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教材!被震惊到了的三位皇子!!

中书省。

左右丞相办公之地。

胡惟庸默默的听着下人的汇报,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胡相,这,这,这楚羽的名声,如今已传遍江南了。”

“日后若他真的弄出那杂交小麦,整出那些高产量的农作物,老百姓还不把他当神看啊?!”

“更别说,这楚羽还跟那刘伯温的女儿已经订婚了!”

“胡相,此子羽翼若丰,这朝堂之上,谁堪与之为敌啊?!!”

汪广洋颇为不安,心急如焚的道。

杂交水稻的名气,在短短数日就已经传遍长江以南诸省。

楚羽的名望直接一飞冲天。

更别说楚羽又跟浙江一派士林的领袖勾搭上了。

这样搞下去。

淮西派系的文官势力,非得被浙江派系压过去不可!!

“...本来若楚羽只是一个人,就算此子有大才,咱们也总有办法能应付。”

“但现在,刘基竟然成了这楚羽的岳父。”

胡惟庸脸色也很难看。

楚羽即便要刨了文官势力的根,即便才华惊世。

但在胡惟庸看来,其暂时仍不足为惧。

因为其在朝堂上没人!

还将自己置于众多官员们的对立面!

但现在,刘基这个浙江士人的领袖站在了楚羽这边。

那形势就大为不同了!

在朝堂之上,有一股势力会为楚羽说话了!

胡惟庸甚至感到自己的宰辅之位,都有些不稳了。

“胡相,万不能再让此子得势了!!”

汪广洋咬牙切齿的道。

“此子圣眷正浓,有些事咱们不能明着做。”

胡惟庸眉头微蹙的沉思片刻,才朝着汪广洋道:“楚羽不是说他能培育出杂交小麦和亩产量高的农作物吗?”

“中原地带最近几年是频发旱灾。”

“去通知当地的官员,想办法截断官道,尽量逼这楚羽去那些旱灾频发的省。”

闻言,王广洋双眼顿时一亮。

此时正是春夏交接之际,旱灾的情况还不明显。

楚羽如果选择会发生旱灾的区域来培育杂交小麦。

那能培育出来才有鬼了!

而只要楚羽培育杂交小麦失败。

不仅能打击楚羽的声望,文官们还能以办事不利来攻讦楚羽。

“胡相高见!”

汪广洋已然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立刻下去偷偷写信了。

“哼!楚羽,刘基。”

胡惟庸则冷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缕冷光。

政治间的斗争。

虽然没有硝烟,但却绝对你死我活!

胡惟庸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打击楚羽。

没有机会也要制造机会!!

............

上元县衙。

楚羽把玩着工部送上来的构造模型,啧啧称奇。

华夏匠户那是相当厉害的。

尤其在建筑学方面。

建楼造屋那都是不用钉子的。

而且坚固异常,甚至连地基都不用打!

一个个斗拱,就能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

这个书院的构造也绝对称得上是精妙。

楚羽那是打真心佩服的。

“就按照这个造吧,书院的位置,就选择在城外的试验田旁,教材我明天就写出来,到时候你找匠户印刷好。”

“至于教书先生,等教材出来后,再发告示。”

“让这些教书先生先理解适应一下教材,这样,等书院建好后,他们就能立刻给百姓的孩子上课了。”

楚羽将手中犹如艺术品般的模型小心地放好,才朝着一旁的县令吴旭道。

“诺!!”~

面对楚羽的命令。

吴旭也不敢有任何怠慢,捧着模型就下去了。

楚羽则又让人找来笔墨纸砚,就开始编写教材。

四书五经各种精义解释,八股论文的规制格式,这些东西,楚羽全都要写进教材里。

而且是以易至难,写上九本。

楚羽更决定在书院里面设出九个年级,刚入学的学子通通进一年级。

除了四书五经之外。

术数之学,天文地理之学。

楚羽也全部要写进教材里去。

然后,他还要将每个年级所教学科分为正科和副科。

正科就是学习四书五经的精义和八股论文的规则讲解,副科就是其他的了。

楚羽要保证只要入了书院,从一年级一口气学到九年级,那随便就能写出八股论文。

但要想真正考上科举,这帮家伙就只能钻研副科了!

没办法,八股论文太过死硬了。

天文地理,术数之学,那才是加分项啊!

楚羽凭着系统给的信息,从清晨写到傍晚,才将九本教材全部写完,然后就让人去找工匠印刷了。

而第二天清晨。

当招聘教书先生的告示发布后。

果真如楚羽所料,想要成为教书先生的人直接在招聘处排起了长队。

在大明朝能够考上科举的人还是极少数。

许多考试不中的读书人往往肩不能提,手不能扛,还得养活一家人。

所以,很多读书人还是过得很拮据的。

再说了,这是官府派遣的差事,若以后能表现的好,说不定还能简在帝心。

自然有许多人愿意来试一试了。

楚羽确定要找十八名教书先生,并嘱咐吴旭要找身家清白,家庭背景不要跟官员扯上关系的人后,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前往北方了。

身为一个领导,有时候还是要充分信任下属的。

楚羽只要颁布了命令,等事情办成后来考察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什么事都亲自盯着。

而就在楚羽准备北上之时。

在一处印刷作坊中,朱樉,朱棡,朱棣正围着一堆刚印刷出来的教材。

三名皇子的脸上,全都是震惊之色!

“我滴天啊!这还是人吗?!一天时间,竟把四书五经的经义注解都全写出来了?!”

朱樉拿着教材的手都在颤抖。

他一个论语都背不全的人,此时完全把楚羽视为天人了!

“何止是写出来了,他还区分好了难易程度,读完这些书,写八股论文还不简简单单的?那些五经博士也没人能做得到吧!这还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朱棡手里捧着两本教材,十分的感慨。

“这个家伙,连算数都这么精通的吗?!”

朱棣拿着一本写了加减乘数表的教材,叹为观止。

“老三,老四,咱们还是赶紧去找这楚学士吧,这么有大学问的人,帮他做事也不算丟面子。”

朱樉此时很动摇得道。

“.....再看看吧,就算学问再高,那也可能是个书呆子!!”

朱棣仍有些不甘。

三名皇子很快又听说楚羽已坐马车离开县衙,于是赶紧也各自拿了九本教材就上了马车,继续的跟了上去.....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