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兰蕙凛光风

阿雅思把兰奕欢抱在怀里,原本是为了扶他一下,可这时却几乎舍不得松手。

他觉得兰奕欢很瘦很瘦,这样一抱,腰细的可以单手环过来,正是长身体的小伙子,身上的骨头却能硌着人,几天奔波下来,面色也十分憔悴。

他的脸上甚至有两道树枝刮出来的血痕,让阿雅思心疼不已。

当年,他死在护国寺的山上,死后,魂魄就被禁锢在了山间,成为了难以离去的幽魂。

有时候,从人们的只言片语中,阿雅思也能听到兰奕欢逐渐长大的消息,却无法看到他,知道的那些,也只是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

至于兰奕欢过得快活不快活,身边的人待他好不好,平素都做什么,他却不得而知。

最后听到的一个消息,便是那令人震惊又不解的死讯。

他焦灼不解,又无能为力,他想要进一名父亲的职责,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伸出手来,只能抓到旷野空空荡荡的风。

他实在太想太想这个孩子了。

一瞬间,眼中竟然泛起了几许泪意,以至于阿雅思说话的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

兰奕欢有些奇怪地看了阿雅思一眼,说道:“我没事,谢谢你。”

说完后,他自己也站好了,从阿雅思的怀里退出来,看了对方一眼,迟疑了一下,又冲阿雅思点点头,先一步进了酒肆。

兰奕欢没有太多的时间耽搁,他急着去找一哥呢。

进了酒肆之后,兰奕欢就给了店小一点银两,让他拿草料和清水喂一喂马,自己边等,也边要了点东西,迅速垫垫肚子,等马歇好了就走。

阿雅思犹豫了一下,也跟在兰奕欢身后进了酒肆。

他虽然不知道具体内情,但一路追赶,也看出来了兰奕欢是要往发生战事的秦州去,那里危险,自己这个当爹的没给孩子做过什么,唯有他想做的任何事,都尽力帮助他、保护他了。

至于相认……

也不知道这孩子对他的身世到底了解多久,如果直接上去跟他说,“我是你爹爹”,会被当成疯子吧。

阿雅思心中又是忐忑又是激动,好在这时候,酒肆里的桌子旁边都满了,给了他机会,顺理成章地走到兰奕欢对面,问道:“我能坐在这里吗?”

兰奕欢回头看看,见周围都有人,便冲他点了点头。

这时候,兰奕欢要的夹饼也做好了,店伙计替他拿上来,小声说道:“公子,您马背上系着箭筒的带子断了。”

兰奕欢道:“那劳烦帮我换两根新的吧,外面用布包上一点。”

店伙计咋舌道:“您不会也是要去前面打仗那一片吧?公子,您恕小的多嘴,这次那帮叛军,凶得很,您这单枪匹马的,就算有功夫,去了也落不了好的!”

兰奕欢道:“多谢提醒了。只是我哥在那边,我不去不行。”

店小一挠了挠头,说道:“公子可真是个义气人。”

阿雅思听见两人的对话,这才知道,原来兰奕欢是去找他哥哥的,心中不免觉得骄傲,心想这孩子真是勇敢。

不过不知道他要找的是哪个哥哥,太子应该是在那边,但据阿雅思所知,齐家跟太子那边的关系不好,难道是他五哥也在吗?

正思量间,阿雅思突然听见身后有个人用达剌语说道:“有意思。你们听见了吗?那小子细皮嫩肉的,还想去战场上呢。”

另一个人说:“中原人,向来如此,本事不行,却难缠的很。”

“那不如一会就把他抓来玩玩?那标致的小脸蛋,在战场上被乱箭射死未免可惜,不如换个死法……”

