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华夏领群英 第七十九章 月溪竹庐卧潜龙(上)

益州刺史部汉中郡,古梁州之南部,北秦岭,南巴山,中为狭长川道。

汉水之北面有一县焉,名曰汉城;汉城之西南十余里有一乡焉,名曰梧桐;梧桐西南角有一村焉,名曰月溪村,因为有月溪水而得名也,月溪村西南山中有一竹林焉,名曰水竹园。

村中中有一条河焉,切村而过。河不大,水流甚急。名曰月溪水,为汉水支流。溪水中多石、潭。水甚清澈,少鱼虾。

月溪村四面环山。南面为巴山支脉一峰,气势雄伟。东有一山梁,呈马鞍状,名曰文风梁,古传曾说此处有文风在焉。西南处远有数峰,曰尖山。北面一长山梁。四面之山环抱村庄,村庄中有水田垄亩数处,坡地百余亩,二十余户人家百姓。

东面有一道路延伸而下,通向川道汉城,乃沟通外界之要道也。

溪水两岸略有平地。乡民皆种植稻禾,多坡地,产黍麦。村中草木茂盛,瓜果亦有少量分布。岩壑错落,山清水秀,环境清幽。四季分明,冬一般有雪几场,夏则凉爽宜人,为避暑绝佳之处。

溪水中布满大大小小石头,水明亮清澈,有少量鱼虾,螃蟹较多。沿河而上,山石愈多,山涧奔流。溪旁两山对峙,地势险要,溪流切山谷而下。有一潭,因旁岩石上有石梯九道,故称九步潭,潭深数尺,其水如镜,上有飞瀑,景象壮美。沿九步潭再上,风景更为秀奇神秘,河道险峻,多巨石深潭。上游七八里,有玉潭,深数米,瀑高数十米,乱石岩中有水响,其声如玉,故得名玉潭。再上游五六里,有一潭如池,水面墨绿,深不见底,无瀑,呈方形,曰幽潭。两岸树木相杂,藤蔓相连,有虎豹狼狐等猛兽出没其中。

汉城月溪村山水,雄奇而又俊秀,融北方之豪壮与南方之秀丽为一体。刚柔相济,阴阳相衬。村中二十余户乡民百姓,皆淳朴厚道,以种五谷杂粮为生,间或进山中猎取狐兔、山猪等,或采药材,运至汉城集市中变卖。虽然生活不甚富足,却也能够聊以度日,又避居世外,无乱世兵戈战乱之祸,甚得安乐。山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争于势力,和谐相处,怡然自乐。

月溪村有一户乡民,祖上来自徐州东海,徐姓,不知何时迁移汉城,又不知何年何月在月溪村安家。至顺安年间,已经在此生活约数十代矣。此户徐姓乡民,本分厚道,平日耕种数亩田地,以养护家庭。生得一子,分娩之时,其母梦中见一神人,手持一地图而送之,梦醒随即产下婴儿,又见其左手掌中,纹路好似有梦中所见地图模样,甚为惊奇。后请得外乡风水先生来问之,风水先生看其手掌中纹路图形,说道:“此为九州图形也。”就让其父母以图为名,遂为其取名徐图。

徐图少时,性愚钝,不聪敏,学习迟缓,同龄乡邻儿童,六岁皆学会说话,徐图至八岁方学得。又反应迟钝,多为村中人所笑,其父母不以为嫌,仍爱之。

风水先生见徐图手掌中九州图形,甚为惊异之。后数年又数次前往月溪村,见其生长滞后,外在愚笨。风水先生教其学写“图”字,三日方学会。然发现其学习虽慢,但一旦学得,便熟记在心,如此观察了一月。风水先生对其父母说道:“令郎虽然看似天资愚钝,然而实为大智如愚。如引导教育得当,可为大器之材。”遂请收其为徒,为其启蒙,教以读书习字,其父母自然乐意,徐图得以在穷乡僻壤之地,习得诗书文字。

风水先生倾心教之,徐图跟随学习得十年。已经十五岁,风水先生对其说道:“今吾教你读书十年,平生之学皆倾囊相授矣,为师之才学不过庸中佼佼,铁中铮铮而已。今不能再教你矣,你可另拜名师学之。”徐图不舍其师,不肯去,风水先生笑道:“你若学有所用,为师方心中欣慰也。然为师今日若在留你,则对你无益。想念之时,可时常来看为师则矣。”于是为其取表字潜英,将其推荐给自己好友,汉城乡下诸位儒者处,继续教之。

