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改桑为稻】

曹时聘领着亲兵营的人马,先行一步,往北疾驰而去。

半个时辰后,太守周一梧在与游击汇合之后,也带着一队兵马走另一条路北去。

深夜中,铁马金戈的缭乱,早已撕烂了苏州城那道温婉的面纱。而被惊醒的人们,慌乱中冲出家门,又一脸惊恐的彼此问道:“倭寇……是倭寇来了?”

倭寇,仅是这二字,就让整座城立刻陷入混乱。

曹时聘才到黄鹂访桥,就隐隐听见了火器爆炸之声,脸色顿时大变:“不好!要出大事……”

说着手上的鞭子狠狠一抽,口中大喝一声:“快!”马儿吃痛,长嘶一声后,四蹄开始奋疾。

黄鹂坊过了就是吴趋坊,往日里的吴趋坊,是城中最热闹所在。只是再热闹的时候,也不如此时‘热闹’,这份热闹竟让曹时聘差点陷在里面,无法脱身。

但他却无法慢下来,去安顿如惊弓之鸟的百姓。他只得一边大喊:“都回去,没有倭寇来!”一边再用马鞭驱赶靠近的人,“你们都回去,不要出来!都回去……”

好容易接近了皋桥,火炮声越发清晰,而且,也从零星变得密集。曹时聘心中猛的一沉,暗暗叫苦,“千算万算也没想到这阉人,竟然自己带了番子和火器来!”jiqu.org 楼兰小说网

纵然再暴怒,始终是需要理智去面对现实。皋桥西堍,曹时聘叫停人马,又喊了一探哨前去探明情况。随后分兵一路至河对岸,另外再派人守住张广桥。

布置好人马,曹时聘从腰间摸出怀表,趁着火把看了看,“丑时……”然后抬起头,又望着酒楼那方向。

那火炮声密匝匝地响了一遍后,很意外的戛然而止。曹时聘愣住,“停了?”只是耳朵还嗡嗡着,仿佛巨大的爆炸声依旧在回荡,震得脑仁生疼。

又等了片刻,那探哨终于转来,曹时聘连忙将人叫到跟前,“前面怎么回事?”

探哨却是一脸糊涂,回道:“小的去那酒楼,不敢靠太近,想着就在一侧观察。只是观了半天,除了有一队锦衣卫从酒楼里出来,就再没有动静。小的想,是不是有人已经死在里面了?”

“然后呢?”

“然后小的又等了半天,确定再没人后,才悄悄摸进酒楼……一看,除了一地的狼藉,根本就没尸体!”

“地上有血吗?”

“有,但不多。小的原本以为会有很多死人,方才那么密集的火炮,怎么说也能打死一片了……”

曹时聘也有些纳闷,听了探哨回报,不禁暗自琢磨,今晚这出‘大戏’的主角,魏阉人到底想干什么?差点儿把整个苏州城都掀翻过来。

丑时一刻,周一梧领的兵马终于从东中市赶到皋桥。曹时聘与他简短交待之后,做出决定,“传令下去,关闭所有城门,今夜城中戒严!”

~2~

“魏爷,戒严了,六城门已关闭。”

“哼,马后炮!咱们的人都在哪儿?”

“都分散在城西各处。”

“让他们去织染局旁边的高墩汇合。”

“是,标下这就去发烟火信号。”

“还有,你派一些人先去左营,今晚咱们的人就在那歇脚。最好把里面的人都赶走,以后那里就当是锦衣卫的司房驻地。”

“还是先派人去通知一声?”

丑时过,趁着夜色,魏进忠下了墩台,随后骑马欲赶回玄妙观。

穿过穿珠巷一路向南,过黄鹂坊桥再折向东行,很快就到了天心桥北。在此,贾艾率了一支人马拐去左营,魏进忠继续往东,回织染局。

回到织染局,他并未马上歇息,休整一下又回到厅堂之中坐定。这里,贾必已带着一中年男子等候了一段时间。

中年男子见势,立刻跪下叩拜道:“草民朱灵均拜见魏爷。”

魏进忠瞥了一眼,淡淡道:“又见面了啊,起来吧。”顺势打量一番,这朱灵均穿了件鸭青色吴绫裁的道袍,整齐得没有一丝凌乱。他忽然又想起方才巷中的一幕……不禁嘴角一勾。

苏州人特喜爱用吴绫裁衣,不仅因为吴绫是出自苏州,还因这料子在暗室中用手摩之,则火星直出,所以吴绫又称油缎子。

“朱灵均,今夜之后,你有何打算?”魏进忠打量够了,又问他道。

朱灵均一副自若神情,小施一礼,先看了看贾必,“贾兄弟?”

贾必会意,遂将手中一圆滚滚的黑色袋子向前一递:“魏爷,朱灵均献给您的礼。”

“是什么?”

