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时 gossip

第二天吉姆从床上醒来的时候, 乔琳已经不告而别。他有点失落,却也知道这样对他们都好,他已经努力过了, 日后便也不会后悔。

乔琳在他床头留下了一张留着她香气的便签, 上面写着:

你是我能想象到的最美的梦,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吉姆轻轻抚摸着她签名处留下那个红唇印记,露出了一个释然的笑容。

乔琳坐上飞回洛杉矶的飞机时还在下意识地转动自己右手上的新戒指。她有点不习惯, 又有点不安。她感到愧疚,说到底她拒绝吉姆,完全是因为她还没有爱上他。

她喜欢他, 跟爱上他还是有些距离的。

她叹了口气,把那些稀奇古怪的情绪好好地收起来埋回心底,准备面对接下来成堆的工作。

《安的邀请》的主体拍摄结束了,也就意味着后期工作要开始了。乔琳得确保她在7月20日之前完成剪辑, 不然就赶不上本年度的威尼斯电影节了。

回到洛杉矶以后乔琳把自己跟负责后期的工作人员一起关在了工作室里,她把所有电话号码都设置自动转到语音信箱, 让琳达记得定时更换答录机的磁带,除了电影后期以外任何工作都被抛到一旁。

幸好她之前已经预计到他们可能会陷入赶截止日期的情况,已经提前跟负责电影配乐的乔·布里昂商议过她想要的效果了,素材也已经拿到手了。

没日没夜地工作了整整18天后,他们终于拿出了一个103分钟的剪辑版本。

乔琳拖着熬了两天一夜的身体,带着执行制片一起飞到了威尼斯, 亲手把带子交给了卢比孔河熟悉的选片人手上。

她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入选, 可她最起码能保证选片人一定会看她的片子。

完成这些事后她觉得很快乐,无论外界评论如何,她完成了这个她想讲的故事那就行了。

带着这种心情,她继续保持关机状态, 留在威尼斯度了个周末。

就在乔琳坐在贡多拉小船上悠哉悠哉地享受生活时,她的经理人比尔却觉得自己经历了从着急上火到淡定放弃的全过程。

乔琳把自己关在剪辑室里加班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又成了花边新闻的焦点。她跟吉姆在意大利亲吻、散步到吉姆单膝下跪的过程,整个都被意大利最著名的八卦杂志《Oggi》当做独家新闻登了出来。

《好莱坞爱情故事:乔琳·阿普尔比与吉姆·罗斯·斯图尔特共度浪漫夏日》

意大利本地的记者先找到了吉姆,试图从他口中得到一些具体的消息。吉姆非常为难,他不知道乔琳想让他怎么回应,可他联系不上她,只能通过他的经纪人联系到乔琳的代表。

比尔知道这件事的时间门没有比吉姆晚太多,美国八卦新闻的嗅觉可从来都不慢,意大利的进口绯闻立刻就登在了报纸上。更糟糕的是,因为乔琳一直没有正式公开跟保罗的分手消息,所以事情看起来简直就是一团糟。

《乔琳·阿普尔比的“意大利任务”?》

《双重出轨,这对奥斯卡情侣被“诅咒”了》

《乔琳·阿普尔比的新糖果,他进口自意大利》

保罗也有点崩溃,他跟菲奥娜也被拍到了。一方面,他对乔琳的绯闻感到不满,他猜到了她跟那个意大利男演员在他们分手后不久就在一起了,后者还求了婚。另一方面,他不能让现女友背着出轨、第三者的名声,这太糟了。

可是没人能找到乔琳。乔琳为了不被公司的人打扰,她租用了别的工作室的剪辑室,没在公司。比尔也没招了,他甚至不知道她具体在哪儿工作,她甚至连家都不回。

比尔一开始还有点着急上火,可转念一想坏的曝光也是曝光,也许这会给乔琳的新作品带去点热度呢。所有谣言里唯一比较要命的是出轨话题,他第一时间门联系凯利和保罗,向媒体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已经在一段时间门之前因为私人问题和平分手了,不存在出轨之类的问题。

比尔知道这种声明不可能打消媒体们刨根问底的意图,他们肯定还会想要知道为什么分手、到底是谁的错之类的问题,可是最起码这是一种姿态,能把谣言造成的公众形象损失降低一部分。

之后比尔又就吉姆和乔琳的关系发表了声明,非常官方的那种:

阿普尔比小姐和斯图尔特先生仍然在探索他们之间门私人关系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公众能给他们留下一点相处的空间门。

吉姆也在意大利媒体那里做了同样的表态,他们都回避了求婚这个问题。

等乔琳知道这一切时,媒体已经在追逐下一个热点新闻了:《拯救大兵瑞恩》上映;名模凯特·莫斯因为“疲惫”把自己送进了一家名人康复中心;另一个名模娜奥米·坎贝尔被助理指控用手机殴打后者的头;柯特妮·洛芙跟记者贝丽莎·科恩之间门的诉讼又有了新风波,洛芙被后者指控在4月袭击了她。

每天都有点疯狂的事情发生。

乔琳很满意比尔和凯利处理问题的办法,不过她还是打电话给吉姆和保罗为造成的一切不便道歉了。她真的没想到会出现这种事,异国他乡让她放松了警惕,她没意识到意大利当然会有八卦媒体对她和吉姆的动向感兴趣。

不过这只是闭关工作的坏处,好处是她成功躲过了亚洲金融风暴造成的市场动荡,虽然她不一定会因此做些什么操作,但是最起码她的心态很平静——她根本不知道股指一天下挫500点,也就没有因为慌乱做出什么不理智的投资行为。

