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陛下,才是最憋屈的人啊···

“没到时候?”

“太子这话,究竟是······”

短短不数日,太子刘胜真对匈奴人的态度,便以长安为中心,迅速朝四面八方散播开来。

倒也不是说整座长安城,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太子宫、放在了刘胜的一举一动上;

而是因为此番,匈奴人再度入侵汉边,相较于过往这些年,实在是有些‘非同寻常’······

“这些年,匈奴人虽也是岁岁叩边,但自先帝继位之后,已经很少大举南下了;”

“虽说每年秋后,边地都有零散的匈奴骑兵出没,但大都是少则十数、多则数十人而已,极少听说有百人以上成群的匈奴胡骑。”

“也不知今年,这是怎么了?”

东市外的茶肆,八卦党们本能的聚在了一起,又极为自然的聊起了最近,发生在北方边地的事。

而在这样的日子,还能有空聚在茶肆、还敢说起这些事的人,不说有多么滔天的背景,也至少是有一些消息渠道的。

这不:有人一发问,立时便有好几个人激动地跳起,显摆起自己‘掌握更多信息’的优越感来。

“嗨~”

“可不就是去年,关中大丰收,匈奴人又在年初的冬天遭了白灾嘛~”

“——自己过的紧紧巴巴,全年都吃不上一顿饱的;”

“又听说俺们汉人粮米富足,那些个披发左衽、率兽食人的胡蛮,还坐得住?”

“牛羊掉膘,婆娘不下奶,娃儿饿的哇哇哭,可不就盯上俺们汉家了嘛······”

嘈杂中,一大汉佯做洒脱的一番解读,顿时引得在场众人连连点下头。

去年的关中,确实迎来了最近十数年最大的一次丰收。

至于原因,自然是前一年,关中全面积、大范围‘歉收’,也从某种程度上,保留下了田地的不少肥力。

根据内史、御史大夫等属衙的汇总:关中去年的整体平均亩产,竟达到了足足四石一斗!

按照太祖高皇帝‘赐民户田百亩’的标准,平均算下来,关中每一户农户,去年都收获了四百一十石米粮。

三十税一的税率,便是十三石多、不到十四石的农税;

再加上每‘丁’四十钱,也就是折合接近一石粮食的口赋。

毫不夸张的说:去年,关中百姓的整体平均净收入,达到了三百九十石粮食以上!

相较于吴楚七国之乱爆发的天子启新元三年,户均一百多、不到二百石的净收入,足足翻了一倍不止!

如此丰收,若是放在往年,虽然也足够让人高兴,但考虑到‘谷贱伤农’之类的因素,这场丰收给农户带来的利好,其实也非常悠闲。

但在今年,情况却明显不同了。

——前年秋收之后,尚还没有获封为储君的刘胜,奉命负责粮价平抑一事;

之后,刘胜顺理成章的推出了治粟都尉,并制定了‘少府掌治粟都尉,对关中粮价进行宏观调控’的大政。

在当时,农户们大都还以为:刘胜这一手治粟都尉、宏观调控粮价,单纯是为了不让粮价暴涨,给粮价划定一个上限,免得百姓吃不起价格暴涨之后的高价粮。

而在今年,迎来全面大丰收,又随即开始为‘谷贱伤农’而担忧起来的关中百姓,才总算是明白了治粟都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官署;

宏观调控粮价,又是多么有利于穷苦农户的善政。

——前年,关中大范围歉收,治粟都尉通过售卖平价粮,将粮价死死锁定在了百钱,乃至七十钱以下;

这确保了关中绝大多数农户,都能买得起足够整个家庭半饿不抱的熬过那一年的粮食。

而今年,关中全面丰收,治粟都尉也还是站了出来,毫不迟疑的发出通告:以每石四十钱的价格,无限量购入粮食!

四十钱一石,虽然较去年,乃至往年的粮价都稍低了些,却也还是让整个关中,都被一阵歌功颂德的赞歌所笼罩。

——开什么玩笑!

——四十钱一石,还是无限量购入,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要是放在过去,来这么一场大丰收,那关中的粮食商人们,指不定鼻孔要昂的多高!

诸如‘今年关中不缺粮食’啦~

什么‘爱卖不卖,你不卖有的是人卖’啦~

甚至是‘我家仓库快满了,要卖就抓紧,过期不候’之类的话术,都会成为粮商们从农户手中,压价购入粮食时的说辞。

在某些时候,甚至可能会出现某个农户,因为实在卖不出手里的粮食,便只得到处奔走,求爷爷告奶奶,甚至是送礼疏通关系;

为的,却只是把手里的粮食,以勉强不算白菜价的价格卖出去。

卖粮都需要求爷爷告奶奶,乃至是走关系送人情,量具、运费,乃至是交付币种等弯弯绕,自然也就是题中应有之理。

但现在,有少府治粟都尉在,一切,就都回到了正常的轨迹。

——粮商们,并没有因为今年的大丰收,而端起‘粮食红利’的架子;

如往常般,提前和农户聊好价格,又在秋收当天派去运粮的车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整个关中近百万户农户,四万万余石粮食,少府治粟都尉明明连三分之一都没吃下,但粮价,却被‘治粟都尉’四个字,稳稳顶在了四十钱以上的价格。

简单来说:治粟都尉的存在,让粮食丰收的红利,真正落到了辛勤的农户手中,而不是被粮商米贾,以及商贾背后的权贵所分食。

而在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且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的微妙时刻,匈奴人十数年,乃至数十年未曾有过的大规模入侵,无疑是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泛长安’地区,引起了巨大轰动······

“嘿!”

“要俺说,都忍了这么多年了,早就该跟小娘养的匈奴人干一场了!”

“——就连家里的娃儿,那都是不打不成器;”

“那些个蛮子,若不狠狠打上一通,它能老实?”

人群中,嘴炮党开始发力,顿时引得众人瞩目。

待看清那嘴炮党,是一个身高七尺有余,虎背熊腰、满脸横肉的彪形大汉,众人又各自将头别过去,不再看向那嘴炮党。

——和后世的嘴炮党、键政家截然不同的是:如今这个时代,很少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至少在这贯彻整个社会的尚武之风影响下,几乎没有人,会在有关战阵、外族的事上放嘴炮。

便说此刻,围聚于茶肆内的众人,就有至少九成的把握:万一真打起来,那放大话的‘嘴炮党’,肯定会回家拿上长弓、短剑,并前往内史自发报名,甘愿成为一个运粮民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