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第十九集:惨绝人寰

(原创作者头条号用户名“李唐世家or团结力量99”,简称“李唐世家”,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赵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不满意,听到风言风语,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把廉颇给撤了职,而启用了秦自称最怕的赵括,这个赵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纸上谈兵的那位。赵括谈起兵法头头是道,连他的父亲赵奢都辩不过他。

秦国一得知赵国中计临阵换帅,就悄悄把秦军原来的统帅换成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绰号“人屠”的白起。为了麻痹赵军,对外隐瞒白起任主帅的消息。

赵括到任后,一改廉颇固守的策略,全军倾巢而出主动出击,秦军等的就是这一招,白起首先主动示弱,进一步麻痹赵军,并抓住赵括新上任急于求胜的心切,秘密派五千人马断了赵军的后路,再派了五千骑兵二断赵前后军,最后三断赵军粮道,并包围了赵军,赵括重兵进攻却屡次攻不下,只好固守。

此时的秦昭襄王听到消息后极其兴奋,立即下令全国老百姓每人赏一级爵位,全国总动员,所有的成年男子全部上战场,同时秦昭襄王亲自上阵指挥,这秦国一看就是要拼了。qula.org 苹果小说网

而赵孝成王既没看到这是秦赵生死之战,还存在想要求和的侥幸心理,结果赵军四十五万大军整整断粮四十六天,赵军营中竟然出现暗中杀人吃人肉的悚境,赵括最后没办法就采取了自杀式的冲围,结果赵括被万箭穿身战死,赵军主帅一死群龙无首,四十多万赵国大军全部投降,绰号人屠的白起将这四十多万赵军俘虏全部活埋坑杀,真是惨绝人寰!

这一下天下诸侯皆惊,赵国一下子损失了四十五万精锐部队,赵国的中青年男子基本全部死光了,举国哀嚎,长平一战,一下子变成秦强赵弱,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赵国灭亡只是迟早的事儿了。

赵国长平之战之所以大败,主要是准备不够,大家都在指责赵国不应该接受上党郡,那赵国应不应该接受上党郡呢?本身接受上党郡是没有错的,赵国错就错在它的国君没有思想准备,秦赵之间渑池之会两强并存是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的,必然有一场生死之战,要早做打大仗,打恶仗,打生死之仗的准备,而赵孝成王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一失利就想求和,把战争视作儿戏,岂有不败之理?

还有,战争准备最重要的是择将,赵孝成王弃了老将廉颇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本来老将廉颇把秦军拖了长达三年,如果这样消耗下去,秦军肯定挺不住,这样秦赵都拖跨了,最多彼此只是个平手,而不是后来的秦强赵弱。秦之所以用反间计,就是因为对廉颇实在无奈和头痛,害怕廉颇,就用反间计借赵孝成王之手拿下廉颇。

再者,赵国底气不足,初战就求和,求和本身没错,求和只是一种手段,和的本身也是有大学问的,什么时间求和,派什么样的官员去求和,象虞卿说的,如果联合楚,联合魏,对秦形成巨大的压力,一求即成。

另外,最主要的是赵国的农业薄弱,而秦农业很发达军粮充足。赵国改革胡服骑射只是军事方面强大,但对农业没有什么帮助,秦赵打了三年仗,赵国没有了军粮,向齐国求救,赵括后来为什么自杀式的突围,是因为没有粮食了,向齐国借粮人家齐国不给,四十五万人啊,几十天没有粮食吃,能不乱套吗?

本文原创作者头条号用户名“李唐世家or团结力量99”,简称“李唐世家”,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请勿转载,分享请注意出处,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敬请关注原创系列小说《秦王贴身带刀护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