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北上冀州

“两位将军,黄巾军营有异动,似有援军火攻相助!”

“哦?竟然有人与我等想到一块去了,此人定然是个帅才!”

就在此时,城墙之下数骑出现,朝着上方喊道,“皇甫将军、朱将军何在?”

“尔等何人,吾正是皇甫嵩!”

“我等是曹都尉麾下,今奉主公之命特来告知皇甫将军,长社之围已解,将军可莫要落下军功!”

“好个曹子脩,好个曹都尉!如此坦荡之将,真乃大汉之福。”说着皇甫嵩与朱儁对视一眼,即刻下令,“众将听令,开城门,全力袭杀黄巾贼军,莫要让他们逃了去!”

“是,将军!”

……

同一时刻,曹操率领着一万军队总算赶到长社另一侧。

看着火烧连营的景象,他差点爆出了粗口。

他那长子这是第一次打仗吧?

嗯,应该是第一次吧!

“子脩真乃吾家麒麟儿也!”曹操只好这般说道,但转瞬枭雄本色显露,“子孝,快,助子脩劫杀黄巾军,毕其功于一役。”

曹仁一听,登时明白曹操之意,大呼进攻,同时还不忘让士兵继续增强火攻,以造成围歼之势。

……

随着三方兵马夹击,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他们走到哪,仿佛都有汉军出现,要么被长刀斩杀,要么就是被枪戟屠戮。

一时间,黄巾军惧战逃窜,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最终,在李岷、曹操、皇甫嵩和朱儁的协力合作下,斩杀、烧死黄巾贼军十万余人,而李岷更是取得了波才项上人头,奠定了此次汉军大胜。

捷报传回京师,灵帝落泪,大呼曹子脩是朕之霍去病,朕之冠军侯,是上天派来拯救大汉的忠臣良将。

若不是十常侍和朝臣等人拦着,他非要给李岷封一个骠骑将军当当。

陛下,你这不玩呢!

这曹子脩升官也太快了吧!

十五来岁就当了骑都尉,秩比两千石。

那是他铲除了京师黄巾乱贼,举报除贼有功,咱们也不说什么了!

但现在,陛下要给他封个仅次于大将军位下的骠骑将军,这可是秩万石的军职,位分在九卿之上,直追三公,那咱们可就有意见了。

是,咱们承认曹子脩一战惊人!

以500骑兵就杀灭了十万黄巾贼军,并将身边18位武将威名轰传天下,很牛逼!

可这不是还有皇甫嵩等老将协助吗?

再说了,黄巾贼也没完全平定啊?

冀州巨鹿那里还有张角呢?

朝臣们良苦用心许久,灵帝大概是被说动了,也觉得此时封赏太过,就改了口,“那便暂时封子脩为虎贲中郎将,持节,速去冀州支援,若功成,朕不吝封赏!”

一听这话,袁隗差点呕血,敢情咱们劝了这么久都成了无用功,还不是让曹子脩成了少年将军!

要说这还是李岷有远见,褚沂投资给力。

在朝堂上,何进何大将军,以及十常侍张让都为他说了一番好话,要不然灵帝也不能这么痛快!

