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感想是什么东西”

晚饭后,莫老师把大乐叫到她的房间里,拿出许多连环画,抽出其中一本递给他看。并且说:

“看完后,谈谈感想。”

“哦。”大乐小声应着。

其实,他会谈什么感想咯。字都不认识几个,只认识今天学的“古诗”这几个字,和自己的名字。加起来也只有一二十个字。其他的字都不认识。只有爷爷和他“之乎也者”的时候,他有时也能“乎”一下。比如他高兴的时候,也会学着爷爷的话说一声:“不亦乐乎?”。他一边翻连环画,一边看菩萨叽,鼻子好像闻到了一股香味。于是,他用眼睛和鼻子联合搜素,寻找那香味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他不时用眼睛这里看看,那里瞅瞅。

“要喝水吗?”莫老师问。

“不喝。”他感觉自己可能脸有点红了。

“编座位的时候,我没有仔细考虑。不好意思。”

“反正时间不长。”大乐摇摇头表示没关系。

“人,有时就是难以如自己的意。”

“我没想到我的第一个同桌就是个丑八怪。”

“嘿,不准说同学的坏话。”

“哦。”他掠过一丝尴尬的笑容。

他突然发现,那股香味是从莫老师的身上发出来的。他感到大惑不解。莫老师这么好看,她人还有香味。于是,他偷偷地闻自己,可是一点香味也没有。

心里老是想着香味,可是莫老师的问题突然又蹦出来了:

“感想是什么东西?等下要我谈感想,我怎么谈呢?要是说不出来,那不就出丑了。”

他又偷偷地看了一眼莫老师。觉得莫老师像传说中的仙女,也许只有仙女才有香味。他听爸爸说,莫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的高材生。新老师教新学生。难怪她好像还是学生一样。她坐着一把围椅,丰满的臀部几乎占领了整个椅子,雪白的手指拿着一支点水笔在作业本上飞快地打着勾。一双又亮又有神的大眼睛,看着你,是那么的坦诚,那么的信任,那么的和蔼。她的声音很甜美很沉实,说起话来十分清晰,且悦耳动听。你能听明白她说的每一句话的意思,她没有丝毫的腔调。她读的书很多,知识也很广泛。她除了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以外,还是四年级的算术老师。

这时,莫老师边看作业边说:

“到底是干部家庭的孩子。刚刚读书,就很像一个学生。知道顾全大局,知道替老师着想。肯定家庭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打下个屁。爸爸好久都不回家一次。”老大心里说。

过了一会儿,回过头来用她那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看着大乐说:

“梳着个西式头,穿着西装短裤,白白净净的一个孩子,好洋气的。真可爱。一定要好好学习,给你爸爸增光。”

莫老师大概没有发现大乐已经出汗了,她老是看着大乐那条西装短裤时,老大几乎要尿裤子了。可是,他使劲装着在看连环画,其实是在看菩萨叽。莫老师看着他时,他连菩萨叽都看不清了。根本就顾不上后面要谈什么“想”了。他只想快点回去。可是她没有叫他回去,坐着不好起身。他瞟了一下莫老师的房间,觉得真好看。

莫老师的房间是原汁原味的木地板,墙壁上都用报纸贴好了。房门旁边开了一个床铺,窗户下放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放着一盏大美孚灯,圆鼓鼓的玻璃罩擦得铮亮铮亮。莫老师坐在书桌中间阅卷,大乐坐在书桌一头看连环画。

她看完一本作业时,总要拿眼睛来瞟他一下。那一瞬间他就像被手电筒照了一下。

这世上有哪一个人享受过这种待遇的吗?分明是一个“飞天蜈蚣”,却被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当着一个文质彬彬的孩子看待。那一刻,他想:要是自己是一个真的有许多知识而且又文质彬彬的孩子,那该多好啊。他多么想向莫老师滔滔不绝地谈感想啊。可是,他连什么是“感想”都不知道,他只会谈摘桑枣子、办耍饭戏叽、捉虾弓子,还有那次捞鱼掉进塘里是怎么爬上来的。可是,他不能暴露原形,还得装着样儿,以至于不让莫老师扫兴。她自己那么厚厚的一堆作业本要看,可她还要照看一个学生的看书学习。莫老师像大乐的姐姐,也像个小阿姨。大乐从内心深处感谢她,从内心深处喜欢她。然而,他又觉得对不起她。看着连环画上的菩萨叽,突然涌现一阵莫名的快乐——被人如此的看重。突然,又出现一阵实实的悲哀——他知道自己不是莫老师心里想象的那种可爱的孩子。

从那时起,他在内心的深处发誓:一定要做一个让莫老师喜欢的孩子。

莫老师的作业看完了,于是对他说:

“今天,看了这么多,有什么感想没有?”

