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倚天屠龙

金先生的《笑傲江湖》中曾写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那么,如果是有很多人和很多利益的地方呢?

那便是血雨腥风!

现在,还未开拍的《倚天屠龙记》剧组便是如此。

这个版本的《倚天屠龙记》由帝都环亚影视牵头投资,想拍一版大陆自己的武侠故事。

但说到底,其实就是看张大胡子的《笑傲江湖》拿下17.8%的超高收视率,便也有样学样,想要趁着这一波武侠翻拍热捞上一票。

也就环亚手快,还抢下个《倚天屠龙记》的版权,剩下诸如《神雕》,《射雕》,《天龙》的版权全都让张大胡子一人收入囊中。

这也致使张大胡子直到09年才拍出了自己的《倚天屠龙记》。

而到了那会儿,武侠热已经退潮。

还真别说,环亚说学他可真学。

《笑傲江湖》采用双导演制,一文一武,文的是后来《大秦帝国裂变》的导演黄健忠。

武的部分则由七小福之一的元彬操刀。

要不怎么文戏和武戏都那么精彩呢。

环亚也照这个配置来,文的当然是杨涛,武的部分则找了赖水青。

其实找这两位完全没毛病,特别是赖水青!

《芙蓉镇》,《新龙门客栈》,任贤其版本的《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焦恩俊版的《青蛇与白蛇》,都是这位资深导演的大作。

更重要的是,93版《倚天屠龙记》也是他的杰作,就是马景韬,周海媚,叶瞳的那个经典版本。

这个版本的《倚天屠龙记》更是奉献了《刀剑如梦》这首脍炙人口的神曲。

赖水青完全有资格“拉着手风琴”说:“没人比我更懂《倚天屠龙记》!”

可环亚忘了一件事,《笑傲江湖》除了两位导演外,还有一個关键人物,那便是张大胡子!

他才是剧组拍板的那位!

就像《金粉世家》,虽然有李导和刘导俩人,采用的也是“双话事人”结构,可刘国全才是“龙头棍”的持有者。

但到了《倚天屠龙记》就完了,没了核心人物做制衡,俩导演谁也不服谁。

从剧本,编剧,摄像,道具,场务再到演员人选,这俩无时无刻不在争权夺利。

但环亚明显更信任赖水青,毕竟人家武打戏特长,还拍过老版。

赖水青的想法也很简单,武侠武侠,先有武,再有侠,所以武戏要放在前头,文戏可以往后稍稍。

但却急坏了杨涛,这不在挤压我生存空间嘛!

万般无奈之际,李大伟帮他想起了还有张远这号人物。

杨韬找他的目的很简单,想办法从剧本的角度说服投资方,帮杨涛提升话语权以及文戏的戏份。

听完后,张远琢磨了半天,这事的难度可比单纯改剧本要大得多。

“怎么样,张远,有招吗?”

“给我点时间想想,我有点思路了。”

“真,真有啊!”杨涛难以置信。

虽然李大伟夸的唾沫横飞,可杨涛也就信了小一半,今天其实是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来的这儿。

但看着面前这年轻人沉着思考的模样并不像在开玩笑的样子。

“不着急,你慢慢想,有结果了告诉我。”

杨涛嘴上说着不着急,可不停抖动的双腿和坐立不安的样子明显暴露了他激动的心情。

吱呀……

这两位正在院子里坐着呢,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我总是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之前出门和朋友喝了几杯的谦哥,哼着歌走了进来。

“呦,张远,你有客人在呐。”

谦哥摇摇晃晃的往院子当中走,显然没少喝。

坐在石桌旁的张远正对着大门,而坐在他对面的杨涛则背对着从门外走来的余谦。

这会听到对方的声音,杨涛起身转头,想着和张远的室友打个招呼。

谦哥走着,习惯性的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来,抽出一只,刚想点燃,却在看到“客人”后愣住了,刁烟的手也停在了半空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