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没看错人

金桂食品厂上了s省日报。

金桂食品厂,拿出营业额帮助受害者的举动,不仅受到当地市民的支持,就连一些上级领导,也对他们大加赞赏,特意打电话到益民县县革会,把金桂大队好好夸奖了一番。

县革会主任摸了摸他的地中海脑门,林焘那家伙,算不算因祸得福?

林焘本家的长辈,相隔半个国家。

在得到消息后,也亲自打电话过问。

得知金桂食品厂,是林焘一手扶持起来的,就对他大加赞赏,夸他有眼光。

还敦促他好好努力,只要他保持现在的步调,家中未来几年的资源,会尽可能的向他倾斜。

林焘按捺住澎湃情绪,淡定的应了一句是。

长辈见他如此沉稳,更加欣慰,又顺便关心一番他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这才挂断电话。

林焘放下电话后,深吸一口气,余乐阳果然没让他失望!

金桂食品厂口碑逆袭,很多人都闻风而动,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省会的几家供销社的采购员,在得到消息后,约好了似的,一起来到金桂大队,谈合作事宜。

送上门的生意,自然不会往外推。

不过,碍于鱼丸不能长期储存,又交通不便,每周只能给他们供货两次。

和市里的几家供销社签订合同后,余乐阳又通过赵猛的介绍,和甜城市运输队达成合作,每周固定时间,搭他们的顺风车,送货去省会。

与此同时,金桂大队迎来了今年的玉米抢收。

甭管食品厂的效益有多好,在粮食面前,都得靠边站。

老一辈的农民,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都饿怕了。

兜里可以没钱,但碗里不能没粮。

多少钱,都不如粮食踏实。

而地里收完玉米,还得移栽黄豆、番茄,现在的人手根本不够用!

食品厂半机械化生产鱼丸,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经过商量决定,食品厂调整工作时间,每周只工作三天。

其他时间都得下地参加抢收。

她和余老二把第一批鱼丸,送上运输队的货车后,就在公社碰到从县城回来的李胜利。

李胜利气鼓鼓的指着中年男人:“你给我等着!这台拖拉机,我们金桂大队要定了。”

对方挑衅的冷哼一声:“呵呵,李胜利,大话别说得太早!赌约已经定好了,哪个大队先交上公粮,拖拉机就归哪个大队所有!你有力气在这里跟我叫板,不如早点回去掰玉米吧!”

李胜利气鼓鼓的:“哼!咱们走着瞧!”

余乐阳一问,才知道怎么回事。

县里这次分到一台拖拉机,很多大队都想要,一时争得面红耳赤。

于是上面干部拍板决定,哪个大队这次交公粮第一,拖拉机就归谁!

交公粮第一名,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从掰玉米,脱粒,到晒干,每一步都要抢先才行。

单单是掰玉米,那些有拖拉机的大队,就能轻易胜过他们。

李胜利目光如炬的看着余乐阳:“咱们大队能不能拥有自己的拖拉机,就看你的了。”

余乐阳:“……”

这口锅,咋突然就掉到她头上了。

不过她也没推辞,群策群力,拿第一也不是不可能。

很快,他们就做出针对性的计划,先弄出交公粮的量,剩下的慢慢弄。

李胜利去别的大队,花高价借到拖拉机的夜间使用权。

白天大家把玉米棒子掰下来,堆在路边。

晚上高明田和余老二,轮流开拖拉机往回运。

余乐阳去大队的家具库,转了一圈,回来之后就埋头画了一天的图纸。

随后将图纸送到县城的铁具厂。

铁具厂的大师傅,第二天就把一台手动玉米脱粒机做了出来。

拧上螺丝后,现场用玉米棒子试了试。

棒子塞进去后,摇三四下,玉米粒就哗哗掉了下来。

这速度,可比手搓快多了。

铁具厂的厂长,看着手动脱粒机,双眼闪闪发亮。

他搓着一手,一副看亲生闺女的表情看着余乐阳:“呵呵……小余同志,跟你商量个事儿呗!”

余乐阳笑盈盈的看着他,对他举起一只手:“叔,二十五台脱粒机,这个图纸就送给你们,再附赠一个升级版本的图纸。”

“二十五台!”厂长一双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小同志,你的心不诚。”

余乐阳笑眯眯的:“叔,报的是数,还的是量嘛,具体内容咱们可以谈嘛!”

厂长直摇头:“不不不,这工具是好用,可是它这么大一块纯铁疙瘩,二十五台,光是买铁都要花不少钱。”

“叔,账不能这么算。你想想,我们一个大队就要二十五台,咱们益民县有多少个大队,每个大队二十五台,这得是多大的数量!

还有啊,这东西推广开,说不定连别的县城都能让你们包揽了!”

“这些没发生的事,谁说得准。这样吧,十台,我最多免费提供十台脱粒机给你们。”

“呵呵!”余乐阳站起身,摸出钱包,把定制的钱给他,“叔,心不诚的人是你吧,我也是看咱们合作这么多次了,才想着把图纸给你们的。要是你不愿意,我就去找别的铁具厂吧。你们要用现在的图纸生产,就随你们。但是升级版本的图纸,我就不能给你们了。”

说完之后,她抱着笨重的铁疙瘩,转身就往外走。

厂长见她来真的,就一把将她拉住:“哎,小同志,你性子咋这么急,咱们有事好商量嘛……”

要是升级版本的图纸给了别人,他们这个旧版就没有优势了!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好忽悠了。

余乐阳挺执拗,厂长好说歹说,也没把余乐阳说服。

他最终还是妥协了,以二十五台手动脱粒机,换两版图纸。

签好协议,次日上午,他们率先拿到十五台脱粒机后,就开始加班加点的脱玉米粒。

脱粒机真的好用,大队的玉米脱粒速度,一下就提升了几个等级。

只用了五六天时间,他们就将交公粮的数量,给准备好了。

李胜利带着大队的青壮汉子,肩挑背抬,浩浩荡荡去交公粮。

一路上引起不少人的注目。

和他们竞争拖拉机的大队,看见这情况都傻眼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