几个人仗着他们说的是异族语言,议论的肆无忌惮,随即便大笑起来,阿雅思却是听的明明白白。

他心中恚怒,目光向着那些人的方向一扫,只见是四名高鼻深目的大汉,一边吃酒,一边口无遮拦。

阿雅思什么都没说,兰奕欢已经吃好了饭,也灌满了水囊,站起身来同他打个招呼便走了。

阿雅思没有跟着走,在原地坐了片刻,喝了三杯酒,余光瞧着那几名大汉果然嘻嘻哈哈地站了起来,这才慢慢起身,走出了酒肆。

那几人平生从未见过如兰奕欢这般漂亮之人,在他说话之前便已心痒难耐,此刻更是有了把人捉来的借口,走入旁边的小树林里,找到了拴在那里的马,便要去追。

不料,当先那人刚刚上马,还没等坐稳,便听见马儿惊恐地长嘶一声,竟然人立而起,将他一下子从背上甩了下来。

“发生什么了?”

“怎么回事!”

旁边的几个人都被这变故吓了一跳,紧接着,就看见拴马的树后走出来了一个高挑俊秀的男人,手里还拎着一把原本系在马背上的弯刀,淡淡地望着几人,一开口,说的竟是达剌的语言。

“你们几个,要做什么去?”

几名大汉顿时一愣,意识到方才他们说的话应该被这小子给听去了。

那个从马背上掉下来的大汉说道:“关你什么事!难道那是你相好的?”

“不要口出粗言。”

阿雅思说道:“请你们跪下来忏悔自己的错误,并以死后灵魂不得安息的誓言,保证绝对不会再犯。”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语气不紧不慢,但说起话来,自有一股尊贵威严,把几个人都唬的愣住了。

无声片刻之后,刚才那从马上掉下来的大汉才大笑起来,说道:“什么玩意,你小子不想活了,口气倒是不小!”

“就是的,别那么小气,抓回来大家一起玩啊!”

见这几个人不知悔改,阿雅思放弃了劝说,只闭着眼睛,点了点头,缓缓的说了三声好。

然后,他抽刀,只听“擦”的一声轻响,说话最难听的那名大汉人头已然落地。

笑声戛然而止。

其他人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一幕,片刻之后,大喊一声,转身欲逃。

这回,阿雅

思却不再给他们机会,手中的弯刀连挥,片刻之后,地上便只剩了四具横尸。

阿雅思将手中的刀一扔,轻叹一声,说道:“欲伤我子者,死不足惜。”

若不是怕吓到儿子,他刚才就已经忍不住想要出手了。

做完这件事之后,阿雅思这才上了马,继续朝着兰奕欢的方向追去。

前面的兰奕欢其实也正在奇怪。

他出身皇室,虽然不是储君,但自小受到的各方面教育都十分的严格和全面,再加上兰奕欢自己又聪明,其实他对达剌语是十分精通的。

方才那些人说的话,兰奕欢都听到并且听懂了,他倒是不太生气,只是不想在酒肆里动手,惊扰到其他的客人,所以才迅速离开,就等着这些人随后追过来。

结果走了半天,时不时向后看看,却根本没人过来。

兰奕欢觉得很荒谬,难道是他的马跑得太快了?

要是搁在平时,就算那些人不追上来,他也得回过头去把他们狠揍一顿才行,但今天还有要事,兰奕欢没空耽搁,见到那些人不过来,他也就继续匆匆向城里赶去。

虽然那些人说的是达剌语,但兰奕欢心里有数,他们应该并不是达剌的人,而是来自东梁。

这也是他这一路上刚刚弄清楚的。

当时在船上听到密川侯作乱的消息时,兰奕欢虽然选择了立刻赶往秦州,但心中不免奇怪。

他倒是知道,密川侯原本就是前朝旧臣的后代,一直野心勃勃不服朝廷管束,此次趁着兰奕臻离京,蓄意作乱倒也并非是不可能之事,但问题就在于,朝廷对兵权的管理极为严格,他哪里来的十万大军?