不过胜域资产在新加坡、泰国和日本的投资势必是受到了一点损失,目前看情况不算伤筋动骨,莎莉正在把投资重心向中国转移,她更看好后者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

恢复通讯后的乔琳给汤姆·克鲁斯回了个电话致谢。她从后者的语音留言中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汤姆对电影角色的爱还是占了上风,同意降薪出演《木兰花》,而且是比黑色星期五都大的超级折扣,十万美金。

乔琳觉得这简直像是做梦,她和保罗真的做到了这件事,让汤姆·克鲁斯这个最大的电影明星,这位好莱坞2000万美元俱乐部的长期会员,同意以一个低得可怕的价格出演一部群像电影。

她得感谢保罗的才华,也得感谢汤姆对电影的热爱,无论如何她觉得这能给后者一个奥斯卡提名,这剧本简直堪称完美。

她非常兴奋地给保罗打电话,她知道保罗肯定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可她还是想跟保罗分享一下自己的兴奋之情。

保罗听着前女友像个孩子似的在电话那头蹦蹦跳跳地说这件事,觉得她可爱极了。这一刻他觉得他真的可以平静地对待她了,而不是总觉得愤怒。

他之前收到了她从意大利寄来的生日礼物,这家伙给他寄了一整个食物篮子,包括松露酱、黑葡萄醋、意大利面、杏仁脆饼、鱼子酱巧克力,还有一个古里古怪的猫头鹰木雕和两块来自帕拉丁火山的火山岩。

她甚至还寄了一对古罗马金币形状的耳环,指名要给菲奥娜,表示这是个友善的举动。更关键的是,菲奥娜居然也很高兴地收下了。保罗有点不能理解这两个姑娘。菲奥娜对他说她也有这种跟能和平相处的前男友的现女友保持友善关系的习惯,她会送花给她们。

很好,保罗很无语,却也只能接受这种奇怪的友善氛围,最起码他不用担心女朋友不满意自己跟前女友一起工作了。他也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不开心,她两彻底把他搞糊涂了,他放弃搞清楚这些事了。

乔琳则没太关心保罗怎么想,她只是觉得虽然离开吉姆让她觉得非常失落,但是她可以接受这种变化,毕竟她的理智告诉她这种跨国关系不可能成功,而吉姆刚刚向她求过婚,如果她不能真的接受那个戒指,就不应该跟他再纠缠了。

她安慰自己说:“反正他也听不懂我的乡村音乐笑话,对吧?”

总之乔琳觉得她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门,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感情上的。

她在马里布租了栋海边别墅,每天悠闲地吹着海风,喝着香槟,什么也不做。

然后不出三天,她就开始无聊了。

“琳达!我太无聊了!为什么我觉得这么无聊!”乔琳在床上打着滚。

琳达在一旁做美国女性传统活动缝被子,她最近觉得这种传统非常有助于解压。

“乔,你有没有想过,你什么时候完全不工作过?”

乔琳想了想,“该死,好像自从1991年开始,我就没有停止过工作。即使不工作也是在上学。”

“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无聊。别误解我,我喜欢你不工作的时候,我的工作也变少了。你想让我给你读点杂志什么的吗?”

“听起来是个非常不错的催眠主意。”

“从《纽约客》开始怎么样,我知道有篇消息你肯定感兴趣。”

“嗯哼。”

“我觉得你还是自己看吧,《纽约客》杂志,读者来信专栏,你会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乔琳快速扫视了一下读者来信,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爱德华·诺顿。

她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

杂志在读者来信栏目刊登了诺顿的信件,并不长的一封来信,但是用词语气很强烈。标题非常直白地写着“爱柯特妮”。

前段日子有一个导演拍了一部以柯特妮·洛芙和她已逝的丈夫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为题的纪录片《科特与柯特妮》,其中暗示洛芙可能与柯本之死有关。《纽约客》评论人达芙妮·莫金在评论纪录片的时候,基本采信了导演的说法,将洛芙描述成了一个充满自毁倾向的人,批判性实足。

诺顿在这封信件中直白地指责导演和评论人没有倾听支持洛芙一方的说法,只是像地方小报一样追逐花边新闻,简单地对洛芙进行攻击。

“h,看看这句话,他写得真好,”乔琳津津有味地读着,“他把导演对柯特妮的行为比喻成猎巫迫害,‘每个时代的审判官都害怕强悍的女性,他们用各种不成熟的证词来煽动人们高呼‘烧死女巫!’ ”

乔琳扭头对身旁的琳达说:“你瞧瞧他写得多棒啊,埃迪的耶鲁大学学位可不是白拿的。”

琳达叹了口气,“你对他真是滤镜太深了,看看后面他是怎么说的!”

乔琳继续读:“h,这词语真强烈!”她一边读,一边笑出了声音,“看来埃迪真的很生气,瞧瞧他说的,他骂达芙妮·莫金这样的知识分子和女权主义者居然也听信了路边的垃圾内容,这是‘性别歧视、智力上的浅薄和精神上的破产’。”

她说完就大笑出声,“天呐,我要是莫金,看到埃迪这样说我,我得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

琳达摇摇头:“如果我是他的公关,我现在就想辞职走人。柯特妮的公关评价很差,这看起来实在是灾难。”

“那是你不懂埃迪。埃迪不会在乎那些事的。看来他真的和柯特妮很相爱。他一直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个现代世界的骑士。”

乔琳的声音慢慢放低,就像是想起了什么事一样。她叹了口气,把杂志扔在一旁,一种非常浓厚的孤独感击倒了她。

这时候乔琳的私人手机突然响了,是詹妮弗·安妮斯顿,“Hi,乔琳,你有空吗?今晚有个NBC派对,你有兴趣参加吗?”

“当然,我要无聊死了,说定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