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快速发展(求投资)

“顾老师,您是我在农林方面的领路人,学生感谢您的教诲!”萧楚很谦虚。

“萧楚同学,你现在是?”顾学林恢复工作,回到京城后,再也没有萧楚的消息,因而并不知道萧楚目前的情况。

“顾老师,我现在海洋学院上学,开学就是大三了!”

“好啊,你有没有兴趣,大学毕业考取农科院的博士研究生!”

李教授等人闻听,都是一愣,现今,博士研究生,非常的稀缺,属于凤毛麟角一般都存在。

尤其顾学林院士,是国家农业方面的权威,有希望成为院士的存在。

“承蒙顾老师眷顾,我一定努力,不辜负顾老师的期望。”

萧楚话音刚落,有人不满意了:“顾老,我不同意,你怎么可以抢我的得意弟子!”

众人齐刷刷回头,再场众人只有顾学林,李学舟,萧楚三人认得来人。

“原来是庭轩老弟,我说谁这么大口气!”

顾学林教授说着,快步走上前,与苏庭轩握手:

“自从我恢复工作,一直没有你的消息,我以为你不在了,见到你我真高兴!”

说着,顾学林教授,眼角泛起泪光。苏庭轩也是情不自禁,两个人双手握在一起,久久没说话。

两个人全都醉心研究,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甚至通宵达旦的工作,就是为了抢回失去的宝贵时间。quwo.org 橙子小说网

萧楚很羡慕顾老师,苏教授这样的大科学家,为了国家人民利益,无私奉献一生。

众人都没有打断顾学林,苏庭轩叙旧,这些来自农科院,农学院的专家,纷纷走入田间地头各忙各的。

这时候,马建军带着乡亲们,正在蔬菜大棚里忙活,看到来人了,这才意识到村里来了外面的人。

马建军找到萧楚:“小村长,这些都是啥人?”

“顾老师他们是国家农科院,农学院的专家!”

“哦,那可是大人物啊,我去吩咐乡亲们多做点好吃的!”

在马建军等村民看来,顾学林这些专家能够来到,那可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必须好好招待。

田工带着学生,刚刚完成一个培育课题,还不知道国家来人了,刚刚走出实验的温室,看到外面有不少车辆。其中有一个人,看着很是眼熟。

田胜利摘下眼镜,擦干净上面的水汽,重新带好,看到其中一人,十分的激动。

“顾老师,您好!”田胜利毕恭毕敬的鞠了一躬。

“你是,”顾学林看着田胜利,过了一会儿,才认出来:“胜利,你是田胜利!”

“老师,您的记性真好!”

田胜利是运动前,最后一届农科院毕业的,分配到齐鲁省农科院,改革开放才重新恢复工作,这是一个务实的农业工作者。

田胜利的出现,顾学林,苏庭轩的情绪才逐渐恢复。

“庭轩老弟,这就是我当初说过的田胜利,本来打算留他在农学院当研究员,他却执意要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研究工作!”

苏庭轩与田胜利握手:“小田同志,我早听顾老提起过你,你能够在家乡发挥专长,为为解决农民问题,扎扎实实做事情,不错!”

田胜利为人谦逊,赶忙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得,苏老师,我以前常听老师提起您,上一次我去海洋学院没能见到您,今天有幸见到苏老师的风采。”

“小田同志,很会说话吗!哈哈……”三个人笑声不断。

一旁,马建军低声对萧楚耳语:“小村长,除了苏教授,这田工,还有这位顾老,衣着打扮可不咋样啊?”

苏庭轩是留学归来的科学家,国外的求学经历,让他非常注重仪表。

至于顾老,恢复工作没多久,没赶上七九年补选院士,工资待遇并不算高,实际上当时的情况,院士的工资收入都不高。

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流行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可见,这些为国家最初重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生活也是寒酸。

“建军叔,这些老科学家,辛苦研究,付出的艰辛常人无法知晓,可他们都工资收入却不高我得想想办法。”

马建军有点不乐意了:“小村长,你给人家钱,咋不给咱村的村民多给点好处?”

萧楚扭头,瞅着马建军:“建军叔,村里有传言,您要当支书了,说吧,有什么困难,我太忙,根本顾不上理会这些。”

马建军犹豫片刻,才开口:“是这,村子里,很多人家的房子夏天漏雨,冬天透风,虽然大家这两年有点钱了,可咱们的地都开垦成田地,或蔬菜大棚了。想盖房子都没有地方。”

萧楚想了想,点点头:“建军叔,回头我找施工队来,就在村民的房子原址上,咱们盖住宅楼!”

