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虽得知遇非仁主

纵横在幽州得公孙霸提拔重用,任用为方面军大将,便一心辅佐幽州刺史,欲要平乱建功,报效国家,并报公孙霸知遇之恩。

纵横自离开邺城,始终记挂叔父王扶,诸王之乱,幸得平定。纵横又被公孙霸所赏识,任为大将,一时不能南下冀州,便致叔父王扶书信问候,王扶得知甚喜,便回书纵横道:“幽州乃你建功立业之地,既然公孙刺史如此欣赏你,便可安心在其麾下为国效力,胜过在叔父处多矣。”

纵横得书,便安心在幽州,初领大任,非同等闲,纵横又更加努力,日间训练军士阵法,夜里读兵法韬略,不敢有懈怠丝毫。

顺安10年,诸王之乱方未消停,又接连天灾,流民四起。兖州李树、青州黄亥、冀州张服等聚集流民达数十万众,四处攻城掠地,劫掠官府州县,一时中原又大乱,中原各州战后军力疲敝,无力镇压平乱。朝廷只好诏命幽州刺史公孙霸相助平叛,授其为太尉、平南大将军。

公孙霸便以麾下辽东三甲、辽东六勇以及纵横等为大将,让公孙虎留守幽州蓟城,亲自率幽州兵马十万人,分数路南下协助中原诸侯平叛。

冀州张服挟裹二十余万流民,自称为黄巾军,占据冀州武安郡,公孙霸令纵横为先锋大将,统军三万进攻张服所部,纵横不负所命,率部进攻武安,阵斩贼将数员,遂破黄巾军前部。

公孙霸率后军至,一齐进攻,大破黄巾贼众,诛杀张服,便将其降众十余万人分为三等,择其精壮五万人编入幽州军,充作军士徭役。次者四五万人,交与冀州牧王扶,剩余三万人,皆老弱伤残,公孙霸便下令坑杀之。

纵横见之大惊,急忙来至公孙霸中军大帐,奏请公孙霸不宜如此,即便不可用,也当遣回乡里。

公孙霸却笑道:“你有所不知,此等作乱之民,如果放回,下次复又反叛,还要耗费官府军马钱粮。留在军中,又是拖累,你不知养军之难。不如杀之,也好警示震慑余贼党羽。”

纵横道:“刺史如要惩罚,诛其渠首即可,如尽皆诛杀,恐于刺史有滥杀之名。”

公孙霸呵呵大笑道:“你太年轻了,如以妇人之仁,何以治天下?如不严加惩罚,何以警示后来仿效者!你且为吾平贼,无需关心这等事情。”于是不听纵横之言,令军将三万老弱伤残尽皆坑杀,收集尸体,筑成京观,以彰显战功。

纵横见之,内心寒意阵阵。见三万人被坑杀,十分悲愤,然而不敢显示在外,自此,纵横便对公孙霸有了成见,其虽然为一时豪雄,但生性残忍毒辣,斯人如此,绝非纵横心中明主也。

公孙霸平定了张服,便又令纵横领数万兵前往兖州、青州等处协助平叛,

公孙彪率东路军从幽州南下入青州,月余,便平定青州、兖州两地民变引起的叛乱。

公孙霸取道青州回蓟城,将青州降贼收的精壮两万人,充当军士徭役。又要将老弱病残一万余人坑杀,青州刺史陈德力争乃止。

纵横见公孙霸具备豺狼之心,心下默然,公孙霸却嘉奖纵横道:“此番平乱,你立有大功,待回幽州之后,我必然向朝廷申奏,保你为奋威将军!”

纵横只好谢过,心中只是感到不是滋味。时青州刺史陈德之子陈功,也参与平叛,与纵横相识,二人年纪相仿,武艺皆绝伦逸群,互有惺惺相惜之意。

陈功字章武,现为青州折冲将军,名冠山东武将,在平齐王之乱、山东民变中也颇有功勋。年稍稍长于纵横,已经在山东甚有名气,为军中后辈俊杰翘楚。【#!爱奇文学!…最快更新】

纵横与章武甚为相得,章武见纵横屡次建功,又得公孙霸重用,却心怀忧虑,于是便在其班师回幽州之际,设宴为纵横送行。席间,章武问道:“吾见吾弟心中有忧虑之意,是为什么呢?”

纵横叹道:“为弟心有苦衷,兄不知也。”

章武便屏退左右,密问纵横,纵横才将心中忧虑之事相告,章武听后也慨叹数番,便对纵横道:“既然公孙刺史非吾弟明主,吾弟可前来青州,吾父仁慈爱民,爱惜人材,吾便请吾父申奏朝廷,保奏吾弟为大将。”

纵横谢道:“多谢兄美意,非弟不愿如此。只是我受公孙刺史知遇提拔之恩,尚还没有报得完全。今番若背叛而去,非吾行事之道也。大丈夫处世,当知恩必报,以信义为先。今公孙刺史虽然如此,但弟尚不能背弃也。”

章武闻言不禁赞叹纵横道:“贤弟不仅武艺绝伦,人品也是一流!堪比当年汉寿亭侯。”便不再劝。

章武又道:“贤弟武勇,冠绝当世,今天下不安,正是贤弟施展武艺之时,日后必能建功立业,拜将封侯!”

