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太极拳

孙书敏回头又将与墨萱商量的结果和众人说了一遍,众人纷纷表示孙先生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便是刀山火海,大家抱团了也敢趟一趟,至于墨萱姑娘怎么说,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孙书敏很高兴,自己的威信终于从虚无缥缈的神明崇拜回归到了个人本体,但压力也变得更大了,自己终归不能不管不顾的将这一帮乡亲们带上绝路吧。

于是又细细想了一回墨萱的建议,琢磨着既然罗稻言他娘的绣工已经在高阳城有一番名气,那就算是有了品牌,相较于姚母的美食和老村长的酒水,成功的机会恐怕会大上不少。

所以他决定将其他事情都先放一放,可以让清溪试着将那些村妇先培训一下,到时候再挑选心灵手巧的村妇们慢慢尝试做做绣坊生意,虽说未必一帆风顺,但万一火了呢?岂不是多了一条门路?至于其他待得将秋后交粮的事情办妥了,再做打算。

转眼过了月余,干集体一开始的兴奋劲过去了,难免让人觉得枯燥无味,何况而今地里庄稼也长了起来,剩下就是除草捉虫之类的事情,耕作的人少了,田间地头和之前比起来便显得有些冷清。

大槐树下全是一帮妇道人家,自从孙书敏和老村长他们说了绣坊这事儿,老村长和清溪倒是很上心。

老村长挨家挨户召集人手,只要有人过来,清溪也尽心尽力的去教授,不过真正有心的人不多,凑热闹的占了大半,到了一起也不琢磨学艺,多是聊各种八卦。

可惜青峰村太小,能聊的不多,翻来覆去都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旧年往事。再后来就连那些凑热闹八卦的妇道人家也渐渐少了,毕竟戏唱三遍无人听,又没心思刺绣,家里扫地除尘还有一摊子事儿,最后就剩了三五个还能坚持着学,清溪就索性把她们都领家里去了。

姚驰宇这几日忙着出猎,老村长交代的事情他还是尽心尽力的去办,按他说法,也是为了集体。不过收获一般,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山林里的凶兽被猎杀后,那些野兔、黄麂之类的走兽全都躲到深山里面去了的缘故,竟然出现了奔波一天,一无所获的情况。

姚驰宇本想往大山深处再走走,但孙书敏死活不许。一来家里不缺钱,其实打猎就是个掩人耳目的幌子,未必需要那么较真。二来深山里还不知道有些什么野兽,万一出了什么幺蛾子,那才得不偿失。

按照孙书敏的想法,干脆拿点钱出来,偷偷去别的村里买来些山货给老村长去高阳城走门路就好,根本用不着自己以身犯险。

姚驰宇现在对孙书敏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作为猎人却向别人买山货还是有些不肯,但既然师傅说了不进深山,那便不进深山,只是不时念叨一下多教他几个保命法门的事情。

老村长原本在村里要经常调解各家纷争,多是谁家的牛跑到谁家的地里把庄稼糟蹋啦,谁家的孩子又摘了谁家果树上的果子啦,谁又怀疑谁家偷了自家的鸡啦,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而今倒好,庄稼、果子、鸡都是集体的,便也是大家的,到时交不上粮大家连坐,于是这类事情变得少了,所以闲暇时间便多了起来。他每日在地里巡视一圈,若没啥问题,便回家歇了,优哉游哉喝点小酒。

墨萱现在倒是常常出现在清溪家。

一来因为高老板的婆娘喜欢四处八卦,又喜欢个新潮,所以对清溪教授刺绣一事特别上心,几乎每日必到。而且只要她来,总要叫上墨萱,毕竟是那等行商人家的小姐,带在身边连自己的身价似乎都翻了几番。

二来墨萱自从上次弄清与孙书敏之间是个误会后,对孙书敏好奇不减,总想看看这个练功废人脑袋里究竟又在琢磨些什么东西。何况他还说要自己过来帮忙谋划谋划的,又不是自己求着喊着要过来的,想到这里心里自然也就没什么顾虑。

只是孙书敏每每有个什么想法拿出来一说,只要和生意有关,墨萱都是点头的少,泼冷水居多,偏偏泼了冷水,孙书敏还点头称是。

惹得旁边姚驰宇和老村长都是暗想,莫非孙先生真看上这姑娘了吧,为啥平日那么能耐一个人,见了这姑娘便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后来一个索性去山里打猎,一个干脆回家喝酒和这个也不无关系,按他们想法是要留出时间成全二人,免得误人好事。

罗稻言除了下雨的日子,其他时候都雷打不动的呆在大槐树下,不管谁来谁去,都是认认真真计算各家工时,做好出工登记,和墨萱慢慢也熟络起来,虽说谈不上热情,但也不会似以前一样那么生分,偶尔还打个招呼。