“盖住宅楼?那可是城里人的住房,咱们可是农村而且还在半山坡上!”马建军无法想象。

“怎么不行,我回去就找人,现在是八月份,争取十一前盖好一片,先安置住房困难的村民!”

“太好了,小村长,我全力支持你!”

马建军这一嗓子,惊动了正在叙旧的顾学林,苏庭轩,田胜利三人。

“建军叔,您就会动嘴!”

马建军兴奋不已,搓着双手:“需要村民出多少钱?”

“建军叔,拉倒吧,您心里小九九,我还不知道,告诉乡亲们,做好搬家的准备,钱由咱们的食用油厂出!”

“太好了,我这就去安排!”马建军像个大孩子,乐颠颠的跑远了。

顾老对此不解:“庭轩,这孩子是你的学生,他怎么还是村长?”

“顾老,是这样……”

顾老得知萧楚的情况,大为佩服:“真是一代新人换旧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与这孩子相比,我们真是老了,不服老不行啊!”

苏庭轩也笑了:“这孩子就是个怪胎,家里支持,本人精明有远见,最难的是有大局观,为了解决农村问题,尽心尽力。真非等闲之辈啊!”

萧楚想到就做到,马建军走后,确定自己的决定没错,径直走到顾老面前。

“顾老师,我有个提议,您考虑一下!”

“哦,萧楚同学,你说!”顾老对萧楚越发的感兴趣。

“我打算以东方明珠产业集团的名义,与农科院搞一个合作研究所,同时以合作研究的名义,给所有参与者每年一万元的研究补助!”

马建军提醒后,萧楚这才意识到顾老的衣着打扮和当年在莱阳县的时候,没啥区别。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还是国家层面的大科学家,穿着如此寒酸,让萧楚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美国期间,他多少了解一些美国的研究人员待遇,两相对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顾老,苏教授互相看看,全都是眼前一亮,两个人眼睛里闪现一丝感动。

改革开放以来,科研人员,医疗,教育方面人员的待遇,可谓是捉襟见肘,一个个过得十分窘迫。

“萧楚同学,你这个提议,老师没办法回答,我不是行政人员!”

顾老的回答,萧楚并不在意,反而接着说道:“我希望顾老师,能够以自己的名义,邀请所有院士加入我的合作研究生,哪怕是挂名也行,都可以有这份研究补助!”

“而且凡是挂名我们合作研究所的,每位院士都可以获得每年二百到五百万的研究经费!”

萧楚这么一补充,一切都不用细说了,四人都已经明白。

田胜利跟萧楚合作,现在每个月的个人研究经费,已经超过五千,还不算两个人合作的农业技术公司给他开的工资。

萧楚的大手笔,让田胜利很是惊讶,安排好了家里的一切,常年驻守在小东河村。

可以说,如今的小东河村的蔬菜大棚产业,田胜利功不可没。

“萧楚同学,你这盘棋下的可真是长远,脑筋都动到国家院士的头上了。这些院士涉及到方方面面行业,学科,你这真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啊!”

顾老说到这里,脸上浮现意味深长的笑容:“每年百万的研究经费,萧楚同学,你可知道咱们国家现在有多少位院士?”

这个事情,萧楚还真不知道,他只能摇摇头。

“三百多位,你每年能够拿出几亿来吗?”

“顾老师,您真会开玩笑,有院士能够加入,我就满意了。弟子可没想过会有很多院士挂名!”

萧楚说得是实话,从去年开始,他和姐姐四处寻找人才,只可惜工资开的再高,待遇再好,也没有人愿意到他的民营企业来。

包括岛城市食品厂,虽然现在归萧楚管理,可没有一个人愿意到东海食品厂或东方明珠食品集团来工作。

尤其是那边原有的技术人员,谁都不愿意离开市食品厂,这个国企的牌子要比他的民企更有吸引力。

很多落户岛城的大学生,宁可去市食品厂进入办公室,也不愿意去工资待遇更高的东方明珠食品集团,这种情况,萧楚很是无奈。

因此,萧楚提议合作研究生的建议,也根本没报多大希望。

目前,他手头唯一的合作者,就是田胜利这个省农科院的专家。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