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应该有更好的办法

“爱卿说的法子确实也能解决问题,但朕觉得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

顾瑶站了起来,看着一群低头不语的大臣,突然说道

“谁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官晋一级,赏银三千两。”

顾瑶说完,下面的大臣很多都抬起了头,有些震惊地看着大殿上的帝王。

他们还是第一次遇见有君王让大臣提意见,采纳了就加官,赏银的。

官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儿后,还真有人站出来了。

站出来的是一位穿着绿色官服,职位为翰林院侍讲的七品官陆辰安。

顾瑶看着这个年轻的面孔,这人面容清秀,白白净净的,看着就是那古代的书生模样。

陆辰安走出来后,先行了个礼,然后恭恭敬敬地回道“皇上,臣有一计,不必修改律例便可解决了近亲结婚的问题。”

“说来听听……”顾瑶不记得这人是什么名字,朝中官员太多,她平日里几乎只和一些朝廷重臣商议国事,这些品阶较低的官员,她只在朝会上见得到。若对方平时不怎么说话,她压根就不记得。

“皇上,臣以为可让各地方衙门增设婚令史一职,所有要结亲的男女,议亲后,得到官府衙门登记,而婚令史负责核实双方身份。若登记时发现要结亲的男女为近亲关系,官府不盖章,不下婚书。若其私自结婚,则从重处罚。”

顾瑶抿嘴一笑,很是满意。

她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小吏,能提出的这样的意见。

这不就是现代社会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要办得事吗。

古人结婚,三书六礼,要议亲,要合生辰八字等等。但顾瑶记得,华夏是明朝时期才明确规定,成婚前要去官府登记,官府下了婚书才能成婚,在那之前都是成亲后,到官府去登记入籍的。

顾瑶于是笑了笑,回道“你提了个法子不错呀,不仅可以解决了民间近亲结婚的问题,还能阻止一些地方的童婚,买卖妇女的现象。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衙门?”

顾瑶确实不知道对方叫什么。

陆辰安于是再次行礼,回道“皇上,臣姓陆,名辰安,渝州怡安人,为兴起二十一年二甲第十三名进士,现在翰林院任侍讲一职。”

“噢……”顾瑶明白了,难怪这人看着这么年轻,是两年前才中的进士,而且应该是直接被安排进翰林院的。

科举会试放榜时,会分三等进士,分别为一甲进士一到五名,二甲进士五到三十名,三十名后为三甲进士。

一般只有一甲和二甲进士有机会直接进翰林院。

“还有谁有别的办法吗?”顾瑶看着其他的臣子,问道。

百官们没有回话。

顾瑶等了一会儿,见没人站出来了,便说道“既然礼部办不好这个差事,那这事就交由户部去办。户部联合中书,三日内商讨陆辰安的建议,若可行,下月起,在全国内选十个州县试行,试行有成果再全国推广。陆辰安晋六品,去户部任职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