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如果歌词是我写的,当场死这都可以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来时莫徘徊......”。

“来时莫徘徊......”。

...

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专业歌手。

在短暂的情绪崩溃之后,朴素终于从无法自拔的悲痛回忆中慢慢走了出来。

哽咽着唱完了这首歌。

当唱到最后的“来时莫徘徊”时,所有乐手都自发站了起来,双手指天,面容悲戚。

“魂归来兮,来时莫徘徊。”

“你在上面还好么?”

“你TM倒是赶紧回来啊!!”

......

台下的歌迷们默默看着这一幕,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这首歌的歌词。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如诗如歌,如泣如诉。

离别之黯然销魂,人生聚少离多之无奈,一时间如潮水涌进心房,令人窒息。

这是一首自然而然能够引发听者共鸣的歌曲。

不需要刻意的煽情。

因为离别,本就是所有人都无法逃避的情绪。

而这首歌里寥寥几句歌词,就把这种情绪描绘渲染的淋漓尽致,意境深远。

令多少人为之拍案叫绝。

“不愧是一夜之间风靡全国的歌曲啊,果然是不同凡响。”

“说实话,一开始在网上看到这么火,还以为又是哪首在短视频上被炒热的网红歌,一度很排斥,没想到啊,没想到......”。

“多少年了,终于出现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同时,情感真挚的古风歌曲了。”

“和这首歌相比,这些年冒出来的那些个所谓的古风歌曲简直不堪入耳。”

“这歌词实在太绝了,单独拿出来都是一首无与伦比的诗,真的确定是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写出来的么?”

“身为朴素的死忠粉,我不得不说一句,只说这首歌的歌词,朴素远远不及。”

“虽然有点不爽,但是不得不承认......”。

......

朴素是音乐圈里难得一见的天才创作人。

无论是作曲,作词,还是编曲,配乐等等都是自己一手包办。

其中,他的歌词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

歌词里激励、迷茫、愤怒、不安、忧郁等情感都是他生命中每个阶段的真实写照。

同时也让无数歌迷透过歌词也仿佛看见了他们自己。

这样的才华横溢,歌迷们自然会把他爱到了骨子里。

虽然嘴上不说,可在心底从不承认在这方面还有强过自己偶像的人存在。

直到今时今日。

在这首横空出世,名为《送别》的歌曲前。

这些往常心高气傲的歌迷们也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可叫他们绝对没想到的是。

他们偶像比他们的表现更夸张!

“如果这首歌的歌词是我写的,当场死在这儿都可以!”

即便一首歌已经唱完,台上的朴素依旧难掩激动之情,对着麦克风认真说道。

“什么?!”

“要不要这么夸张?!”

“这,简直是捧上天了啊......”。

这句话一说出,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台下的歌迷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这样的话竟然是从朴素口中说出的。

从临时更换歌单就能明白朴素实在是对这首歌爱到了骨子里,推崇备至。

只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会夸张到这样的地步。

“如果这歌词是我写的,当场死这都可以!”

这样的话往常都是他们听到绝妙歌词时惊叹的口头禅。

没想到有朝一日能从自己心中,才华横溢的音乐创作者,歌手的口中听到。

这种赞誉实在太过夸张,感觉整个流行音乐圈可能都没法承担得起这样的赞誉。

“有这么夸张么?”

“究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是哗众取宠?”

“这话说的,感觉这首歌简直就是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虽然觉得很好听,但是真不觉得有他说的这么厉害啊。”

“是啊,不要说我阴谋论,今天一早开手机就看到了相关热搜,到了晚上又来了这一出,要说背后没有资本推手炒作,我还真不信了。”

“不太可能吧,朴素还能给人当托,这么多年的名声全都不要了,我是不信的。”

......

现场的歌迷都被朴素这句石破惊天的话惊的七荤八素的,更别说屏幕前的观众,以及众多的吃瓜群众了。

夸张的赞誉,如此凑巧的关联,很难不然有些人开始想入非非。

毕竟娱乐圈究竟有多肮脏,任何人都不敢想象它的下限。

这样的阴谋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大有市场。

许多娱乐媒体,开流量吃饭的自媒体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闻讯而来。

一些人甚至已经准备第二天杀上门去,把唐奕堵个正着,问个究竟。

然而,等到第二天来临。

一条比前一晚更炸裂的新闻就跳了出来,让所有准备看笑话的人张口结舌,全都傻眼了。

本以为众多质疑之下,对方应该有所消停,避避风头啥的。

没想却来个更夸张,更爆炸的。

而且这一次谁要说他是个托,估计要被不知多少人一人一口唾沫给活活淹死。

“文学泰斗萧铭正式建议,应该尽快把《送别》这首歌编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据了解,萧老教授现场见证了这首歌的诞生,并为之深深痴迷,推崇备至!”

“前有朴素泪洒舞台,直言死也值得,后有文学泰斗推崇备至,这首歌以及它的创作者真的太神了!”

“企鹅音乐的眼光和格局果然与众不同,500W的天价现在看来简直超值,太有先见之明。”

......

看到相关报道,反应最强烈的恰恰是被人夸“眼光格局与众不同,有先见之明”的企鹅音乐。

此时的公司大楼办公室里,杨明正和他的上司大眼对小眼,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他们的500W千金买骨确实达到了一开始的设想,甚至更好。

可是怎么比得过人家小破站空手套白狼,名利双收啊。

最关键的是,这首《送别》比起他们重金购买的《你是我的眼》受众更广,立意更深,方方面面都更为出色。

没见人文学泰斗都出来背书了么?

尽快编入中小学语文教材,这尼玛什么神仙待遇?!

暑期三天优惠活动,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8月13日到8月1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