“我,我,我,冒想。”他吞吞吐吐地回答。

“好吧,回家休息吧。明天再来。”

“好,再见。”

“谢天谢地,不要谈什么想了。”心里在嘀咕,“明天还来啊?等变得像那个了再来吧。”

第二天在食堂里吃晚饭的时候,莫老师对大乐说:

“做完了作业后就到我房里来看书。”

“好。”他硬着头皮应声回答了。因为他从不想违背一个美好而善良的愿望。

老大做完作业后,又轻手轻脚地来到了莫老师的房门前,敲着门说:

“莫老师,我来了。”

“快点进来。连环画都在那个书架上,自己去挑吧。”

他在书架上挑来挑去,突然发现有一本连环画上也画着猫钓鱼。莫老师发现他对那本连环画很感兴趣,便说:

“就看那本吧。”

大乐看着那个猫钓鱼的图画觉得很好笑。他想:

“怎么这里也有猫钓鱼呢?我的语文书上也有猫钓鱼。那天在书上还冒仔细看。今天反正没事,倒要看个究竟。猫爪子怎么会抓钓鱼竿呢?还真的抓着呢。它的又不是手,分明猫是四只脚嘛,怎么脚也会抓钓鱼竿呢?这个画画的人有毛病。可是,怎么画得这么好看呢?画得这个猫好像真的会抓钓鱼竿一样。居然还印成了书。真是奇怪。”

莫老师看出他疑惑不解的表情,便说:

“小猫钓鱼,好看吗?”

“哪里咯?大猫也在钓。”

“钓着鱼的那是老猫。”莫老师说。

“看不出。”他说。

莫老师似乎发现了一个秘密。她便放下作业本面向他说:

“来,过来。你有哪些搞不清的地方?告诉我。”

“猫为什么能钓鱼呢?”他问。

“问得好?这是个关键的问题。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都是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的。小猫就是一个小孩子,大猫就是一个大人,老猫就是一个老人。这下,猫可以钓鱼了吧?”

“哦,猫就是人?为什么不画一个小孩子钓鱼呢?”

“对!根据小孩子的特点,童话作家把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当作人来描写,一般是一篇童话说明一个问题。你要把这些钓鱼的猫当着人来看。”

“啊?”

“你看,这篇《小猫钓鱼》的童话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了什么问题啊?就是老猫会钓鱼些,小猫不会钓。”

“哈哈哈.....”莫老师又笑得一身都在抖动,特别她的胸脯,笑得就像凤凰湖面上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他似乎又闻到了那一股好香好香的香味。

“不好意思。我冒搞过这样的事情。我搞不好。”

“这孩子真有意思。可你并没有说错。”

“啊?冒错?”

“是没错。只是不太准确。你知道吗?老猫为什么能钓到鱼?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呢?”

“老猫它不玩,小猫爱玩些。它有时去捉蝴蝶......”

“对极了!真不错。这篇童话故事说就是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不认真去做,就会做不好的。比如小猫爱玩,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于是就钓不到鱼。相反,如果认真去做,那是做得好的。比如老猫不去玩,一心一意地钓鱼,他就能钓到鱼。”

“认真钓鱼就能钓到鱼,不认真钓鱼就一条都钓不到。跟小猫一样。”老大说。

“咦,真可爱!”

“那么什么是感想呢?就是要根据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联想到做其他的事情也是这样。认真做就做得好;不认真做就做不好。比如读书,你如果认真读就读得好;如果不认真读就读不好。知道吗?”莫老师又说。

“知道了。我一定认真读书,不像小猫一样贪玩去捉蝴蝶,像老猫一样只钓鱼。”

“真不错。继续。”

老大又往后面翻,突然发现有一页有许多向日葵。

“向日葵,像真的一样。”老大说。

“你认识向日葵?”莫老

师问。

“认识。我们住在仙峰山时,我们的菜园里栽了许多这样的向日葵。”老大说。

“那你知道向日葵有什么特点吗?”

“不知道。”

“你看下面的字。”

“不认识。”

“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莫老师读着。

“是这样的。”老大点点头。

“这下能说出向日葵的特点了吧?花是什么颜色?”

“向日葵的花是黄色,它天天跟着太阳转呢。”老大说。

“太对了。你要像向日葵一样,跟着太阳转。热爱光明,追求真理,要为真理而斗争。”

“啊?”老大一脸茫然地点点头,但他知道莫老师的话都是好话。

莫老师不仅教会了他怎么看连环画,而且教会了他怎样读书怎样做人。她甚至让他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是如何让人尊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