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悲情的故事九

www.youxs.org(九)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告别了白宫,我们向下一个目的地——阿尔巴特街出发。大巴起动不久,杨导游就吟咏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诗,讲述诗作者普希金的故事。虽然我没法证实杨导游的博士身份,但他绘声绘色的讲演,以及他的博闻强记足以令我相信他是个博士之材。

说起普希金,中国的文学爱好者并不陌生。许多人曾经受过他的文学作品的影响。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许多人就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的确,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的始创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据说,普希金也读过不少有关中国的书籍,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兴趣和感情。1830年1月,他曾请求沙皇当局允许他随同派往中国的使团访问中国,但遭到拒绝。普希金在20世纪初即已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翻译的第一部俄国文学作品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上尉的女儿》,中译书名为《俄国情史,斯密士玛利传,又名花心蝶梦录》。普希金的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大部分已有中译,有些作品甚至有几种译本。

虽然普希金的文学成就世人瞩目,但现实生活中的普希金却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就拿其生平来说已经令人唏嘘。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地主家庭。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8岁时就已经可以用法语写诗。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从1805年到1810年,他每年夏天都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村庄,他的祖母家里度过的。他童年的这些生活经验后来都体现在他早年的诗中。

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这个学校是1811年10月19日成立的。后来,这个学校已经被称为普希金学院。在这段时间里,普希金经历了1812年对抗拿破仑的战争。

1815年普希金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发表了第一首爱国诗。他当时虽然还是个学生,但他被圣彼得堡的一个文学协会阿尔扎马斯接纳为会员。这个协会反对当时盛行的保守的、硬板的语言文字,提倡俄罗斯语言。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

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