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第210集:无格局自毁长城

话说萧铣图谋天下,欲攻峡州,镇守峡州的是唐朝大将许绍。许绍可是和唐高祖李渊有着深厚感情的人物,他们从小就是同学,并且是一起玩耍的发小,没事儿在一起玩着长大的。后许绍当了隋朝的官员,并且口碑很好,方圆百里很多地方的难民都知道许绍善待百姓,因此来投奔他的人很多,许绍妥善安置他们,并在这些难民之中挑选出一些壮青年来充实发展自己的军队。到隋炀帝被杀之后,许绍转而投了洛阳越王侗,并尊越王侗为正统,哪知好景不长,越王侗被王世充所杀,许绍坚决不投王世充,他转而转向了李唐李渊,李渊与许绍见面,那高兴得不得了,两人毕竟是发小同学,那份感情真的是无以言表,许绍当然被重用,命许绍为军事重镇峡州守城主将。

对于许绍来讲,他非常清楚当时的形势,峡州如此重要,早晚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他天天操练兵马,加强城防,果真等到了这一天的到来,遇到了南方梁帝萧铣,萧铣虽然来势汹汹,但在早有准备的良将许绍面前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被打得落花流水,并且抓获了萧铣的水军总管,萧铣急退至江陵,调集重兵,以长江为险,严加防守,这可是萧铣和李渊的头一次开仗,但这一下提醒了唐高祖李渊,这个南方的萧铣,势力越来越大,未来一定是自己又一个敌人,如不早除之,必成后患,所以,李渊调来大将李靖驻守长江中游。李靖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洛阳表现不错,但这人在隋炀帝面前告过李渊的御状,李渊对他一直心存芥蒂,此次也是对李靖进一步的考验。

李靖来了以后和萧铣开展了拉锯战,进展并不顺利,引来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当初李靖在隋炀帝面前告御状的情景再次浮现在他的面前,李渊就动了杀心,他秘密下旨,令许绍趁李靖不备,杀掉李靖,许绍通过和李靖接触多日,发现李靖这个人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而且一心为公,于是许绍立即给唐高祖李渊上书,为李靖辩护,劝谏李渊,说真的,许绍在唐高祖李渊心目之中还是很有分量的,他们毕竟是发小的同学,这层关系还是很近的,老同学说个话在李渊心目中非常看重,于是李渊就听从了许绍的建议,没有杀李靖,当然这些李靖是蒙在骨子里的,不过后来一系列事实也确实证明许绍的眼光是非常正确的,李靖在之后很多重要战事中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靖把萧铣打败了以后,唐高祖李渊一改以往对李靖的态度,逢人便自赞,称自己会用人,同时也盛赞李靖,这样,唐王朝就暂且放一放南方的萧铣,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北方与窦建德、王世充的较量上。那南方的萧铣就获得了暂时的喘息,虽然与唐王朝在长江中游一战损失惨重,但萧铣的实力还是有的,在这个空挡,萧铣有没有抓紧制定有效应对方案,以加强防御唐王朝呢?很遗憾,没有,事实证明萧铣是一个没有英明决策的领袖,他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在相对平静期,手下这些军阀的野蛮行径就暴露了出来,不受约束,滋扰百姓,而萧铣没有严肃惩治触犯刑律的军阀,却要搞什么消兵权的鬼把戏,他的提议是“削兵务农”,实际上是要剥夺军阀的兵权。

萧铣把事情想地太简单了,他认为,他这个首领,只要一声令下,底下人就会去执行,结果这就惹恼了一个重要人物董景珍。董景珍拥立萧铣为帝是有重大功劳的,后被萧铣派往长沙任太守,而董景珍的弟弟此间就被剥夺了兵权,从而使董家势力一落千丈,引起董景珍弟弟的强烈不满,萧铣就以反叛罪把董景珍的弟弟给杀了,紧跟着,就要把董景珍从长沙给调回来,但董景珍多聪明,一口回绝了,萧铣知道董景珍不能再为自己所用,于是他派出大将张绣率领大军攻打长沙,董景珍就给张绣写了一封信,信中举了刘邦手下彭越和韩信的例子,说“你我如当年的彭越和韩信,他们都是独挡一面的大将,但他们都因太能耐了而被杀,他们的先例就是你我的今后。”

但张绣根本不听他的,依然率领大军日夜攻打长沙,长沙城粮断,难以坚守,董景珍只得弃城而走,结果被自己的手下合谋而杀,董家一家族的人全被灭门。当然,张绣剿灭董景珍立了大功,萧铣立张绣为大司马,张绣自认为自己劳苦功高,渐渐高傲起来,不把萧铣放在眼里,萧铣容不下这个趾高气扬的张绣,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大司马张绣也给杀了!这萧铣,总杀自己手下德高望重立有大功的大臣,一点儿点儿的把自己的左膀右臂全砍断了,他这专门整人的功夫,要是都用在整顿军队,发展经济上,早就成大事了,只可惜他没把自己的心思用在正道上,你想想这样的领导,哪里有格局可言,时间一长,就渐渐失去了人心,他这个领导也就基本上是干到头儿了。

要知后事如何,请见下回分解。

敬请关注《秦王贴身带刀护卫》(本集2046字)20220327

“声明”《秦王贴身带刀护卫》部分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特此声明。百家号首发稿件时间2022032720:40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