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西园八校尉

再多的牢骚也没用,何进依旧毫无还手之力,因为他根本阻挡不了灵帝的动作。

“大将军,汝难道就看着陛下夺权吗?”回到大将军府,其手下立即劝谏道。

此人已是位居山将军,故而能觉察到灵帝的小心思,其核心对他们这些刘辩党十分不利。

“如之奈何?”何进脸色阴沉,心中颇为憋屈,“陛下太狠了,好一招釜底抽薪!他这是铁了心要遏制吾之军权,难道……陛下真的是在为董侯铺路?”

越想越怕,何进可不想下一代皇位从自己外甥手中溜走。

“不会吧?大将军。”另一位将军出声,表情震怖,“陛下弃皇后嫡子不顾,难道要立那刘协小儿为帝?”

这就是立场的问题,自古皇位轮替皆有血腥相伴,这些原本手握兵权的大将当然不希望失去权力。

“主公,必须得尽快告知皇后,让其早做准备,不然等陛下真立了董侯为储君,彼时我等唯有被其屠戮清算一途了。”

“吾早已通禀皇后心腹,希望她能有所计较。只可惜那西园八校尉吾等插不上手,倒是让那些阉宦得了势。”

何进点头示意,其也不是庸人,早有一些安排。

若局势真的难以更改,他已经在打算做最后一步,行废立之举。

当然,这是在灵帝驾崩后才会做的事,从宫里有限的消息中透露出来,灵帝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虽然还是能上朝,能承欢,但内耗严重,不是长寿之象。

不过此刻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何进需要让兵权不旁落。那么,在自己插不上手的时候,就需要拉拢其他势力了。

用什么借口呢?

嗯,十常侍不就是明晃晃的靶子吗?

一念及此,何进收回心绪,他想到了解决办法,对着在座的众人说道,“或许吾可联系曹氏与袁氏,全力支持其担任其中一校尉,与十常侍争锋。”

“大将军此言有理,借此令其相斗,待两败俱伤后,吾等便可不费吹灰之力,重掌兵权!”

“咦,妙啊!主公可直接邀请那曹操与袁绍过府相谈。眼下十常侍圣眷正浓,曹氏与袁氏岂能坐看其继续做大,此二人乃两系领军人物,定能解主公之忧。”

何进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朝堂上这两人彼此争斗,但一旦涉及十常侍,大家都身为士族,想来能暂时按下旧怨。

“嗯,此举可行!”说完,何进便对着屋外大喊道,“来人,速去曹府、袁府请人!”

……

曹操与袁绍在得到何进的邀请,没有片刻迟疑,因为此时的两人兵权也被打压到了极致。

尤其是对身为卫将军的曹操而言,尽管还有开府之权,但在京畿之地,西园八校尉的设立直接接管了防务,根本不给其他人留有余地。

要不然,何进也不会如此急躁了。

来到大将军府,曹操下马,正好另一方向的袁绍也同时下马。

“本初,汝觉得大将军寻我等何事?”曹操一把拉过袁绍,似乎两人又回到了儿时的亲近。

袁绍也没有奇怪,朝堂相争,不过是各自派系的利益,私底下他与曹操并没有多大恩怨。

非要说有恩怨的话,那便是官身,袁绍比不过曹操,这让四世三公出身的他颇为气馁与郁闷。

但眼下十常侍隐患更大,他们几乎要霸占整个汉室了。

是以,袁绍收起了往日的小心思,反而郑重道,“孟德,吾猜想必是西园八校尉之争。”

说着,袁绍左右看了一眼,发现唯有前方带路的仆从,他才小声的在曹操耳边说道,“吾听说陛下预以蹇硕为主,统领西园八校尉!”

“该死,又是这些宦官。”曹操佯作不喜,但随后又为袁绍解释道,“吾与蹇硕此人早有恩怨,当年在北部尉的时候,打死了其叔父,如此,吾可就糟了!”

“哼,孟德,岂可堕汝卫将军威风,区区小黄门而已,不过是受陛下宠幸,吾迟早要手刃这些祸乱汉室的宦官!”

果然,袁绍中计,已经与曹操彻底站在了同一战线。

“既是如此,那待会吾与本初可要共进退!”

“好,孟德之言甚合吾心!”袁绍拂须,心生豪迈,似乎已经看到不久之未来,他与曹操两人彻底掌控西园八校尉之景。

……

“曹操(袁绍)见过大将军!”

“孟德、本初,不用见外,快快落座!”何进早为两人准备好了酒桌,正好在其下方,一右一左。

“大将军,此次相召吾和本初,是为何事?”稍过几杯寒暄,曹操才在与袁绍的对视下,主动开口道。

“是啊,大将军,而今陛下组建新军,设置西园八校尉,此时吾是焦急万分,不知所措啊!”袁绍在旁帮衬,差不多是在说大将军你不用藏着掖着,我等早已心中有数。

袁绍的话一落,何进与其他将军皆是一喜,心想看来大家都身为士族,果然有共同对付宦官集团的觉悟。

“孟德、本初……”何进先是邀饮了一杯酒,随即才缓缓说道,“吾准备向陛下全力举荐汝二人为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届时尔等可要遏制蹇硕之势。”

何进直接表态,这份不做作的举动也让曹操与袁绍动容,“多谢大将军抬举,吾等自会遵从大将军之命,以束寰宇,正清嫡庶。”

有些话不能明说,但曹操与袁绍此举无疑是在表态,直接不赞成之前灵帝有意立董侯为储君的举措,站在了刘辩,即皇后、何进一方。

正所谓空穴来风,事必有因。

若非灵帝有这样的念头,也不会透露出这样的消息来试探朝臣。

何进能听明白两人的意思,心中顿感两人的正直,与之变得愈发亲近了起来,“来,孟德、本初,痛饮一杯,以慰藉吾等之功成!”

“痛快!”曹操饮下一杯后,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大将军,西园八校尉本就是十常侍蛊惑陛下所立,若吾等没有好的方式取悦陛下,想来很难获得要职。”

“确实,大将军,吾等还需仔细商榷一二,以免功亏一篑!”袁绍同样疑虑,就是不知道何进如何将他们推进西园八校尉。

“孟德、本初,切莫急于一时,且听吾说,陛下将与十月阅兵,尔等可借此取悦……”

……

中平五年(188年)8月末,在何进等人全力支持下,加之曹氏与袁氏共同协助,在一场提前预设的演武下,曹操与袁绍得到了灵帝的认可,适才封赏了要职。

但灵帝此举也不过是顺势而为,身为皇帝,手中直接听命军队的将领,绝不可能来自同一派系。

制衡,才是皇帝军权不失的唯一法宝。

所以,灵帝见三方发力,在一番考量后,念及双方的统兵能力,又来自各自派系,便答应了下来。

最终,西园八校尉以灵帝为无上将军,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之阵容初成,具体如下:

无上将军———灵帝·刘宏

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

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曹操

下军校尉———屯骑校尉·袁绍

典军校尉———越骑校尉·鲍鸿

助军左校尉——赵融

助军右校尉——冯芳

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

右校尉———淳于琼

小黄门蹇硕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汉灵帝。

一时间,西园八校尉声势浩大,连何进亦要受其命令,退避三舍。

好在曹操、袁绍俱在其中,给了士族底气,要不然一众朝臣可要疯。

自己生命安全都无法控制,他们又如何能不急躁。

眼下的局势,也算是灵帝竭力维持,他不仅要将军权握在手中,还要稳定朝局。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