“他说是投名状。”

“打开。”

贾必上前,打开黑袋,魏进忠只瞟了一眼便收回目光。又重新看向朱灵均,半晌,脸上渐渐有了笑意,笑意中又带了一丝讥讽,“其他人的呢?”

他看着祖灵均,却问的贾必。贾必收好黑袋,回道:“六人中除此人,其余四人及手下皆中弹身亡,已确认了尸首。”

“很好,”魏进忠呵呵一笑,“朱灵均,这可是帮你清理了门户,接下来,就看你的喽。”

“是,”朱灵均亦笑着道,“我们六门之下还分了四十九区,区下还有各乡地虎。下一步小的已经想好了,就是尽快收拢各区头目,重新聚为一党。从今往后,保生社唯魏爷爷马首是瞻!”

“很好!”魏进忠十分满意。访行在江南五府的声势日加一日,党徒也日多一日,甚至可以说,上至豪绅,下起市井无赖,在城在乡若贵若贱千百成群,绝非一个普通打行那么简单,而保生社又是访行中的佼佼者。

“阊门外两条商业街,也是你的地盘?”

“正是,而且不仅上塘、南濠,城中还有许多会馆,也是访行中的大小头目。什么浙绍、嘉湖、徽州会馆等等……”

“很好!”魏进忠已是第三次重复这词,显然,这一步棋走得相当正确。

朱灵均看看魏进忠,沉吟了片刻,又小心翼翼问道:“魏爷,您可是税使,要怎么收税?小的倒是……”

“不急,”魏进忠笑眯眯回道,“明日在谈……”

~3~

卯时,即将天亮,

喧嚣了一夜的苏州城,渐渐平静下来。

只是这种平静不会持续很久,大约再过半个时辰,又会重新热闹起来。关闭的城门也会重新打开,苏州还是一如往常。

巡抚衙门的曹时聘同样困累交加,但他还不能歇下,因为又有了新的问题,凌晨魏进忠的人将城中守备左营的人全部赶了出来,此时,才将人员暂时安定在乔司空巷的守备府。

杀人那事还没算完,又来找新麻烦,曹时聘心头怎么不窝火。“艹你阉人祖宗!”似乎骂两句,才觉得心头舒服些。“真他娘是会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会叫。这阉人初来时,还以为不会咬人,结果,比谁都咬的狠。”

曹时聘觉得他还是低估了魏进忠,首先他绝对不是孙隆、刘成那样的太监,其次,能用短短一年时间就得圣宠的中官,绝非一般人,更不会是手段温和的人。

他又想起周一梧说的那句——‘他真正想要的,不仅苏州,而是让整个江南,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更大的代价?”曹时聘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此时依旧瞪着不满血丝的眼,“他到底想要什么?”

~4~

“师弟,您想怎么做?”

“老子要改桑为稻。”

“改桑?怎么改?”

“上疏,让万岁爷改。”

魏进忠这样没头没脑的话,刘时敏一下还转不过弯,不过他还是备好纸笔,准备先打一遍草稿。

“你就这么写,”魏进忠斟酌了片刻,道,“嘉靖时,因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浙、直两省原本稻田多有改为桑田,臣以为,时至今日已为不妥。原因一,苏湖熟,天下足根本是无稽之谈,苏松两地产粮不足,民粮多仰给他地供给。去、今两年,江南春汛严重,毁田毁苗,已有饥荒之象。”

“原因二,稻田改为桑田,实为浪费土地,桑叶本身的价值是寄于蚕,蚕食桑叶只为结茧。一年之中,只春、夏两季桑叶可用,结茧后桑树无用,亦不能填饱肚子,实无必要专门占粮田栽种。”

“原因三,所谓苏松重赋,实重在加耗。臣以为,苏州供两京白粮不宜蠲折,以本色为宜。若增加海运则可减少加耗,亦可分担漕运压力。海运南粮可至青岛港贮存,南粮还可济辽东……”

刘时敏很快记下了魏进忠这几段话,记完之后,他便直直盯着他看,神情显出古怪。

魏进忠不由瞥他一眼:“怎么,有问题?”

刘时敏半晌才回他道:“你……你可知光苏州一地,其垦田不到十万顷,居天下850万顷之中,出税粮有269万石,天下税粮2940万石,其课征本身就重。”

“对啊,所以俺说的没错吧。”

“不是没错,”刘时敏强调,“重是事实,但重赋不见民贫,你知道为什么吗?”

魏进忠摇了摇头:“还有这么一说?为什么?”

“就因为丝织业发达,工商贾人之利,居农之什七,故重赋重租,民却不疲。你现在却要毁桑改稻?”

“俺可不是毁桑啊。”

刘时敏也同样摇了摇头,遗憾道:“此疏一旦呈上,朝堂必掀风浪。苏州籍士子在朝中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别怪我没提醒你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