纵横道:“我之志向,在于安定天下,以报效大汉。以疆场杀人而取王侯之位,却非我心中所愿。但愿天下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即便我这身武艺没有用武之处,也无所谓。”

章武深为赞赏纵横人品,二人依依不舍而别。

民变已经平定,公孙霸又相助中原各州建得大功,于是请功行赏,朝廷便授公孙霸为司空,封襄平侯,辽东三甲等皆有封赏。

公孙霸又保奏纵横为奋威将军,朝廷准许,于是赐纵横奋威将军印,令其领军镇守幽州渔阳。

奋威将军虽然只是杂号将军,但属于四品常置将军号,此番又是朝廷钦命,已经是殊荣了。纵横领奋威将军,一举成为北方名将,声名鹊起,公孙霸相待不可谓不为厚。

王扶得知纵横被朝

廷授以奋威将军,高兴道:“孺子不负叔父数年教育栽培也!”

上党太守顾昭闻知,也对左右道:“王腾此子,为大将之材。日后若再能建功,其功业可相比关张等名将。大汉得此人材,当是国家之幸。”

纵横以奋威将军在幽州军中领军,驻守渔阳郡,并协助幽州刺史训练兵马,防范北胡东夷等事项。

然而公孙霸自率兵南下平乱之后,窥得中原各州战后残破,兵力疲敝,而朝廷暗弱,无力约束,便生不臣之心。回到幽州,就有扩充训练兵马,储备粮草军械,如此数年,公孙霸在幽州已经有兵马二十余万,手下辽东三甲六勇,王腾等人,皆北方名将,粮草军械丰足,势力冠于其他各州。

公孙霸倚仗如此资本,便生不臣之心,暗怀君王之志,欲要夺取汉家山河。顺安十五年春,公孙霸在幽州蓟城置酒大会麾下诸将,趁酒醉之时,以言试探诸将,道:“汉室已经暗弱,阉宦小人祸乱朝纲,天下虽然还尊汉室,却实为分崩离析,各自为政。今汉帝不能掌控天下已经明矣!”言罢,目视诸将。

辽东诸将皆欲要建功受封赏,于是皆踊跃道:“主公豪雄之资,冠于天下,据幽州,兵强马壮,今汉朝既然颓弱不堪,主公便可行当年齐桓、晋文之事,成就王霸之业!”

幽州将领见之,虽然未出言,但也附和辽东将领,以顺公孙霸之意。

唯有奋威将军王腾,闻言默然,只低头饮酒。公孙霸见之,心中有不快之意,便对纵横道:“吾欲令奋威将军为先锋大将,统军南下,收取山东中原,以助吾成就王霸之业。将军助吾建功之后,当封万户侯,不知道将军心下如何?敢领此任否?”

纵横见公孙霸以言相逼,实在无奈,只好离座推辞道:“主公若用王腾护卫边疆,效命汉朝,王腾当舍生忘死,水火不避。然若令王腾率军南下,侵犯中原,此王腾实在不能受命!且腾资历甚浅,安敢为先锋大将!恐误主公大事。”

公孙霸怫然道:“此是何言也!汉朝微弱,不能约束四方,各地诸侯割据自立,吾不过效仿齐桓、晋文成就方伯之业,为汉朝维护纲纪,所以才出兵。此正是为汉朝效命,何言侵略呢?吾欲成就此方伯之业,非将军相助不可。将军不必自谦,如将军以为自己年轻历浅,吾即便上书朝廷,封将军为亭侯,再领平北将军,如何?”

纵横道:“主公恩宠之隆,令腾已经战战兢兢,今番无功,安敢再有此奢望!主公若再加封腾军职,恐怕将使王腾再难立足于幽州了。”

公孙霸闻言哈哈大笑,便道:“今日且先不谈这些,改日再议,且都吃酒。”于是便不再议论军机,让众将开怀畅饮,大醉

而归。

公孙霸寻思,纵横不愿从命,恐怕是自己恩典还不够,知道纵横没有妻室,而自己有一女,年方十六岁,若将纵横招为女婿,便跟自己是一条心了。当下主意已定,便令公孙虎前去相劝纵横,准备以其女为纵横之妻,让纵横好好为自己效力。

公孙虎前来劝说纵横,纵横心下为难,便对公孙虎说自己一定会给公孙霸答复。数日后,纵横入刺史府来见公孙霸,公孙霸将其十六岁女儿令人扶出来与纵横相见,并言:“若能忠心效力,便招你为婿,共享富贵。”

纵横见此大惊,无以应付,跪地只是说不敢奢望。公孙霸道:“吾女乃千金之躯,如何不能配上你了?你今如此,莫非是要抗命了?”

纵横道:“末将岂敢不从主公之命。只是恩宠隆厚,令末将难以再受。”

公孙霸见纵横如此,心想此人不愿领兵南下,恐怕为冀州牧王扶是其叔父缘故,便道:“吾知你叔父王扶为冀州牧,今便向你保证,吾成就王霸之业,必收取中原、山东,但非但不会为难你叔父,还将厚待。”

纵横愕然,便又劝公孙霸道:“如今大汉不振,中原遭受两度兵戈,使君领幽州重任,当护国安民,若再兴兵,势必再让中原万千之民流亡道路也!末将非为自身富贵计,而是实在不忍百姓遭受兵戈之苦。”

公孙霸闻此言,才知道纵横不可令其听从自己率师南下,大为失望,心中又甚气愤,火气上来,便对纵横道:“你以为没你吾就不能南下了吗?辽东勇士以千数,不缺你一人。既然你敢抗吾命,吾能让你建功立业,名扬诸侯,也能让你作阶下之囚!”

于是传命,奋威将军王腾抗命,有负司空之望,罪当重罚,暂且收押狱中,以重械系之,待作处置。

军士前来,将纵横执下,纵横并不反抗,被公孙霸收押囚下。公孙霸令人将女儿扶入内室,尚自怒气未熄。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