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因缘消散

有句老话,出门在外,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此是江湖行走的经验之谈,就是劝人不要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要有所保留,保留的成分要多于说出来的真话,说话说三分就可以了。话虽如此,但是每个人际遇各有不同,性格各有偏好,在人事交往之际未免就能时刻记得此理。

徐岳初来乍到,自是还有警惕,暗中悄悄打量,就有发现。来人一副笑脸相迎,热心肠自来熟的模样,实是来打探路途情报与他的身份消息,虽说出门在外带把兵器防身很正常,一般是把兵器放在马背上,只有随时准备不测才把兵器随身携带。

最重要的是感觉,徐岳没能在来人身上感觉到友好亲切,却多了一些与这张笑脸不协调的尴尬,不由思想走神: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如此敏感了。

徐岳心中反醒,面上却不露痕迹,瞟了一眼来人背上的露出的刀柄,盯着来人一会儿,心有计较,不欲多事,双手抱拳一拱特意大声道:“多谢老哥关照,不是小弟不识抬举,实在有急事赶路,马上就得出发,老哥好意心领了,下次有缘再聚定要和老哥痛饮一番。”

来人被徐岳盯得心中一紧,感觉得徐岳话语中气十足,眼神坚定,拒绝他人毫无怯意,一个小年轻如此沉稳让他有点意外,也没料徐岳把话给说死了,一点不想透露身份的意思,不得已低声把话说白了,“敢问兄弟,我乃川中安定镖局镖师石成志,江湖兄弟抬爱称作穿云燕。此次前往拉萨一行,看到兄弟从前方过来,想和兄弟讨个消息,出门在外只求个平安,还请兄弟不吝赐教。”

徐岳不禁暗暗感叹,出门在外行走江湖,少个心眼都会被人卖了,明明两人方向都不一样,居然厚着脸皮要照顾自己,偏还说得这么大方,这蜀山世界人的脸皮要都这般厚,自己可得小心。

即使这样,徐岳还是不想多事,川西八魔就是川藏线上最大的黑道,这些年仗着魏枫娘黑吃黑干尽坏事。前一天才干了一票,应该这几天还不会出来,不过话到嘴边,却说:“赐教不敢,世道艰难,出门在外谁不想求个平安。小弟只顾赶路,倒是一路顺风,许是小弟全身上下无甚油水,让人见笑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石成志听到徐岳口风不露,有心还想再强要多套几句,心底却有点忌惮。川西路上近些年不太平,徐岳敢一人独行,没有几分功夫谁相信,可就这样被打发回去,未免有些不甘,想要用强,似乎有点没把握。

来人正迟疑了一下,徐岳拍了拍马背,一个翻身上了马,青毛马正饮水,还未足够,被徐岳扯着缰绳,只得抬头嘶叫,凌空抬腿,徐岳面带微笑,双目凝神,回望过来,大声道:“江湖路险,虽是漂泊在外,刀尖舔血,还是早去早归,不踏险地,自求平安。言尽于此,小弟告辞!”

石镖师听得徐岳话中有话,欲拦不得,正迟疑间,徐岳已经转身去了,只得回去和同伴商量道:“刚才那位兄弟,身手矫健,英气内敛,声音洪亮,应是不简单。他有劝我早离此地之意,定有缘故,我们还是早点出发。”

同伴一群围了数人上来,各有说法,其中一位青年汉子,一眼瞧去就是正气满满,让人亲近,目送着徐岳远去,似有所感,其人名唤赵心源。

赵心源原名崇韶,乃是江西世家,祖上在明朝曾为显宦。赵心源从小随宦入川,自幼爱武,在青城山中遇见侠僧轶凡,练了一身惊人的本领。他父亲在明亡以后,不愿再事异族,隐居川东,课子力田。家人去世之后,心源袭父兄余产,仗义轻财,到处结纳异人名士,艺业也与日俱进。江湖上因他本领超群,又有山水烟霞之痹,赠他一个雅号,叫作烟中神鄂。

这赵心源的师傅侠僧轶凡,可是老一辈中的人物,在宜昌三游洞中修炼,其人与峨眉一派颇有渊源,和峨眉派掌门齐道友交情甚厚,佛门高僧,修为惊人。

赵心源此趟行走川西游玩,路上与镖队相逢,赵心源名气甚大,为镖队所请一齐行走。原著书中此人与徐岳颇有纠葛,乃是在八魔地盘上劫镖而起,引发后续一系列事件发生。可惜如今徐岳再世,已经面目全非,此时只想息事宁人,不惹是非,避祸唯恐不及,两人尚未多有接触就有分离,许多故事就此错开。

“石兄,可是道上好汉?”赵心源问。

石镖师摇了摇头:“看着神情不像,也没有仔细探听,说话听着不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赵心源听了点点头,他所说的“道上好汉”正是黑道强梁,江湖行走图个平安,商队最怕就是被黑道盯上,破财消灾已是侥幸,人财两失才是悲催。

有经验的出来行走都得万分小心,稍有陌生面孔都得仔细分辨,暗中警惕,只有不经事的才会好吃好喝,大声喧哗。

赵心源也是艺高人胆大,对道上好汉并无惧怕,甚至盼着早点碰上,好好比划一下,让自己一身本领显露头角,赢得侠名。

川西道上也正是这几年才生意多起来的,不过这生意一多,路途上是非也多,黑道就是正经生意最大的敌人,八魔因此坏了名气。

原本他们在川西地头为恶,名气局限一地,无人可制,尚有余地。如今抢劫商队,名气就随着商人口碑渐渐恶了开去,引得正道侠士关注,特别是像赵心源一般修炼有成的年轻人,正愁没人可以下手试试功夫,“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就是最好的借口,可见天道公平,特别是在蜀山世界,为恶过甚几乎都是没有好下场。

就在这口海子远远十数里处路上,亦有一对师徒仿佛女子走来。其中年轻的小姑娘眉目俏美,英气逼人,唤作余英男,这可是日后峨眉派大兴的重要人物。

小姑娘精神十足,走路轻盈,不时回头向着年长女子说话。这年长的女子却是个天山派女修士,出家人打扮,看着相貌年纪不大,乃是广慧师太,人称“女韦陀”,正是青螺魔宫宫主魏枫娘的师叔。

余英男豆蔻年纪,年纪不大,也是学得一身武艺,和师叔行走江湖增长见识,念念不忘就是要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一身正气感觉从眉眼发梢流露,一个回首就能扫除世间邪恶。

徐岳也一时未能知道这短短段几许路途上就有许多能人出没,只是既已打定主意离开就不愿多事,不想与路上行人商队多做接触,全无年轻人的做派,急公好义,结交朋友,如此却也免去一番纠葛,少了许多故事发生。

这川藏边地正是蜀山世界许多高人隐藏潜修之地,他们名不见经传,看破红尘,不愿被名声所累,偶露人间游戏,才有许多传说,让人羡慕景仰,徒叹仙道飘渺。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