简单吧。好象还有别的事情”

“唔、聪明。李连长,你听我说,你现在已经是正式任命的连长了。年纪青青就仕程远大,以后前途无量啊。”

“哪里,是陆教官教得好,抬举我、栽培我的结果。”

陆教官:“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觉得,跟你相处这么段时间,觉得你很不错。真舍不得你走。”

“说实话,陆教官,我也是真的舍不得离开你呀。你不但教学教得好,在河边镇作战中也指挥得当,作战勇敢,让人佩服。”

“正因为如此,我们之间才有许多共同话题。李连长,我跟你说实话。你想想、这酒、这鸡,都要正宗、正统的才香、才好吃。做人也一个道理,要正宗的、正统的、才吃得开、吃得香。你说对不对?”

李超杰不解其意:“是、也是,陆教官、你现在想要给我说的是,要我参加国民党。”

“现在不是。你听我说,你是昆明‘云南讲武堂’毕业的,‘云南讲武堂’是云南人的叫法。其实是中央军校昆明第五分校。”

李超杰点点头:“是。”

陆教官:“这是黄埔系列的军校。蒋委员长是校长。学员都是蒋委员长的学生。你们应该算得上正宗、正统的黄埔嫡系人员了。在军界、政界都叫做是身穿‘黄马挂’的红人。前途无量啊。但是还有一条路,更能让你成为嫡系中的嫡系。”

李超杰:“是哪条路?我还真的没听说过。”

“就是加入国防部的‘军事统计局’,简称‘军统’。”

“为什么加入‘军统’就能成为嫡系中的嫡系呢?”

“因为‘军统’里的人是‘精英’中的‘精英’。”

李超杰:“我有些搞不懂,蒋委员长说过‘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抗战受土之责’。都是抗战的军人,还分什么嫡系中的嫡系,精英’中的‘精英’呢?难道只有‘嫡系’、‘精英’才抗战?普通人就不抗战?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都坚持抗战不动摇。”

陆教官:“年青人,你真的太年轻。一点也不懂得政治。”

“是、我是年轻,也不太懂政治。”

“经过前段时间的共事,我觉得你还不错。脑子筋灵活,勇敢、很有政治前途,所以才给你指这条的道路。我并不什么人都介绍的,要看够不够格。”

“陆教官,您的好意我真的心领了。你说的事,我想能不能等我再成年些,懂得些政治后再考虑。”

陆教官:“说你年轻,你真是年轻。什么也不懂。现在你就按我指给你的这条路走出去,包你以后更加飞黄腾达,有什么不好?”

“陆教官,说实话,我对政冶不太感兴趣。我现在一心想的就是打败日本狗强盗,然后就回个旧去,继承父业干锡矿、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说你年轻、你还真的是太年轻。谁给你说的实业可以救国的?”

“当然是家父说的,是家父的教诲。家父从来不太多过问政治,我也不想过多过问政治。”

“幼稚、没有政治家的智慧,实业家是无法有所作为,难成大气候的。你不过问政治、小心政治以后要来过问你。”

“陆教官,我现在的脑子中还没有从政的念头,只想干矿。做个矿业工程师。”

陆教官:“年青人,你真是这么想的?”

“是呢,我来当兵就是想早点打跑日本鬼子,然后回个旧去做个实干家。让政治家们做政治家该做的事吧。我就想做个实业家。中国的实业并不多、如果把中国的实业都做大做强了,那就好了,国家就强了,民族就好了,个人自然也就好了。”

“超杰老弟,你在河边镇战斗的表现,我就看出你很有前程,你不愿听我说的话,实在太可惜你这棵苗子了。”

“陆教官,我很佩服您。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今天我们不说这事。来、喝酒。我们以后还会再见面的。到那时候,我也许成熟了许多,您再给我讲这些也不迟,来干一杯。”举起酒杯,陆教官无奈地摇摇头也举起酒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