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富家弟子进军校放假回个旧招募弟兄

第一章富家弟子进军校,放假回个旧招募弟兄

(1)回家

歌曲:(小城风采)

半边山色半边水半城高楼满城晖

玉栏垂柳飘游船金湖美景赛西湖

行人如在画中走路人如在诗中游

盛夏避暑似承德冬暖夏凉宜人居

小城干净环境好全国卫生城市佳

过桥米线美名扬贾沙贾酒醉百年

烧豆腐、凉卷粉小锅米线味好吃

锡工艺品造形巧九九精锡誉全球

工矿小城风光好个旧华丽谱新章

(飞机鸟瞰)(解说词):

云贵高原的天空阳光明媚、白云飘渺,崇山峻岭、江河遍流。波澜起伏的峰岭林草满坡,枝繁叶茂、山花烂漫。在云雾飘渺的大山中座落着一座繁荣兴旺的冶金矿山小城——锡都个旧市。老阴山、老阳山之间一池金湖水就象块硕大的锡镜镶嵌在胸前,阳光下水碧浪清、银光闪亮,湖边小径绕堤、玉拦护岸。隔湖相望人流穿梭,堤岸柳烟中的市民,嫣然如画中行、怡然在诗中游。小城商铺相连、栉茨鳞比、沿街而列。街路整洁,绿树成阴、车水马龙。金湖周边更是高楼林立、波印楼影,一派现代城市的风范。(彩亮画面)

画面中突现多幅旧时代的黑白旧照片——(灰蒙蒙房屋瓦脊的个旧小城——矿山低矮的矿洞——简陋的推车、矿灯、工具——几个戴园毡帽的沙丁站立在坑口——坑道口:揹着矿砂手脚并用、伏身刚出坑口的沙丁等).(旧照片个旧市挡案馆中有)

(画外音)“在祖国云南省南部的哀牢山间,坐落着的一座蘊藏着丰富有色金屬矿脉的边疆小城——个旧城。这是一座在中国在汉代文献中就有所記載的历史悠久古城。这里的有色金属矿产、特别是锡金属矿产存储量巨大,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产出的金属锡品质是世界上最好,每年锡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大部。这里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金矿山基地。也历来是外部列强们垂涎欲滴的地方。”

镜头:太阳渐渐爬出山顶,芒射云端,晨光辉照小城,阵阵鸡鸣狗吠之声隐隐传来,在座落于老阴山、老阳之间的陈旧木质房屋楼宇、山坡树林间飘荡。

镜头:山脚下一排高高的石阶,一座高高的房子、石墙基、石墙角,黄黄的高墙上有四扇窗子,窗子上各安有铁拦,门楼横匾上镶入墙体“贵兴隆”几个楷书大字。横匾下面的大门大开着。门外的高高的石阶走上来一个穿灰黑色学生装的青年人手中提个黑皮包他走进门楼里,门房的一个中年守门人忙出来招呼:

“哎呀、二少爷你回来了,咋个不打个电话给老爷、夫人,好派我们去接你?”伸手去接他手中的包。青年人递包给他:

“不用,这么点路。我能走回来。杜叔、你好吗?我爹妈、哥嫂、弟妹们都还好吗?

杜叔:“都好、都好。老爷家的人都好。我真要感谢你爸爸—李老爷,现在个旧厂情不好,有多少人找不着事做、没得生路。李老爷不嫌我,让我在这里做事,有饭吃、还有工钱。我真是感恩不尽他李老爷。二少爷你请,我先进去通报一声、你慢慢来。”脚步紧紧小跑进甬道朝里奔去。正好碰到李老爷的夫人和秀华走过来。

杜叔忙点头鞠躬:“夫人好、我正有事要向你禀吿呢。”

夫人:“什么事?”

杜叔:“二少爷、二少爷李超杰回来了

夫人:“我那个二儿子李超杰回来了?在哪里?”杜叔朝门口指指与夫人和秀华一起奔过去。

小天井边的走道上,欢天喜地的夫人和秀华、杜叔一起奔来、迎接神釆奕奕但满脸汗渍的李超杰走过来。

李超杰忙叫:“妈妈。”

夫人:“李超杰、二儿子,你回来了。你咋个走这么些路过来满头都是汗、一定累了?走、到小客厅里坐下再讲。”

小客厅里,夫人和李超杰坐在椅子上,秀华站在夫人身边不时望着他不作声。

夫人拉着他:“这次回来是咋个了?放假还不到时候?我瞧瞧、哎哟、瘦了?黑了?”

李超杰:“没得个哪样,学校组织学生去东山实习采矿冶炼,大家都一样,瘦了、黑了。”

夫人:“怎么,在大太阳下面露天实习”

李超杰点点头:“是,矿业学校的实习场地前不久被日本飞机炸毁了,一时找不到实习场地,只能到东山矿区将就点。”

夫人:“这也是没办法的。既然是实习干活计晒黑的、干瘦的,倒没啥、不怕得。只要不是生病就行了。小伙子瘦点、黑点还好看呢。实习完了?放假了”

李超杰点点头:“妈妈、我爸爸我哥、我嫂呢?还有三弟、小妹呢?”

