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第四十七集:合而归一

(原创作者头条号用户名“李唐世家or团结力量99”,简称“李唐世家”,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秦昭襄王继位是非常偶然的,他的兄弟秦武王举重意外被砸死,太后和丞相魏冉在王室兄弟们中挑选继承人,当时还在燕国作人质的他,被魏冉和太后推扶上了秦王位。秦昭襄王是一个特别能活的国君,光在位就长达56年的时间。他的大儿子在国外做人质熬死了,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安国君继位,这也是个偶然,但安国君由于长期不得志,偶然当上太子,加上酒色过度,他爹又那么长寿,他自己才刚刚继位三天就死了。而秦庄襄王更是偶然,他如果不是传奇人物吕不韦为他精心包装,他连安国君的嫡子都当不上。秦国这几代明君,没有一个是必然继位的,都是非常意外的当上国君,在这些意外当上国君的人中没有一个昏庸之辈,都是明主。

西汉初年贾谊写《过秦论》里面特地提到嬴政统一六国是继承了他前面六代国君的功业。秦国包括嬴政在内的七代国君都是明君,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而且七代明君都重用人才,孝公用了卫人商鞅,武王用了楚人甘茂,昭襄王用了魏人范雎,庄襄王用了卫人吕不韦,嬴政用了楚人李斯,这几代明君都用了当时最为顶级的人才,而六国土地和人才远远多于秦,秦只是一个国家,按理说六国不可能都被秦灭了,但不可能就成为了可能。qula.org 苹果小说网

晚唐诗人杜牧,在他的诗《阿房宫赋》中提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晋国本是当时强大统一的国家,是个超级大国,天下无有与之能抗衡的国家,但发生了三家分晋,三分的韩赵魏在当时都那么强,如果合成一家,统一天下的就不可能是秦,一定是晋。但上天是眷顾秦的,正在秦苦于无法兵出函谷关东进中原之时,晋一分为三,而最受益的是秦。

赵国的武灵王时期赵国多么强大,武灵王甚至想灭掉秦,但他前明后暗,在他后半生发生了很多错误,甚至要把赵国一分为二,结果自己被活活地饿死。赵孝成王中了反间计不用老将廉颇却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长平一战失败,四十五万赵军被杀。赵国最后一个王赵王迁还中了反间计并亲手推倒了自己阻挡秦军的铜墙铁壁李牧,导致秦灭赵国。

韩国可惜在于韩非子出生太晚了,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可比商鞅厉害多了,如果韩非早出来几年,而且韩王重用韩非,光一个韩国就足矣把秦国封死在西部荒野之地了。

魏国错失了良机!魏国开国之君魏文候用李悝变法,魏是当时天下第一个通过变法而强大的国家,但马陵之战、桂陵之战使魏国最终走向衰败。魏国不重视人才,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战国时代的顶级人才吴起、商鞅、范雎、孙膑全跑了,最后剩下一个信陵君在公元前247年率五国联军打败了秦国,结果在当时唯一一个能让秦王谈虎色变的信陵君却被魏王罢了职,信陵君郁郁寡欢沉迷于酒色只过了四年就死了,假如信陵君不死,嬴政统一天下能那么容易吗,魏国也曾机会眷顾于它,但魏国没有把握住,与机会失之交臂。

燕国充分享受到了远交近攻的好处,但他弱齐,然后又攻赵,无事生非,把齐国和赵国都折腾死了,最后轮到了他。

楚国国土疆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但它不思进取,偏于一偶,最终被灭。

齐国齐湣王时期乱用武力导致五国伐齐,而后的齐国君王后和齐王建不用武力,齐王建想当五百里的封君,结果被饿死,齐国不战而降。

秦国七代明君,在位只活三天的不犯错,在位只活三年的都屡建奇功,而再看六国全都是昏庸之君,六国不断犯错而且很不争气,你犯错误恰恰给你的对手最好的机会。

秦明君重才一统六国,天下合而归一。

本文原创作者头条号用户名“李唐世家or团结力量99”,简称“李唐世家”,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请勿转载,分享请注意出处,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敬请关注原创系列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