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这是整个村子的狗都跑过来了吗?

怎么说?

于鼎新的哥哥于鼎盛问道。

于鼎新放下手机,对哥哥说道:没问题,郑师傅现在正在家里做菜,明天就会过来。

你说的这位郑师傅真的和你说的那样?手艺很好?

于鼎新看着哥哥,笑着说道:哥,你都问好几遍了,放心吧,我给你说,这位郑师傅的手艺那简直比五星级酒店的主厨做的都好吃。

有这么夸张?

于鼎盛有些不信。

真的,你明天就知道了。

那行,等到明天郑师傅来了,我要好好看看。

对了,你别忘了租借桌椅,这最重要。

放心吧,我已经打过电话了,下午就给送过来了。………

小飞,是于楼那里找你的?

看到郑飞挂断电话,正在烧火的范海问道。

郑飞点了点头,说道:对,是主家打过来的,问一下情况。

这有什么问的,还能忘了这个事情不成。王明天听到郑飞的话,扭头说道。

郑飞笑了笑,说道:毕竟距离这么远,不放心是应该的。

毕竟别人定金前都给发过来了,问问情况也是应该的。

小飞,明天去于楼?是那个于楼啊?

正在洗菜的刘大娘听到三人的谈话问道。

叫于楼的村庄很多,离他们最近的一个于楼离他们只有四十里地。

大娘,是安庆县的于楼,做纺织的哪个于楼。

说于楼,别人会问是那个于楼。

但是,要是说做纺织的哪个于楼,大家都知道。

实在是于楼在八十年代就很有名,直到现在,那里百万富翁都不知道有多少。

别的村子说不羡慕是假的。

那可不近。

听到是那个于楼,刘大娘算了一下距离,发现挺远。

还好吧,开车的话也就是一两个小时。

省道就在李家寨那边,从省道走会节省很多时间。

小飞,这是喜事还是白事啊?

高秀莲好奇的问道。

跑这么远去做大席,事应该不小。

白事,过三年呢。

在华国,人死后的第三年是最重要的一年。

传说,这一年是人死后来到十殿阎罗转轮王的一年,过了这一年,人就会去转世投胎,所以,亲人都会在第三年给死去的亲人举办一场隆重的大祭。

这场大祭,所有老朋旧眷、远亲近邻都会出席,会很热闹。……

真香啊,小飞又在家做菜了。

是啊,今天早晨出来散步,正好看到小飞开车回来,车后面拉着一车的菜和肉。

也不知道小飞要去那里做大席,要是近的话,不知道能不能去随个礼。

在郑庄十字路口,一群十几个人正站在那里说话。

闻到空气中熟悉的香味,他们就知道郑飞明天又要去外面做大席了。

郑庆林骑着电动车从远处过来,看到这里那么多人,他来到这里停了下来。

因为郑庆林前几天给猪办大席的事情,人缘好的不得了。

这是去超市买东西去了。

看到车筐里面的东西,郑河南说道。

郑庆林点点头,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呢?

还能说什么,你问问这味道,我们在这里都闻到了。

你看看这几条狗,一看就是去小飞家的。

郑金生指着跑过去的几条家狗说道。

每次郑飞在家做菜,村子的猫狗都会跑过去。

要是不知道郑飞家在什么地方,很好办,家门口猫狗最多的就是了。

要说村子中谁最能在猫狗中吃的最开,那肯定是郑飞。

在他刚来的那天,他碰到村子的狗,那些狗还冲着他叫唤。

可是自从他在家里做大席以后,每次碰到村子的狗,那些狗都会冲着他摇尾巴。

除了狗,高冷的家猫也一样,只要是村子的猫,他都能上手撸两把。

就因为他在猫狗中能吃得开,村里两三岁左右的小朋友特别崇拜他。

因为村子的猫和狗都很讨厌他们。

碰到他们这些小不点可以说那是绕道走。

可以说他们这个年纪真的是人烦狗厌。

你们知道小飞要去那里做大席吗?