今生很多事都和上辈子已经不一样了,兰奕欢前世是在登基两年之后,派兵降服了密川侯,并且永远撤去了这个爵位,而如今的情况却已经无可参照。

所以他一路往秦州赶去,一边走一边逐渐打听,方知就里。

密川侯造反是真的,但十万大军中,他只出了三万,另外七万,则是从达剌与大雍之间的东梁所借。

这东梁似国非国,算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东梁的初代国主本是达剌王族,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求助于大雍的支持。

大雍当时表面上答应了他的请求,但转过头来就暗中将这位王族给出卖了,使得他走投无路,被夹击追杀,最终率领残军跳入两国边境上那条波涛汹涌的大江,方才摆脱了敌人。

幸运的是,他最后被自己的手下救上了岸,于是收拾残部,就在那片土地上驻扎了下来,后来趁机逐渐扩张,自立为王,定号东梁,并发誓永不忘仇。

虽然达剌与大雍都不肯承认东梁算是一个国家,但因为那片土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同时土壤也十分贫瘠,要去攻打又未免费时费力,得不偿失,所以就都迟迟未动,任由其逐渐占地建城。

当时的一时轻视,使得东梁一直发展到了如今,却已经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了。

这一次,

正是密川侯接应东梁七万大军,联合起来攻打秦州,想孤注一掷,趁着太子离宫的机会,将他除去,这样一来,大雍失去了实际的掌权人,绝对会遭到重创。

兰奕欢前世没怎么来过这一片的地方,但他认路的本事极精,记性又好,之前曾经看过几遍地图,心中对于对方可能采取的进攻路线和战略战术已经大致有了推测。

?本作者醉又何妨提醒您最全的《谁是皇帝都行,我只想当皇后》尽在,域名[(

因此,到了秦州的临城绥定之外,兰奕欢终于停了下来。

他一直在抄近道,走的大多都是山路,到了人多的地方,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时局之乱。

绥定城门紧闭,城外面堵的都是人。

城楼上站着一排排官兵,下面的百姓们有的啼哭,有的怒骂,“开城门”的声音一阵大过一阵。

兰奕欢翻身下马,随手抓住了一个人问道:“大哥,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那被他抓住的男子满面愁容,在一片嘈杂声中大声对兰奕欢道:“前面的大军打到横马关外,那里的守将不光开门迎敌,自己还卷着物资要连夜把家小送走,结果被百姓们给打死了!”

“我们出来之后,想要到这里避难,绥定却不肯接纳,要是一直被堵在外面,进退都不行,不是只有等死的份了吗?”

不远处的另外一个人“呸”一声,满面怒容,也说道:“刚才那墙头上的官说我们都是刁民,竟然连自己的长官都敢杀,所以不许我们进去!明明是那些官贪生怕死,不顾我们的性命,这个时候居然还怪罪我们,真是混账!”

兰奕欢道:“确实混账。”

第一个跟他说话的男人满面愁容地说:“骂谁也没用,现在可怎么办呢?我娘三顿没吃,快要撑不住了。”

正说话间,只听破空之声连响,头顶突然射下了一阵乱箭,纷纷落在城门前的空地上。

百姓们惊呼连连,忙不迭地退开一大片。

城头上的守官挥手驱赶着:“快走!快走!不要在这里堵着了,如果再不速速离开,下一回这些箭射的就是你们!”

他傲慢地说完了这番话,也不去理会下面怨声载道的百姓们,正要离开,忽见一名少年策马越众而出,喝道:“上官腾,为何不开城门?”

一下被喝出了自己的名字,那守官顿时就是一怔,回过身来,低头打量着兰奕欢,问道:“你是何人?”

兰奕欢没有回答,只说:“敌军早晚将至,只要绥定一天在此,前来避难的人定会越来越多,拒之门外不是长久之计。此地盛产稻谷,存粮起码可支撑数月,何必广纳百姓,也可及时抵御外敌?”

他小小年纪,没想到见识竟然如此不凡,先是一口叫出了上官腾的名字,又对绥安甚为了解,反倒令上官腾心中愈发警惕。

他呵斥道:“你懂什么?本官的决断,用得着你这小子来指手画脚?”

