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泥陶

第二百二十四章泥陶

摊主还是坚持,自己那件泥陶就是古董。两百块的古董,也是够廉价的。

泥陶其实是他垃圾堆旁边捡回来的,能卖出两百块,他心里都佩服自己。所以,别看他们蹲一整天,可能顾客没有几个,但收入却是不低,中间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砍得差不多,陆远很干脆抽出两百块,也得留口汤给别人喝喝。

不远的摊主见了,多少有点羡慕,今天他还没发市,就等着像陆远这样的菜鸟上门。他们这行,基本上都是守株待兔。

没有继续看下去,陆远在附近找一个食店,吃点东西。老街这边,都是江州市本地很传统的一些美食,很正宗,以前拍卖行的经理带他吃过一次,味道很好。

正当他想吃东西都时候,曹军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陆远先生,我认识的那个人到了。”

陆远立马放下手中的东西赶往曹军说的那个酒店,随后陆远便在曹军的带领下走进一个包间,包间里坐着位老人家,身穿灰色的长袍,留着长胡子,精神抖擞。

曹军对陆远介绍了一下老人的身份,他是丰城德高望重的古玩鉴赏家,尤其擅长古书画方面,国内著名的装裱大师。

陆远立马对着老人恭敬的说了一声:

“大师你好!”

老人连忙笑意盈盈的说道:

“不用拘谨,陆远先生,我在这边其实也对你的事迹早有耳闻了,因此我并不觉得你比我差,你叫我大师真的有点折煞我老人家了。”

陆远连声说道:

“不敢、不敢!”

随后陆远才在老人的对面坐下,随手吧刚刚淘到的宝贝放到了一旁,老人一件顿时有些困惑的说道:

“陆远先生,你这是淘到宝贝了吗?能拿过来让我掌掌眼吗?让我老头子见识见识?”

陆远笑了笑很自然的把宝贝便递了出去。并笑着说道:

“让老人家你见笑了,不过是刚刚在集市里转了一圈,刚买的宝贝而已,价值并不算很高。”

曹军的眼神也落在陆远手中的泥陶上面,微微一怔,依他的眼光,不难看出,那就是一件现代工艺品,太明显了。他疑惑地看着陆远。

有些疑惑为什么陆远要买这个东西,毕竟如果陆远是真材实料的话,怎么可能会买这些东西吗?

李老观察了一会,心里微微诧异,两分钟过后,才将泥陶还给陆远。

在李老观察泥陶的时候,陆远的表情没有出现丝毫的变化,这人李老颇为赞赏。毕竟现在都年轻人大多数都喜形于色,没有城府,像陆远这样的稳重的少年已经很少了。

“小友的眼光很毒辣呀!”

最后李老对着陆远评价了一句,而陆远则还是那么恭敬的笑了笑说道:

“过奖了。“

而李老大话一出,曹军脸色微变,再次认真观察那件泥陶,暗想:难道我看漏眼了?

可是即使他再次细心观赏之后,也还是认为这个泥陶就是一件现代工艺品,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出炉的时间不超过一年,何来的眼光毒辣?

“这……”

难道李老是为了顾全他们都面子说的安慰话?也没道理,不是李老的风格呀!

看到曹军那百思不得其解的神情,李老感到十分有趣的笑了笑然后讲解道:

“哈哈!小军你可不够认真呀!泥陶是新货没错,但这铃铛是一个宝贝,应该是一件佛门宝物,开了光,年代倒不是很老,大概清末时期的物件。”

听到李老的话,曹军才将目光盯着那个铃铛。他有点懊恼,刚刚竟然没有注意到泥陶身上的物件,仅仅只是盯着泥陶本身研究,这回真是丢大脸了。

开光,一般是指道教开光,常见的道教开光,现在统一叫开光,是一种混淆和随波逐流的说法。开光是特指道教神像的开光明,在道教中,经过开光的神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使法物具有特别的灵力。

抽象一点来说,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仪式。佛教本来没有开光,但有种佛像加持的仪式,跟开光差不多,流传到现在,就都统统叫开光了。

而开光的物品其实也是多种多样,可不只是神像一种。开了光的物件,通常又称为法器。

说到这里,曹军也就不可能再质疑陆远的实力了,而是十分好奇的开始对陆远问道:

“陆远先生,这玩意你多少钱弄到手的?”

曹军当然明白陆远基本上是捡到漏了,要说他本来对陆远的能力还有一些质疑,毕竟在他看来大小姐即使没有陆远也未必拌不到王家。

但这一次的事情让他对陆远的实力有了比较明确的认知,甚至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陆远这次捡漏指定是随意弄的。陆远很有可能是单纯闲的无聊就去捡了个漏。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而陆远面对曹云轻松的说道:

“两百块,街头那边的小摊捡的。”

李老一阵惊讶,两百块到手的话,那还真是捡了大漏。这个铃铛,他估价五万以上,要是碰到需要法器的风水佬,可能还能翻一番价格。

曹军笑着恭喜了一句:

“那真是恭喜陆远先生了,你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李老听了曹军这句话顿时横了他一眼,责怪道

“这怎么能叫运气好,没有眼光,没有点基础,能发现这件宝物?不够细心的前辈,都有可能看漏。”

他越发欣赏这个年轻人,基础应该不错,更难的是心细。很多人可能理论知识很丰富,经验也独到,但就因为不够细心,往往都会打眼交学费。

尽管陆远话不多,但有曹军在,气氛还不至于冷场,而李老各种知识渊博,能引申很多东西,让陆远大长见识。

陆远这种多听少讲的行为,也令李老暗自点头,非常不错的年轻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