不知道,要不你去问问?

郑庆林直接摇头:我家里来客人了,还要回去陪客,过不去。

这么多人在这里不去,想让他去,他才不去。

看到听不到想要的信息,郑庆林也没有在路口多待,说了两句话就骑车离开了。

李凤霞看到院子中的橘猫,忽然想到了九月份郑飞给她说的那个事情。

小飞,你吴奶奶家的猫已经满月了,你有空去抱回来吧。

哦,对对对,要是嫂子你不说我都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

等我忙完这个活把,忙完我就去吴奶奶家看看。

九月底的时候,他还碰到了吴奶奶,说起了猫的事情。

这一眨眼已经一个多月了,时间过的还真快。

刘大娘听到郑飞要领养一只小猫,开口说道:哎,小飞,你要领养小猫啊?

是啊大娘,家里老鼠太多了,没有猫看家根本就不行。

你早说啊,十月初的时候,我家的小猫满月了,就送给别人了,你当时要是说,我肯定给你留一只。

刘大娘家养着两只猫,一公一母。

八月底的时候,她家的猫生了一窝小猫,一共有四只猫,长的都不错,所以她就没有扔掉。

养大后,四只猫已经全部被人抱走。

最晚的一只在十月中旬被人抱走,要是郑飞给她说一声,她肯定把最后一只小猫送给他。

我当时也刚回来,也不知道大娘家里面有小猫,要是知道我就不找凤霞婶子了。

李凤霞也没有想到,住的不远的刘大娘家居然有小猫。

怪不得那几天就没有见过刘大娘家的猫出来,原来是生了。

小飞,丸子陷已经做好了,什么时候四喜丸子?

说话的功夫,王明天已经把做丸子的肉馅剁好。

郑飞听到王明天的话,放下菜刀,走过去看了一眼。

你会做四喜丸子和狮子头吧?

王明天点点头。

狮子头和四喜丸子他会做,毕竟从小和父亲做大席,一些常见大席菜他还是会做的。

我会做,你是想让我做?

对,丸子你做吧,交给你了。

反正他已经把调料放上,所以,谁做都一样。

他现在正在收拾猪蹄,没有时间做丸子,正好交给他得了。………

安平县,于楼村。

于楼CBD中心。

一位大娘晒着太阳,开口说道:你们听说了吗,鼎盛兄弟俩找了一位平安县的大席师傅。

听到这话,一位大娘有些不信。

真的假的?我离他家这么近,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事情。

老张,你从那里听到的消息,这么多人在这,还确实没有听到过这个消息。

几位大娘明显有些不信。

就像刚才那位大娘说的那样。

她家离于鼎新家那么近都没有听到过这个消息,她是从那里听到的。

不会是假的吧。

作为于楼CBD消息中心的话事人,孙兰肯定不能让假消息在从这里传出去。

张大娘看到几位老姐妹不信她说的,坐起来说道:你们别不信,这可是于鼎新亲自说的。

要知道,明天就是于鼎新他妈三年了,你们看看,他兄弟两家有厨师吗?

孙兰听完她说的话,指着太阳说道:你可拉倒吧,这才什么时间?才中午,大席师傅就是来也是明天或者晚上了。

你说他家找了一个外地的大席师傅,我肯定不信,这也太扯了。

确实不可能,毕竟咱们隔壁村就有一位手艺不错的大席师傅。他不可能去找外面的,更不用说还是另外一个县的人了。

不管是谁,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都不相信。

就是张大娘也是一样,可是这个事情是于鼎新亲自给她说的,肯定不是假的。

她本来还想着在这里显摆一下,可是她发现这些老姐妹都不相信她说的话。

你们爱信不信,我话放这了,明天你们就知道做大席的师傅是那里人了。

可把张芹气坏了。

孙兰几人听到这话都笑了笑,没有当回事。

对了,你们收到了邀请了吗?