袁隗见此,本能的还想说些什么,毕竟他那侄子袁绍此时正跟着卢植混军功呢,要是曹子脩去了,那岂不是要听他的命令。

只不过,在接触到灵帝的目光后,袁隗还是忍了下来,心想罢了,就让他们曹氏一族再风光些日子吧。

……

李岷在接到诏命后,尤其是得知持节的时候,也是一阵欣喜,至少去了冀州不用太过受卢植节制了。

大家都是中郎将,又有持节,彼此不存在上下级,而是合作关系。

不过,卢植此人李岷也是相熟,他是蔡邕的知己,本就是淡泊名利之人。

想来即便李岷白身去了他那,也能混个别部司马当当,待遇不会差。

至于典韦,以及十八位武将,皆有封赏,要么就是当了军司马,要么就是军侯一级,各自算是有了官身。

……

领了诏令的李岷就要北上冀州,但皇甫嵩与朱儁还是在他临行前隆重摆宴为其送行。

摆宴之余,皇甫嵩又投桃报李,直接送了李岷三千步兵,战马一千,给他凑了一千骑。

此次大破长社之围,尽管皇甫嵩也有火攻计划,但终归还没有实行,成功率也不一定高。

所以,能在李岷手中拿到军功,他其实很满意了。

那可是十万大军,不是几千,军功累计到一定程度是要被封侯的!

更何况李岷不独,他皇甫嵩也不能小气!

除此之外,接下来他还要与人家父亲共事,去支援汝南,同时南阳那边战况也不妙,皇甫嵩身为大汉老臣,岂能不忧心忡忡!

不过,眼下有了曹操的加入,想来能顺遂不少。

于是乎,此宴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送行,也有结交之意。

曹氏一族,一门两中郎将!

尤其是还有一个弱冠之下的少将军,让皇甫嵩仿佛看见了冠军侯的影子,心中更是欣喜。

“孟德,你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推杯换盏间,皇甫嵩也是有些畅怀。

“义真此言大善,若非子脩来的及时。我等此刻哪有如此安心饮宴。”朱儁亦是举杯痛饮。

“两位老将军谬赞了,子脩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贸贸然就敢以五百骑火烧黄巾军营,吾此时想来也有些后怕。”

曹操神色谦虚,仿佛此次功劳全在皇甫嵩和朱儁那,“若不是两位老将军支援及时,吾想子脩也讨不得好处。”

明知曹操在夸赞,皇甫嵩和朱儁心里也明白,但就是高兴,花花轿子人抬人,对彼此都好。

“那里,老朽不过是顺势而为,哪有及得上子脩运筹帷幄。”皇甫嵩说道这,还着重看向了李岷,“子脩,大汉的未来就看你了!”

“确然,大汉未来得看子脩!”

曹操一听这话,手中握着的酒杯差点洒出酒来。

心想吾儿真有这么厉害?能被这两位老将军如此看重?

“皇甫将军,朱将军,你们是大汉柱石,吾还年幼,还需多多磨练。”李岷态度谦逊,其实是不以为意。

他根本就没在意什么大汉未来!

大汉,还有未来吗?

都走在悬崖边上了,又有谁能知道这大汉再往前一步的危险呢?

分崩离析,已不远矣!

“子脩莫要谦虚,想那冠军侯不也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吗?”皇甫嵩是真的有爱才之心,他不想李岷将来埋没才华,好心提醒道,“子脩未来可期,但在这官场还是谨慎,切忌不要盲目高估自己!!”

有些话,皇甫嵩不便明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岷年少居高位,难免志得意满。

要是被那些官场老油子阴谋陷害了,那可真是对大汉的损失。

“老将军此言甚是,不过子脩这孩子唯一的好处就是沉稳,不会得势不饶人!这许是伯喈先生教的好!”曹操在旁维护道,他这些年也是吃了不少官场的苦头。

“孟德,你啊,吾还不知晓他蔡伯喈,他确实捡了个好弟子啊!”皇甫嵩满脸艳羡,但不嫉妒,毕竟他跟蔡邕关系也好。

“哎,此次北上冀州,子脩还需小心行事,子干与你师相交莫逆,又是爱才之人,汝此行定能发挥所长,大破张角之军!”

经过长社一役,皇甫嵩深知李岷的军事才华,心中对平定黄巾之乱也更有了把握。

“承老将军之言,吾正有与黄巾大军一试之心。”

李岷满脸的自信,让皇甫嵩和朱儁仿佛看到了初升的太阳,活力十足。

之后,李岷身披战甲,带着自己的部队告别了皇甫嵩、朱儁,以及他那有些不舍的父亲,策马而去。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