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第五十集:绝对权力

(原创作者头条号用户名“李唐世家or团结力量99”,简称“李唐世家”,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完璧归赵,是秦昭襄王想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但没有诚意,从而使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传为佳话,后来秦把赵给灭了,和氏璧终于到了嬴政的手里,秦始皇命李期在和氏璧上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寓意我这个地位是老天给我的,永远可以传下去。传国玺是德运物质化的集中体现,从而昭示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合法的,因为有传国玺在手中。

从此以后,历朝历代每个当皇帝的都想拿到传国玺,因为这就是奉天承运,受命于天。但到了宋代传国玉玺丢失了,后来朝代更迭,历朝历代皇帝搜寻都无下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直没有传国玺留下了终生遗憾!

封禅就是在泰山顶上修一个神坛祭天这叫封,在梁父山底下祭地这叫禅(梁父山就在泰山附近),封禅是有很深的宗教色彩的,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易姓而王的人可以祭泰山,治理天下太平的人可以封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证明自己是个合法的皇帝,他夺了周朝天下是天命,是奉天承运的皇帝,同时也意欲其它人你别跟我学,你们不是奉天承运,只有我“朕”是合法的。秦始皇嬴政内心深刻知道打江山不容易,坐江山更不容易。他从社会舆论上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从思想舆论上完成对天下的统一,在政治上实现高度集中,他首创皇帝制度,不断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刚完成对六国的统一后,丞相王绾提出了建议燕、齐、楚,离我们比较远,这三国所处的地域不好控制,陛下可在这三大地域封你儿子做诸侯王以更好的掌控这些地方。大臣们都认为王绾的说法非常合理有很强的操作性,但只有一个人反对,他就是当时主管全国司法的廷尉李斯,李斯是这样说的丞相王绾的建议,咱们姑且分析一下,如果陛下现在刚开始分封子嗣当王控制燕齐楚可以,但子传孙,孙传后代,这越传越远,传个若干代后,血缘关系就淡了,这就又要开始争夺土地,这就是周天子天下动乱不堪的症结所在,现在咱们只能实行郡县制,郡县大小官员全部由皇帝任命并不得世袭,按照阴阳操作,天下分六六三十六郡……

最早的郡是自晋国产生的,《战国策》记载打败敌人以后,上大夫就封他一个县,下大夫就封他一个郡。这说明早期郡比县要低一级,到战国七雄时期变为郡比县高一级。郡县制从组织上保证了秦始皇的绝对权力,郡县太守和长官全部都由秦始皇亲自任命,并各级官员不能世袭,秦始皇还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是三公,下面九个大臣是九卿,再下面是郡县官员等,同时他还在文化上、经济上、军事上采取各种方法来巩固秦王朝的统一。这些措施和办法就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

本文原创作者李唐世家or团结力量99,简称“李唐世家”,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请勿转载,分享请注意出处,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敬请关注原创系列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