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王在晋比较

王在晋主张在辽西走廊山海关不远处的八里铺修城。

暂时放弃辽东。

理由是山海关相对八里铺来说,更加不好守。

山海关容易被建奴居高而下的攻击。

而后再徐徐往前筑城推进,先守再攻。

而孙承宗则是主张关宁锦防线,一体防御,主张在更远的宁远筑城。

而后以宁远为跳板,步步为营,步步修城推进,主动出击。

现任辽东督师王之臣此时被朝臣攻击的原因是,天启七年底,他放弃了更远处的锦州。

这导致了王之臣被朝野攻击,纷纷推荐袁崇焕。

看来,王在晋和王之臣的主张类似,而孙承宗和袁崇焕的主张也是一脉相承。

王在晋方案和孙承宗方案相比,一个是钱的问题。

王在晋方案耗费所需为一年一百五十万两左右,孙承宗方案一年约为五百多万两。

二个是敌我双方的问题,王在晋方案,建奴要打过来,拉长了建奴的后勤线,战斗时,建奴可能会受到明长城的侧面夹攻;而孙承宗方案,则是会在开阔地打。

后来,孙承宗、王在晋在天启帝面前御前辩论。

在山海关附近防守,实在是太危险了,离京师太近。

天启帝用孙承宗而弃王在晋。

孙承宗从天启二年到天启六年,坐镇辽东四年,耗费两千多万两白银,号称编练了十几万关宁军,之后,孙承宗等主动出击,就发生了让他去职的柳河之役。

按照天启朝的记载,是马世龙误信生员刘伯镪之言,称后金四贝勒皇太极进驻耀州,手上兵源不满三百人,然后,马世龙就带着大军偷袭,结果偷袭战打成了被伏击。

不仅明军大败,而且事后点兵,少了好几万。

明熹宗实录

辽东总兵马世龙遣副总兵鲁之甲等谋袭锦(耀)州,渡河败殁。先是,降虏生员刘伯镪自虏中归,声言四王子见住锦(耀)。兵不满三百。如我师渡河,辽民即杀四王子,歼其众以归。马世龙信之。遂托言东哨接济难民,调前锋营副总兵鲁之甲,参将李承先领兵渡河。而所调水兵游击金冠等大船不至,济以鱼船,往返不能多载,喧竞于河者四昼夜。奴酋已觉,伏兵掩击,我军败北。二将死焉。巡抚喻安性以闻。且言近驻守关门,距右屯颇远,一切遣将调兵渡河东哨之说,皆绝不与闻。上以马世龙轻进丧师,罪莫可逭,比喻安性同事封疆,何得诿于不知,姑著策励供职,悉心防御,候勘明处分。后兵科给事中王鸣玉,都给事中罗尚忠,刑科给事中苏兆先,各具疏参劾马世龙,并及枢辅。孙承宗亦引疾乞罢。得旨,轻进失事,责在镇臣,再整军容,严加备御。还仗卿督率弹压,以安人心。封疆重任,何人堪代。岂得遂欲求归。既而孙承宗再疏告病,上复勉留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