现在他的四则运算也越来越纯熟,早先孙书敏还不时考教,见他无不迎刃而解,便由得他自生自灭。

但他依然对算术保持着高昂的兴趣,也曾问过孙书敏还有没有更多法门。

孙书敏冷静的思考了一下代数和几何,又评估了一下罗稻言的热情,认为到时候他极有可能提出连自己都无法解答的问题。

为了将这种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孙书敏一脸严肃的告诉他,世间万般法门,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而今他已经进门了,所以后面的事情得靠自己研究,老想依靠别人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罗稻言听了羞愧的点点头才算作罢,决定还是老老实实的搞好当下。

有时候,孙书敏会先跟着老村长在地里晃悠一圈,而后回到大槐树下看看罗稻言做统计,再去他家瞄一眼刺绣的教学进度,也是闲得无事,就想起了姚驰宇说教他保命法门的事情,但是想了好久似乎于野外生存并无啥心得。

按他的思路最好就是有枪,但是他还没疯狂到自己制造枪支这种地步,且不说基本原理完全不懂,就是材料也没有啊。

于是又只好在自己所知道的范围筛选,最终觉得能有点用处的就是武术,什么棍术、刀术在街上逞个强,在场上撩个妹,在山里捉个鸡啥的应该还可以用得上。

可惜的是他于武术也仅仅停留在及为基础的入门状态,即便教给姚驰宇未必能起到雪中送炭的目的。

而且若真碰到斑斓虎这种东西,武术又变得鸡肋了,和老虎动手这种事情想想都觉得脑子有病。

那种情形下,还不如学短跑有用,只要跑得快过同行的人,存活的机会就能大大增加。

但姚驰宇进山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短跑又变得聊胜于无了,毕竟在山林中想要跑过老虎,似乎也只是美好的幻想罢了。

各种他所知道的技能在脑子里想了一轮,终究也没想出个绝对能保命的法门,但每次见到姚驰宇殷切的目光,他又不忍拒绝,最后筛来筛去从脑子里翻出了一套四十八式太极拳。

这玩意当年学校搞汇演,孙书敏体格还可以,便被选入了表演队,学过些时日。而今不一定记得全,但三十多个动作还是规范到位的,稍微变通篡改一下再凑个整,打造个太极三十式,虽然不至于一跃成为什么高手,但打得赏心悦目还是颇有把握,应该也能多多少少糊弄一下。

太极最大的特点就是慢,锻炼身体什么的还可以,打架的效果究竟如何,似乎主要还是看个人造化,和学不学套路似乎没啥关系。

当年老师倒是说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打得快了也是威猛难当,不过他们都当做笑话来听,街头巷尾老头老太太早上在公园比划来比划去,实在和威猛难当没什么关系。

至于造化这种东西实在是很不靠谱,谁知道它啥时候附体,所以到底教不教姚驰宇他也还在犹豫。

姚驰宇这家伙是个愣头青,若是学成以后见着猛兽也要先演上一遍,那才要了亲命,恐怕起式还没演完,就被分尸了。

反倒是罗稻言这身板练上一练恐怕还没这么畏寒,秋风渐起早晚已经有些凉意,罗稻言已经开始穿上夹棉的衣服了。

想罢,见四周除了罗稻言再无他人,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自己还记得的套路走了一遍,没曾想演练中还多记起来几式。

不过自从到了这个村,锻炼的事情放下了,而今走了一遍大汗淋漓不说,连腿都有些微微颤抖,那弓步、马步练得颇为吃力。

这可不行,到时候跑步跳远啥的都输给姚驰宇,那这个师傅的面子往哪里搁,毕竟自己是专业的啊,于是干脆甩开膀子又打了起来,越到后来记起来的就越多,竟然把四十八式全都想起来了。

打铁要趁热,既然想起来了那就再巩固一遍。这次孙书敏干脆先休息良久,等到觉得自己恢复了,才又开始一招一式的打了起来,毕竟是入过表演队的人,这拳竟打得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煞是好看。

到后来连罗稻言都停笔观赏起来,孙书敏见他看自己,便一边出招一边说道:“这个叫太极拳,你打一打很有好处,虽说不能逞强斗狠,但是强身健体还是很不错的,很合适你。”

罗稻言本就内向,这大槐树下谁都能看见的地方,让他打太极他是打死也不干的,自然不肯,连连摇头。

只是孙先生说了对他身体又好处,他就上了心,于是死死盯着孙书敏一招一式将它们都记了下来,琢磨着晚上到了家里自己可以试着练上一练。

孙书敏见他不肯,只是盯住来看,知他性格如此,也不强求,只是把那动作又放缓了些,做得更到位了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