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大摆筵席

当夜山寨大开香堂,为武松、韩春春举办誓盟仪式,晋升二人为头领。

武松英雄无敌,晋他为头领,没有任何争议。韩春春的相扑、拳脚也相当厉害,赤手空拳的打,摔宋万和玩一样。遗憾的是,她从没学过骑射,械斗全仗着力气胡抡,由于短板太明显,她几乎是上不了阵的。

好在山寨不是军队,两军交阵的时候少,小规模江湖械斗的情况比较多,韩春春的功夫还是派的上用场的。还有就是她和李宝的关系。李宝为人随和,山寨上下都处得不错,更兼他是王庆的心腹头领,谁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便去拂他的面子。略略商议,韩春春直升头领的事就定了下来。

韩春春喜出望外,抱着李宝又跳又笑,兴奋的不得了。李宝对此只能是仰天长叹。抢一百个大家闺秀当压寨夫人的梦想,怕是还没开始就要夭折了。

开过香堂,王庆在英雄楼大摆筵席,不止山寨头领如数到场,像马灵、丐帮群豪、谢云枝麾下将领等,也都一并出席,场面甚是欢腾热闹。guwo.org 风云小说网

“今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大日子。在各路英雄的群策群力之下,在山寨弟兄浴血奋战之下,我们成功粉碎了林灵素毁灭绿林的阴谋,救出了家师九变神qiāng陈广。我在这里,诚挚的感谢每一位参战人员,是你们用生命和鲜血,赢下了这场属于全绿林的胜利!请诸位共同举杯,满饮此酒,尽情的庆贺这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吧!”

群雄一片欢呼,大呼小叫着端起杯来,一饮而尽。

王庆越是夸大其词,群雄的情绪就越是激昂,没办法,这一战打得太艰难了。在劫法场之前,悲观的情绪就在弥漫,而真正交手之后,惨烈的战斗简直让人绝望。打到最后,几乎每个人都有了舍身成仁的觉悟。若非王庆与谢云枝突然认亲,在座的好汉大半都得死在法场上。

人们心中除了后怕,更多的是自豪。

老子,可是在绞肉机一样的战斗中活下来了,不吹不黑,熬到最后的有一个算一个,稍稍沉淀实力都会突飞猛进。像林冲,这一战他捅死了两个武魄凝形,打赢了三个,在汴京时哪有这种机会?别说捅死个武魄凝形,打死个小贩也得抓你坐牢去啊。杀一个武魄凝形带来的提升效果,强似一百次同级别的切磋。那可是濒临毁灭边缘的死斗啊!

一片欢呼声中,群雄觥筹交错。李宝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给留守山寨的弟兄们讲解战斗经过。

李宝的讲述,比较侧重开头和结尾,中间过程多是说得他自己,那会儿自身难保,他也没有余暇去看别人的战斗。

林冲、武松的武勇,被他一笔带过了。倒是陈丽卿出手的那一段,他说得十分详尽,主要那会儿所有人都停手了,就陈丽卿一个人在打,想不引人瞩目都难。

王庆被擒,多少英雄束手无策,她却不管不顾的冲了上去,悍然向谢云枝发起攻击。她败了,在武魄入玄面前,她的攻击是如此的无力,这份在顶级强者面前的绝望,给她蒙上了一层悲壮的外衣。

李宝说得兴起,嘴便没个把门的,把陈丽卿与王庆对唱摸鱼儿的场面,也一并讲了出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词本就哀婉凄绝,配上那生死一线的大背景,更加把悲情演绎到了极致。林夫人、刘氏姐妹听得心痛,皆是为之黯然泪下。

牛小娇傻乎乎的,在那儿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心疼夫君和侄女。童娇秀却是个有才情的女子,她听到这首词,立刻就想到了王庆写得‘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这首‘问世间情为何物’,亦是她闻所未闻的好词。陈丽卿认得字不超过两百个,这词不出意外,这也是王庆的作品。问题是,王庆为什么给侄女写这种情深意切的词?联想到她与王庆成亲那日,陈丽卿反常的大醉,以及她随后凝成的心碎武魄,童娇秀若有明悟。

那一夜,她在窗内,望着窗外的王庆用剑写词,作出那首感人肺腑的蝶恋花,眼泪不由自主的流淌下来。到底是何等惊艳的女子,才使得王庆如此怀念思慕,她完全克制不住心中的羡慕。难道那个让王庆心心念念的女子,就是陈丽卿么。因为注定无法在一起,才会作出那样悲伤的词,以宣泄心中的爱与恨么。

童娇秀攥起了拳头,双肩都在颤抖。

牛小娇擦了擦眼角的泪,奇怪的问道:“妹妹,你没事吧?”