夫人:“你爸爸你哥他们去矿山了,晚上很晚才会回来。你嫂带三弟、小妹出去买东西还没回来。二儿子你饿了吧、妈做饭给你吃。”

李超杰:“妈妈我不想吃饭,只是有点累想睡觉。”

夫人:“憨娃娃、妈做饭给你吃,吃饱饭再去睡,放假了、你就在家休息几天、好好睡几天就是了。”秀华站在夫人身边不时望。

(2)武习

第二天早晨。中式建筑小院陈设豪华折射出其家境的殷实富足。天井中摆着各种盆花。兵器架上刀剑枪戟成排。父子三人在练拳脚。中年壮汉中高个头身强体建,他叫李锡贵,是“贵兴隆”号的大老板。集矿山采掘、选矿、熔锡炉坊、买卖销售一条龙经营。

大儿子李世杰、二十一岁,二儿子李超杰、十八岁,眉清目秀,还带着些童稚模样。三个人共同打了一路拳后,又各展拳路。

李锡贵停下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功夫要常练常精。”

大儿李世杰:“爸爸放心,我的功夫是用来防身护体的,不会随便跟人打架。”

二儿李超杰:“功夫除了自卫防身,还用来保国安邦。”

走廊过来位年青女子,是李世杰的妻子罗敏,她招呼道:

“过桥米线做好了,快去趁热吃。”

李锡贵:“好、一起回去吃。”

李超杰:“我肚子不饿,你们先去吃,我再练一会。”

李世杰:“你多长时间才放假回家来,我们咋个能先吃?我再陪你练一会好了。”

罗敏:“凉了不好吃了。”

李锡贵:“哎,凉就凉了,习武之人还怕什么凉、热的?就再练一会好了。”

罗敏:“二弟,放假回家也不睡懒觉,早早爬起来练功。”

李锡贵:“再不练就丢生了。”

李超杰:“不会,学校也教拳。”

李锡贵:“你们矿业学校也教拳?哪样拳?”‘

“国难当头,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军训。学校教的是擒拿术。”

“擒拿术太简单,哪抵咱家的功夫。”

“家里的功夫,我也常练,不会丢生。我家是大名鼎鼎的戚家拳,不能丢生,。”

李锡贵:“对,我们祖上在明代就是戚继光手下一员战将。在沿海一带荡灭倭寇时

与戚元帅一道,针对日本倭刀法,创建了戚家刀法十二式和戚家拳三十二式,后又驻守蓟门一带边塞防地。戚家拳经我家几代人的磨励,更加钢柔相济、克敌制胜。来、二儿子,你练一遍给我看看。”

“行,爸爸你瞧着。”

李锡贵:“我给你念口诀,第一式‘览扎衣’”。

李超杰后撩衣襟,双膀大鹏展翅作开式。注:(参见戚家拳三十二式与武当长拳)

李锡贵念:“第二式,‘金鸡独立’”,李超杰两足左立右离,举手过顶化掌为刀。

李锡贵:“第三式:‘探马式’”,李超杰前吞后吐,五指为爪如鹰扑小鸡。

“第四式,‘拗单鞭’”,李超杰弹腿急跃步,掌拳齐出龙蛇裹缠。

“第五式,‘七星拳’”,李超杰跃身形左冲右撞,非拿即摔。

“第六式,‘倒骑龙’”,李超杰以退为进,扭腰出杀手锏。

“第七式,‘悬脚虚’”,李超杰飞云腿上下齐用力,脚踢拳摧。

“第八式,‘丘刘势’”,李超杰擎天柱力注崩拳,轰雷灌顶。

“第九式,‘下插式’”,李超杰行马步攻中盘,掏心剜腹。

“第十式,‘埋伏式’”,李超杰矮脚功平地穿盘鬼神莫测。

李锡贵注视他从容不迫将戚家拳演练出来,似高山瀑布飞泄而下,如云行流水一气呵成,毫无差错。他突然改口说:“十四式‘擒拿式’”。

李超杰不防动作稍犹豫,立马打出“大挪移豹突虎跃气势磅礡”套路。

李锡贵又改口:“十六式‘鬼蹴脚’”。李超杰闻声拳脚疏缓片刻,路数立即跟上,使出“平地刮尘灰旱地起风雷,连环扫堂腿直攻下盘。”的功夫。

罗敏;“打得好、打得好。”

李世杰:“想不到,二弟学校功课这么紧张、功夫也不放松。”拍手叫好。

李超杰:“咋个敢放松,有功夫在身比刀枪在手还要强。”

李世杰:“说的是,有武艺在身比腰缠万贯还好。”

李锡贵:“记住,善战必是技精、艺高人方胆大。你没得本事、人家欺你、你也没法。你有一身好功夫,歹人自然不敢乱动。”

罗敏;“哎哟、练功不是一时的事情,你们肚子饿不饿?我忙了半天做出早点来,你们不给面子?我倒喂猪吃去。”

李世杰:“吃、吃,媳妇、我晓得你做的过桥来线好吃,咋个舍得喂猪?我们就去。”

罗敏板下脸手指丈夫:“李世杰,就不给你吃,你莫吃。”

李世杰忙陪笑脸:“老婆大人发火了。走、走、吃早点去,母老虎发威了。”

李超杰:“好,不尝尝大嫂的厨艺,岂不可惜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