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回京

秦王的车马只停留到了第三日。

卓老夫人带走沈绮,徐韵之也不得不与李菁话别。

在这里,她将自己的心事吐露,”这是上一辈的事情,你和殿下想要为父母平反我很理解。”

李菁还说上一代的恩怨也该到此结束,她瞧她小小年纪奔波劳累对身子毫无益处。

甚至让自己的丫头取来一张药方,“我昨夜同你坐着便觉得你的手格外的冷,这个方子我小时候也用,大了便不冷了。”

李菁也一眼看穿她和秦王的事情,“我知道你不是闺阁里的姑娘,我想秦王殿下终有一日会娶正妻。”

听徐韵之说起,李菁眉头也微微的蹙起,着皇家最重视的就是脸面,比起普通人家更盛,若她一直是秦王府的校书,外头的流言也会很多。

“或许是我担心过多,殿下的性格我瞧是不会退步的。”

说到这里,李菁脸上的笑容更深一些,她这一生是无法逃脱官宦家小姐的宿命,可有这么一人跳了出来,她便满心祝福。

再说起沈约的事情,李菁也对她恳言,一定要断的干净,对沈约来说才是好事。

诸如此类,李菁对她循循善诱,若说是大姐姐,倒不如说是母亲的感觉,从小到大没有人对她说过这样的话。

“我是真心喜欢你,等到大局已定,我让父亲收你做义女,别人就不会多说什么!”

徐韵之听着这些话,心中的不安被李菁安抚,犹如醍醐灌顶。

“万一往后我嫁到长安来了,我们还能常见面的。”李菁细心的为她掖了掖衣襟。

她心中知道这三日的照顾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我会给姐姐写信的。”

李菁拉着徐韵之道手,见一块手帕交到她的手中,“这是闺中姑娘都知道的手帕交。”

丝帕很柔软,也很暖和,徐韵之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块,李菁高兴的拿在手中,“妹妹的绣工真好!“

她小心翼翼的放进袖中,拉着徐韵之的手仍旧是一脸不舍。

时辰一道,徐韵之一步三回头的上了马车,从马车中往外看,看着她们离开李家离开了河西郡。

”韵儿,在这里交到了朋友。“萧辰坐到她的身边,为她挡住窗外的秋风。

她靠在萧辰的身上,将这两日的所知所闻一一道来,听完的萧辰都是一脸欣喜,”那韵儿别忘了常给李家大姑娘写信。“

车马这一走便在九月初回到了长安城。

只是安静了许久的长安城即刻要迎来一场新的暴风骤雨。

大理寺卿韩丞很快结果了查案的担子。但也只拘留的沈鸣和沈绰、沈约,也将秦王带来的证据一一保存。因为没有卓氏的罪证,她被留在了大理石门外。

“殿下也可不必再插手这件事,臣会处理此事。”

萧辰知道韩丞的性格,略微行礼之后便打算先回府,明日再去往宫中向皇帝禀告此事。

他还未离开大理寺,这个时候太府寺卿许然骑马驾车前来,高声的唤道:“秦王殿下!“

徐韵之听到这个声音,即刻靠在车壁掀起一角车帘子,旁观着这一切。

”许寺卿怎么来了?“萧辰略施礼。

许然下车之后只看了一眼秦王,便直接看向了一旁的卓氏,”沈夫人,请吧!“

卓氏由张姑姑扶着,不知所措,张姑姑忙道:”你要带我们夫人去哪里?“

许然恭敬的说着,”国公爷听闻沈夫人一家来到京中,一早便准备了府邸安置。”

“什么?”卓氏脸上露出疑惑,“国公爷还肯帮我们?”

许然不以为意,脸上带着笑,“国公爷自然是要帮着沈家的。”

“请吧!”许然作出请的姿势。

卓氏心思简单,整个人瞬间抖擞精神看向秦王,“殿下,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萧辰看着卓氏潇洒离去的背影,笑着摇摇头。

“想来卓氏不会知道她接下来的处境吧!”徐韵之看着才上了马车的萧辰,一脸笑盈盈。

他坐道她的身边,“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大可放手了。”

徐韵之的目光落在来来往往的民众,“只怕鲁国公府不愿意放手。”

萧辰看她眉宇之间的担忧,赶紧伸出手为她抚平,“这些事就该我来担心。”

马车缓缓向前,秦王柔声细语的嘱咐了许多,第一要事便是将李菁的方子拿给了玉神医看。

“确实是个好方子,姑娘每日一饮便可。”如此萧辰也放心了。

回到王府之后,徐韵之也不再那么忙碌,第一件事便是将春日做对胭脂,即刻让人往河西郡送去。

随后开始捣腾秦王府的花园。

萧辰带着消息来到了宣政殿。

萧贺身子虚弱却还是披着厚厚的披风在风雨之中等着他的到来。

他还未迎上去,皇帝的身子变摇摇欲坠,“陛下!”

“今日上朝我已经听韩寺卿说了,有韩寺卿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

萧辰扶着,脸上未见松懈,“韩寺卿虽然是个铁面无私的人,可大理寺里的人就不一定了。”

韩寺卿虽然能够提携一部分人,可大部分官员的任免和升迁都在吏部。

秦王初掌握吏部,还有很多事情都还不清楚。

萧贺拍了拍他的手,“只要有证据在手,沈鸣如何逃脱?”

韩丞带着一份吃食来到了沈鸣的囚牢,“多年不见,你变了。”

韩丞和沈鸣在多年之前曾是同窗好友,只是随着成长,韩丞希望未来能够为天下公平做一份贡献,一个希望能够拥有雄霸一方的权利。

后来韩丞入国子监,一心想要考入大理寺。而沈鸣娶了卓家的姑娘,将妹妹嫁给了江夏郡太守徐家。两人就此分别。

可是那些年鲁国公府掌权,韩丞在大理寺从未被重用,但是他依旧坚持自我。

直到十年前徐家的事发生,所有的人都在上本要求还许戎一个公道,只有韩丞这一份折子写着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这些折子到了先帝眼前,可是先帝身边的人也有鲁国公府的眼线,悄然的准备带周这一份折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