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区块链

“区块链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

陆平野继续道:“用程序构建的一个个产品和平台,总要实现某种功能,这个过程一定会产生大量数据,以前这些数据都是集中存管的,就像一个企业的数据存在财务中心,银行的数据存在银行数据库,要想追查,很容易,路线也很明晰。”

“但去中心化的思路就不一样了,他致力于不把数据存在一个地方,而是由网络上很多个点共同验证、达成共识来存管的,这些点相互验证形成一个个相互交织不断延展的链条,区块链是它形象的叫法。”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点是自发的,不受任何权力控制的,并且可以无限多的,被称为分布式存储,这样就算是某个或者某几个点的数据被篡改,或者完全丢失掉,也不影响整个网络记录的准确性,使数据更具安全性。”

“但就算是在网络上,计算、验证、记账、达成共识也是需要成本的,最重要的就是算力保障,为了鼓励这样的行为,就要对这样的记账结点给予鼓励,这种验证记账的行为俗称‘挖矿’,获得的奖励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拟数字币。”

“其实这些虚拟数字币就是一组极为复杂的带有很高加密算法的数字符号,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因此不具备法尝性,不代表任何价值,简单说就是一个记账劳动的工分。”

“既然没有任何价值,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炒它?”陈新燕道。

“就我看来,一是他的稀缺性,二是资本的力量。”

陆平野道:“在设置这些奖励工分的时候,通过加密算法可以控制它的发行总量,以保证他的稀缺性,使得越是往后面,获得这样的工分就越难,也使得它的虚拟价值越来越高。”

“资本是逐利的,正是看中了数字币表面上稀缺的这一特征,于是便讲了无数动听的故事,甚至说它可以代替现有货币,并具有抑制通货膨胀的能力,赋予数字币未来无限大的价值想象空间。”

“在资本不断地推波助澜下,虚拟数字币形成一波又一波上涨的浪潮,造就了一派兴旺的现象,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机者,到最后才会发现,那些去追求暴利的炒币者大多数都免不了成为资本韭菜的厄运。”

“你为什么说这是一种表面地稀缺?难道它不稀缺吗?”龙天倪道。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去中心化的、没人管的地带,”陆平野道,“为了在这里面分得一杯羹,很多资本纷纷投入,为了同一个目的,讲着不同的故事,发行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币种,这种供应量是海量的,哪这稀缺性就根本谈不上了。”

“看来国家禁止虚拟币的发行与炒作确实是对的,”龙天倪道,“国内已经禁止了,这些人又是怎样参与炒币的?”

“国内禁止了,可总有国家是开放的,”陆平野道,“你听说过翻墙吗?”

“这个当然听说过了,”龙天倪道,“就是说国内看不到的一些外国的消息,可以翻墙到国外的网站上去看。”

“是的,现在地互联网使整个世界连在了一起,分是分不开的。”

陆平野道:“网上随时可以找到很多个‘翻墙’工具,如何注册一个真实的北美账号,如何在苹果手机用这个账号登录,如何从苹果商店里下载用来交易的APP,如何完成交易平台的注册和虚拟钱包的申领,都有人教,剩下的就是你打钱进去进行交易了。”

“哪这钱包里面所买的数字币能被人转走或者卖掉吗?”龙天倪道。

“钱包和数字币都是虚拟的,现实中是没有任何人或者机构替你监管和保护的,”陆平野道,“但去中心化的好处就是,理论上只要你的钱包账号和密钥在你手上,全世界也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卖掉和转走你钱包里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