兰奕欢摇头叹了口气,手不动声色地抚上了自己马侧挂着的包裹,问道:“阁下如此顽固,难道也是做好了不战而降的准备,这才不愿多生事端?”

上官腾不欲让他说出更多,喝了句“一派胡言”,然后对着身边的士兵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放箭。

他旁边的亲卫高声喝道:“尔等刁民看着,休要在此扰乱人心,速速退离,否则这就是你们的下场!听我号令——”

话音未落,破空的箭声已然响起。

——“我还没有下令呢?”

这是那名亲卫的第一个念头。

他抬眼望去,下一刻,就看见一支长箭冲天而起,流星赶月一般飞上城楼。

——噗!

鲜血四溅,长箭携带着杀气凛凛的劲风,直接射入了上官腾的眉心,没至尾羽。

上官腾的脸上犹存愕然之色,整个人已经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那个刚才还在耀武扬威发号施令的长官,竟然就此当众毙命!

周围一片死寂,无论城内城外,人们都不由得纷纷朝着那万人之前策马而立的少年看去。

他一手持弓,一手挽缰,在烈烈的狂风中昂然抬首,额头上的细小汗珠在阳光的映衬下浮出淡金色的光晕,那种绝世的容颜与风姿,宛若绘彩画壁上上古战神的浮雕。

一人一骑,可当万夫之勇!

万籁无声,兰奕欢扬声高喝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勿施其恶,勿间其亲!尔等何人没有妻子父母,食朝廷俸禄,若大敌当前全无担当,则离大祸当头亦不远矣!横马关已破,秦州危殆,绥定焉能独善其身?”

他说到这里,开弓搭箭,竟又是五箭齐发:“非要等到此处成为孤城,才来后悔此时之举吗?!”

这五箭再次畅通无阻地射上城墙,这次是直朝上官腾那个亲卫而去。

兰奕欢方才已经看出,上官腾死后,说话最有用的应该就是他那个亲卫了,不能连杀两个,但一定要把此人一举震慑住。

那一瞬,连躲闪的功夫都来不及,那亲卫全身僵直,瞳孔骤缩,几乎感觉自己的心脏下一刻就要冲破胸膛跳出来了。

旋即,“夺”的一声环绕着身体响起,五支羽箭齐齐擦过他的身畔,钉入他身后的墙上。

兰奕欢怒喝道:“开城门!”

只是一瞬,但又好像过了一生那么长,亲卫方才动了一动,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他回头一看,发现五支箭在身后的墙面上钉成了一个人形。

这个时候,城外突然也有个百姓站出来,跟着兰奕欢高声喊道:“开城门!”

随着这一声,其他的人也陆陆续续地大叫起来:

“开城门!”

“开城门!”

“开城门!我们是同胞,我们一起抗敌!”

——城内竟然也传来了百姓们的高呼声。

兰奕欢站在无数的呼声中,望着城楼,眼前的视线忽然有点模糊。

不知道为什么,众人拥簇之中,他反而觉得周围极辽远,极空旷,几乎让他可以

听到自己身体里血液流淌的声音。

轰然一声,城门大开,门口的吊桥缓缓放了下来。

?想看醉又何妨写的《谁是皇帝都行,我只想当皇后》第 84 章 兰蕙凛光风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兰奕欢当先打马而入。

让这些百姓们进城只是第一步,解决不了这场危机的根本问题,目前想要帮助兰奕臻那边,当务之急是手里必须得有兵。

这绥定,还真的就有。

但不是被派来打仗的兵,而是两万的运粮兵。

如果兰奕欢没记错的话,前些日子朝廷按照惯例往边地运送粮草,运粮兵共分五个方向,每队四千人,加起来正好两万,而现在返回京城,绥定就是他们的汇合地。

两万对十万,听起来不太妙,但有总比没有好。

唯有一点,就是他们的长官名叫戴可为,是个非常死板固执且谨慎有余的人,不太好搞。

但这个时候了,不太好搞也得搞,兰奕欢赶往戴可为下榻的官衙,然后直接闯了进去。

这戴可为也是个怪人,在这种情形之下,他竟然正在床上呼呼大睡,被兰奕欢揪起来的时候,还有些睡眼惺忪地看着他,茫然道:“我这是睡了多久?大军这么快就打进来了?”