徐图长成,身高六尺八寸,短小精悍,内秀儒雅,容貌俊秀。左手掌中之九州图形纹路,更为明显清晰。乡民见之,皆感到惊疑。然又见其身材不伟,外在甚为愚笨,虽然知书达理,略有学问,又摇头叹之,皆以为不过寻常人而已。

徐图渐渐长成,日间随父母劳作,夜间则用功读书。自己从野外采得桐树桐子,制作桐油点灯,常常读书至夜半。又经常凝望夜空星辰,观察天上星辰运转方位,以至于痴迷地步,有时为看天上星象,五更起床,登于山岗之上观之,天尚未明,露水湿衣。乡民见之,皆以为心智不常,久而久之,也见怪不怪。

徐图又跟随汉城诸位乡村儒者,学习得《春秋左传》、《论语》、《大学》等儒家典籍,说来也怪,这番学习,竟然得心应手,数年之间,儒家典籍皆烂熟于胸,多能默记背诵。众村儒甚为惊奇,难以再教授。遂又问徐图还欲学习什么。徐图答道:“学生还想学阴阳、奇门兵法。”众村儒没有这些学问,只是为其寻得一些经书散本,让其自己读之。徐图自己反复研读,居然无师自通,于是数年之间,学问勇猛精进,在汉城已经无人可以教之。遂有空之时,即外出汉中等地,寻访奇人异士,拜师学习。徐图虽有才学,然身处偏僻深山之中,其诸位老师,皆不过乡野村儒而已,虽然读书,平常还是以农耕为业,见其有才,却苦于无人推荐。一村儒曾言于汉城令,汉城令道:“这等偏僻山野之中,岂有学问者乎?”也不以为然。

徐图年二十,仍然日间耕作,夜间读书。心中仰慕诸葛孔明躬耕南阳,高卧隆中,遂也在村南水竹园下,月溪水旁结庐而居,以竹木筑庐,号曰竹庐,又自号潜龙,闲时即在竹庐中读书高卧,众乡民见而笑之。

年及弱冠,父母欲为其筹备婚事。徐图读书入神,皆不在意。父母见之,也只好作罢。村中有乡民者,见徐图虽然外在愚笨,然其勤学苦读,想必日后能入仕为宦,欲要将其女许配徐图,问其女愿意否,其女笑曰:“徐图身长尚还不及女儿呢!”其妻也道:“如此荒州野县,需得身长力大之婿,才可以养家也。如徐图,还不如吾女有力气持家,纵有学问,又能当饭吃吗?”也不允许。原来汉朝时候,不管是上至庙堂,还是下至山野,都看中推崇身长力大、身高伟岸男子,以为如此方才可以有所作为也。

徐图只醉心读书学问,无意其他。平时也只与汉城中数位志同道合的少年为友,空时候互相来往,坐于竹庐之中、溪水之旁高谈阔论。众少年皆服其才。

后数年,徐图游历汉中,又前往蜀地,半年有余。闻得蜀中学者荀庄之名,遂慕名前往请教。荀庄在蜀中,颇有名望,门前车水马龙,四方来访者,皆是蜀中达官贵族,宦门仕子。徐图至荀庄门前,在门外等候站立一日,门人不忍,遂告知荀庄。荀庄闻言,笑而允许其进门相见。相谈之,大惊其才。于是留其夜宿,畅谈深夜。次日,又赠其前朝大贤杨雄所著《太玄》、《法言》两书。道:“此两书,老夫珍藏多年矣。今见子有缘,特以相赠。望子能够学得其精髓,不负老夫今日之情也。”徐图拜谢而受,遂对荀庄行师徒之大礼。又在勉阳定军山拜访一山野隐者,隐者甚爱兵书,尽出平生所藏,供徐图观看,临别之时,又赠其《六韬》、《八阵图》两书。徐图游历汉中、蜀中得到这四本书,回来后日夕研读,半年之后,学问又突飞猛进。

汉城诸少年见徐图游历归来,又来徐图竹庐中聚会,交谈之中,觉得其学识又大有长进。友人刘岩道:“徐兄前番学问已经远超我等,今番游历蜀中归来,更是一日千里。昔日诸葛武侯天下一人之称,徐兄今可当之矣。”徐图谦逊称谢。友人杨秀又道:“徐兄大智若愚,隐卧深山,世人莫晓,只吾几人知道。在下敢问徐兄之志如何?”徐图笑而不答。其友人王普又说道:“今闻得西城侯在西城招贤纳士,我等欲想前往投之,以尽自身才学。且问徐兄主意如何?”

不知徐图如何回答,且听下文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