童娇秀松开拳头,侧头看了看她,幽叹叹息:“无知真是幸福啊。”

“说什么呢。”

“姐姐,我挺羡慕你的。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一天到晚傻兮兮的乐呵,一点烦恼也没有。女子无才便是福,这话我从前不信,今日算是信了。”

“诶,你怎么骂人呢?”牛小娇生气的说:“妹妹,我发现你越来越不淑女了,再这样下去会失宠的。我和你说啊……”

童娇秀低着头,咬牙切齿的说道:“闭嘴。”

“哦。”牛小娇逆来顺受,跑去找林夫人玩了。

酒过三巡,王庆把李诫和刘益叫到了走廊。

刘益喝得满脸通红,吧唧着嘴问;“寨主,有事啊?”

王庆叹口气,道:“劫法场,虽是把我师傅劫了出来,却也损失了许多弟兄的性命。你们也看到了,出去的人里,小头目和喽都死尽了。我们落草为寇,时刻要防范朝廷的围剿和绿林同道的蚕食,以后惨烈的战斗会越来越多,伤亡之事,怕是不可避免。”

李诫劝道:“寨主,自古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王庆道:“兄弟们把命托付给我,纵然不能带他们所有人都走到最后,至少要把后事办得妥帖些。我打算在峰盖一栋英烈陵园,用来埋葬在战斗中牺牲的兄弟。以后定期前去祭奠,以慰英灵。”

李诫和刘益对视了一眼,一起用奇怪的目光望向王庆。

王庆淡淡一笑,道:“我知道你们不理解。大宋建国以来,重文轻武,兵如草芥。士兵是最低贱的人。所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没有士兵出生入死的战斗,这国家早就被辽夏踏为平地了。”

刘益左摇右摆,醉醺醺的说:“寨主,这事找李明仲就行了,叫我来作什么?”

王庆把手搭在他肩上,道:“老刘,叫你出来不是听热闹的。阵亡士兵的抚恤问题,你回头作个章程出来。”

刘益耳朵一竖,道:“抚恤?寨主,你这是想当菩萨普度众生啊?就是朝廷禁军,也只抚恤阵亡军官。咱是作贼的,连喽都要抚恤,财政如何吃的消?”

王庆便给他讲抚恤阵亡士兵的重要性。其实这种事他完全可以一言而决,刘益刚刚入伙,肯定不会为了这种事和他较真,但他还是希望把道理给掰扯清楚。毕竟刘益和李诫是王庆极其看重的文官,想让他们与自己思想同步,就得不停给他们灌输自己的理念。大宋文人的思维惯性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些理念矛盾积少成多,在未来很可能会引发不可测的冲突。

道理其实很简单,别说李诫和刘益了,就是说给文盲听,他也听得明白。千万别小看宋人,随便找个贩夫走卒聊聊,他都能和你扯几句慎独、仁义。

懂得归懂得,概念化的道理,终究敌不过约定俗成的规矩。哪怕是一千年后,道理也是最无力的东西之一。

培养士卒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这对军队实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天地玄变之后,军队的主要上升途径有二:第一,频繁参与实战,主将带领军团不断赢取胜利,在战斗中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第二,使士兵对军团产生归属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使千军似一人,如臂指使,同甘苦,共荣辱,袍泽之义也,贯彻始终,生死不易。

同时具备这两点,军团便有机会晋升为三色军团,在大宋,三色就算是最顶尖的军团了。而在绿林,一支三色军团足以纵横无敌。

抚恤士卒,建英烈祠,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士卒无后顾之忧。战死了,家人会得到一大笔抚恤,生存无忧。残废了,山寨会免费医治,痊愈后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加上林林总总的补助,也能过上品质不差的小日子。

当然,山寨目前财力有限,想把抚恤一步到位,并不现实。

王庆并不愁无钱可用。梁山几支步军都已成型了,过了这段休整期,就可以正式出山讨伐征战了。

王庆心目中,已经存下了几个劫掠目标,譬如云天彪的老巢――风云二庄,譬如最近频频挑衅大寨的祝家庄。这都是地方豪强把持的大庄,一旦攻破,缴获的钱财将会是天文数字。

回宋一两年,王庆对这些地主豪强颇有了解,说是富可敌国绝非虚言。大宋的铜钱,有相当一部分被他们藏在了家库里,宁肯坐视铜钱生锈,也不肯流通到市面上去。

大宋钱荒,由来已久。而这些地方豪强的库房,就是一座座富饶的钱库。既然做了山贼,王庆自不会迂腐到去遵守大宋律令,径自去打他娘,抢他娘。硕鼠蛆虫,不灭何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