兰奕欢道:“眼下还没有,打不打得进来,都看戴大人的意思!”

戴可为正在穿鞋下床,听了他的话,差点被兰奕欢吓了一个趔趄,失笑道:“这位小哥,你到底是从哪来看的,怎么说话这么吓人呢?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

兰奕欢道:“如果戴大人的愿意将两万兵马交给我,我可保绥定无恙。”

戴可为道:“你要用我的运粮兵在绥定抗敌?”

兰奕欢道:“不是在绥定,是秦州南面的阳山,因为敌军一定会绕开绥定的。”

其实他刚才在城外说的那些话,带着几分恐吓的成分,就算绥定的官员们不放外面的百姓进城共同帮忙抗敌,一时半会这里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因为绥定城四面都是沟壑,是块硬骨头,对方的目标是抓身在秦州的太子,又是远途奔袭而来,没有必要在此硬耗。

兰奕欢已经看过地图了,如果绕过绥定,阳山正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草木茂密,易于设伏。

果然,当听到他这样回答的时候,戴可为的眼神变了,由漫不经心转为一刹那的锐利。

他说:“但打仗并非运粮兵的职责所在,他们未必肯听号令。”

兰奕欢早有盘算,应对如流:“能来当运粮兵的,往往都是没有背景不得重用之人,虽然不需要经受上阵杀敌的惊险,但俸禄微薄,晋升艰难,又有几个人不想设法调离升迁的?勤王护驾本是大功,这样的机会,恐怕一生也就这一回了,诱以重利,不愁他们不愿意!”

“利从何来?”

“此地富庶,城中富商甚多,可以先募捐一部分,鼓动人心。至于朝廷的封赏,之前平阳之战已有过先例,只要是参加战斗的都可以升上一级,杀敌者按照敌人的数量与分量晋升一到五级不等,伤者朝廷赡养终生,死者父母妻子均可得到妥善

安置,如此,足够了。”

戴可为沉默了一会,突然笑了起来,问道:“敢问尊驾……可是七殿下?”

兰奕欢深吸一口气,说道:“是!”

戴可为的眼中似乎带着些惊叹,凝视了兰奕欢片刻之后,他退后一步,深深行礼,道:“臣见过七殿下。”

兰奕欢道:“请起吧。戴大人应该一直在怀疑我的身份吧?我在城外的作为你应该已经听说了,所以我刚才一路闯入,才会畅通无阻,无人阻拦。现在我已经坦言,戴大人还有什么问题吗?”

戴可为道:“确实有一个。”

兰奕欢道:“哦?”

戴可为道:“殿下刚才在城前与守城官周旋时,若坦诚身份,自可畅行无阻;帮助那么多百姓进城的时候,若坦诚身份,可博取声名。但那些时机你都没有说,此刻,责任重大,生死难料,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众矢之的,你却站出来,还认了。”

他直视着兰奕欢,问道:“毫无好处,为何?”

兰奕欢大笑起来。

戴可为问道:“殿下为何发笑?”

兰奕欢反问道:“大敌当前,你并非此地官员,又为何没有离开?”

戴可为一怔,兰奕欢已转身,大步向外走去:“好了,戴大人随我来。”

当时不言,是因为已决心改换身份,忘弃过往,如今承认,则是因为他受天下供养,享数年荣华,责任在肩,恩情在心。

——心有牵挂。

左右无论是不是七皇子,他兰奕欢永远都是兰奕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