我没有收到,我和他家的关系不好不坏,不可能请我过去。

嗨,这有什么,都是一个村子的,你拿着钱过去他还能不让你在哪不成。

鼎新的老婆给我说了,让我明天过去帮忙。

和你也是这样说的,咱俩一样。

也不知道明天是谁做大席,可千万别是冯师傅做的,他做的大席太难吃了。

哎呦,可不嘛,我在冯家庙吃过一次他做的大席,那菜的味道,太差劲了,只能说勉强吃下去。

是嘛?真有这么难吃?

可不是,你别不信,你去问问咱们村的,只要吃过他做的大席,绝对没有说好的。

要是这么难吃,于鼎新应该不会请他吧?

这可说不准,你要知道,冯师傅和他家还有点关系呢。

那可就拉倒吧,要是这样我就不拿着钱过去了。

希望不是他吧。……

翌日。

一大早,范海和王明天两人就过来了。

他俩过来没多久,李凤霞四人也过来了。

几人把东西装到车上,用绳子绑好,确定没有问题后,开车驶离。

小飞,咱们走那条路?

郑飞打开导航,查看了一下。

从这里去往于楼一共有两条路。

这两条路都差不多远,现在这个时间也没有多少车,走那条路都差不多。

走省道吧,速度快点。

说完,还给后面跟着的范海说了一声。

于鼎新从家里出来,身后跟着妻子孩子。

他们要去大哥家,因为大哥住的是老房子,所以三年要在那里办。

远远的,于鼎新就看到大哥家门楼外面的灯泡正在亮着。

样子大哥一家人比他们起的还早。

过来了。

刚来到家门口,于鼎盛抱着一捆柴火从家里出来。

来,烤烤火。

十一月的清晨已经有些清冷,从暖和的被窝里起来,多少有些冷。

大哥,你想想,什么都准备好了吧?

把柴火点着,于鼎新问道。

于鼎盛想了想,一边想还从衣服兜里拿出一个本子。

上面记载着已经准备好的东西。

看完,于鼎盛对他说道:没问题,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这就好,今天别闹笑话就成。

对了,还有一件事,你看看菜在这个地方做怎么样?

于鼎盛指着一旁的空地说道。

于鼎新看到空地旁边的水沟,皱了一下眉头。

大哥,这个地方会不会有点臭,这旁边就是臭水沟,做菜的时候还不得被熏晕过去啊。

看到弟弟不同意,于鼎盛问道:你说在什么地方好?

于鼎新指了指南边,靠近邻居家的地方。

那里,是一棵枣树,在枣树旁边,是一堆破砖头。

砖头不是很多,只要把砖头平整一下,就是一个做菜的好地方。

地方宽敞不说,离他家还近,上菜也方便。

那个地方就行,咱们等会把买了收拾一下就好了。

于鼎盛走过去,站在一旁看了看。

点点头,说道:行,这个地方也可以,等会把庆龙叫过来,咱们三把这里收拾一下,要不然等会做菜的大席师傅就要到了。

听到这话,于鼎新也不蹲在那里烤火了,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发现马上就要六点。

想到平安县清河镇和这里的距离,于鼎新连忙给于庆龙打了过去。

电话接通后,于鼎新让于庆龙赶紧过来,来的时候别忘了拿铁锹。

他大哥家只有两个铁锹,他们三个人也不够。

在等待于庆龙的时候,于鼎新和哥哥两人一人拿着一把铁锹先收拾着。

等到于庆龙过来的时候,两人都收拾好了一块。

大哥,不是说好了在那里做菜吗?怎么又换成这里了?

前两天还说让大席师傅在另外一块空地做菜,怎么现在又换成了这里。

于鼎新说道:那里不行,旁边就是臭水沟,我看天气预报说今天还挺热,在那里做菜,肯定臭的不行,所以,我就决定换个地方。

原来是这样。

也是,那个空地那就好,就是旁边有一条臭水沟。

要是没有那条臭水沟,肯定是做菜的好地方。

当然,这个地方更好,只是有一些烂砖头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