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回京省亲

“元固,汝可曾想过,陛下广置天下州牧,渐成无力回天之势。”袁绍凭着手下谋士给出的策论,显然觉得中兴汉室太难,更何况地方诸侯有失控的迹象。

“本初,汝是否杞人忧天了?冀州、豫州、幽州、荆州等州牧皆无判意,待过段时日,凉州或许也会被皇甫将军平定。届时再上奏陛下收回州牧之权,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此时的盖勋战略眼光顶尖,他知道只要灵帝在,地方州牧就绝不敢大张旗鼓脱离朝廷。

待平定大部分乱事,收回州牧之权利还不是天子一句话的事情。

对于此,盖勋很乐观。

“孟德,汝怎不出声?”袁绍有些时候英明,有些时候又优柔寡断,此时他心中纠葛,只好寄托于曹操身上,“元固之言,汝可有方略?”

“元固中兴汉室之心,令某敬佩,只是天下纷乱不断,纵使我等铲除十常侍等宦官,这天下当真能拨乱反正?”

曹操的一番肺腑之言,算是震惊到了两人。

往常他们都认为地方叛乱皆归罪于宦官,但眼下曹操直接戳破了这层窗户纸,反而让洽谈陷入尴尬境地。

“十常侍亦不是坐等屠戮之辈,现陛下掌握新军,我等若想除去奸贼,非逼宫不可!”曹操说到这,目光直视盖勋,“元固,请问到了那会我等岂不成了逆贼?”

“这……”盖勋现在才发现自己大意了,十常侍不是那么容易对付,更何况还有陛下从旁维护。

这一点,盖勋在阅兵时就有体会。

“吾儿子脩年末回京述职,那时吾与之交谈过后,再对元固分说。”曹操静默片刻,主动说道。

“本初,汝的意思呢?”盖勋其实还不愿放弃,但若是等李岷回来再谈,他也不介意。

“还是等子脩回来吧,他身为冀州牧更了解周边各州的形势。”袁绍无法决定,便来个拖字诀。

主要也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可不慎重。

“罢了,那吾等暂成攻守联盟,借此遏制宦官之势。”盖勋知道今日无法决断,也就退而求其次,三者在朝堂上互为依靠。

“可,此事义不容辞!”

“嗯,操必定相随!”

至此,盖勋、曹操、袁绍三方协议,暂结为同盟。

十一月,由于盖勋在阅兵时深受灵帝欣赏,帝令其出任京兆尹。

往后的日子里,灵帝每有重大事情,都将手诏先送至邺城,后才送至长安,咨询李岷与盖勋两人的意见。

一时间,盖勋名声大噪,也成了汉室风云人物!

……

中平五年(188年)12月中旬,李岷驻足邺城城外,对荀攸等人辞别。

“公达,渤海郡新成立的水师(海军),让子龙这位横海将军好生操练,想来不多时就有用武之地。”

赵云原是虎威将军,不过杂号将军,换个名相差不大。

眼下李岷手中没有水师将领,但为了加快统一进程,他也只好改赵云为横海将军,前往渤海郡督练水师。

“主公,短期内是否有意荆、扬两州?”荀攸轻轻地在李岷身边说道,神色一如既往地恭敬,全然没有叛出汉室的负罪感。

“不愧是公达,甚得吾心啊!”李岷也不对荀攸隐瞒,随即缓缓说道,“公达,洛阳传来消息,陛下前几日又病倒了!”

“天子要病危了吗?”荀攸暗自嘀咕,却有些不敢相信,“主公,天子驾崩,国无长君,主少臣疑,汉室危矣。”

“或许吧,吾只想回去以全陛下之赏识之恩。”李岷遥望洛阳方向,凄然惆怅,也不知明年这个时候,他是正在追杀董卓呢,还是在剿灭诸侯。

顿时间,这天空也变得阴沉了些。

“主公,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此次主公回京切莫被情感所累,定要保重自己。”荀攸是一条路跟李岷走到底,现又知道灵帝将崩之隐秘,他能想象到未来的局势。

所以,荀攸希望李岷爱护好自己,不要妇人之仁。

“公达,汝很好,吾希望有朝一日,我等会开辟一方人间乐土!”

言罢,李岷拍了拍荀攸的肩膀,继而走上马车,随着五千轻骑而去。

泛起滚滚灰尘,荀攸望着李岷骑兵部队远去的背影,不禁感怀道,“主公能终结这乱世吗?”

……

坐在巨型四轮马车上,李岷丝毫感受不到颠簸的感觉。

不用想,这是玄府的科研成果。

这些年,弹簧终于被研究了出来,外加高级绒纺厚毯,这马车就成了出行游玩必备之物。

不过,只这么一台定制马车,高门大族购买的话,需要花费足足一万金,可称是大汉顶级奢侈品。

但谁让这东西是紧俏物资呢,整个大汉也就十辆这样的马车,其中两辆还是被李岷分别送给了灵帝与何皇后。

一旦出行,那可谓是风头无两,行人纷纷避让!

……

马车内,四女都在,那几个三、四岁的小家伙则是被安排在了后面的一辆马车上,正被侍女们细心照顾着。

甄姜生的是一对龙凤胎,这让李岷一下子有了五个子女,外加年轻,颇有古之文王之风范。

至于冀州文武,则是发自内心的欣喜,主公子嗣昌盛,让李岷一系人马愈加归心,有了更多盼头。

而百姓们也同样如此,龙凤胎,十年难得一遇。

这在当时的邺城可是一件大喜事。

最后甚至还引来了商人举办花会,为冠军侯庆贺喜得贵子千金!

李岷对此表示感谢,并大力支持百姓参与群体活动,以此来推动冀州商业经济发展。

……

这几年,也只有丁氏来了一趟冀州,帮李岷照看子女,在州牧府住了约莫大半年的时间,适才返回洛阳。

而李岷这一家子,连同子女都没回过京都骠骑大将军府,更没有与曹氏家里人相见。

是以,这一次回洛阳,李岷出于带着“告别”的意思,便顺势将她们一起带上。

当然,小宓儿此次也跟来了,哭着念着耍起了无赖。

李岷能说什么,只好一并带上。

此刻,小家伙长高了不少,但仍是稚气未脱,在李岷身旁,拉着甄姜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一会说京都洛阳是怎么样的?

一会又说小外甥会不会饿了?

一会要看大水广阔!

一会又念叨时间过的真快!

如此,在几日的悠哉赶路下,李岷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洛阳城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